(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72994 A(43)申请公布日 2018.12.11
(21)申请号 201811030707.1(22)申请日 2018.09.05
(71)申请人 晋江市凯嘉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经济开
发区(五里园)泉源路29号(72)发明人 潘文祥 郑长春 许文添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5239
代理人 陈德阳(51)Int.Cl.
B29C 44/02(2006.01)B29C 44/34(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8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57)摘要
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包括换模装置、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具有可间歇性旋转的加热转盘,加热转盘上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加热站,冷却装置具有可间歇性旋转的冷却转盘,冷却转盘上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冷却站,换模装置具有可以间歇性旋转的换模转盘、用于将换模转盘上的模具推入加热站或从加热站拉回的加热机械手和用于将换模转盘上的模具推入冷却站或从冷却站拉回的冷却机械手,本发明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CN 1072994 ACN 1072994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包括换模装置、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具有可间歇性旋转的加热转盘,加热转盘上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加热站,冷却装置具有可间歇性旋转的冷却转盘,冷却转盘上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冷却站,换模装置具有可以间歇性旋转的换模转盘、用于将换模转盘上的模具推入加热站或从加热站拉回的加热机械手和用于将换模转盘上的模具推入冷却站或从冷却站拉回的冷却机械手;
所述换模转盘上设置有圆周分布的至少三个模具放置部,换模转盘间歇式转动使每个模具放置部上的模具依次经过上料位置、第一换模位置和第二换模位置,加热转盘的间歇式转动使每个加热站依次与第一换模位置相对布置,冷却转盘的间歇式转动使每个冷却站依次与第二换模位置相对布置,所述加热机械手可将第一换模位置的模具推入加热站中或者将加热站中的模具拉回第一换模位置,所述冷却机械手可将第二换模位置的模具推入冷却站中或者将冷却站中的模具拉回第二换模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械手和/冷却机械手包括滑块、卡爪、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第一油缸驱动滑块横向移动,第二油缸设置在滑块上驱动卡爪上下移动,模具设置有可被卡爪抓住的被抓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模装置还包括第一机架、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轴固定设置在第一机架上,所述换模转盘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轴上,所述加热机械手和冷却机械手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第一支撑轴中设置有第一油路,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通过套设在第一支撑轴上的第一旋转接头与第一油路连通,第一油路与液压站连通形成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站包括上加热板、下加热板和加热增压油缸,上加热板与下加热板相对布置,加热增压油缸连接并驱动上加热板相对下加热板移动,使上加热板与下加热板夹住模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油供应机构,所述上加热板和/或下加热板内部设置有导热油路,导热油供应机构用于向各个加热站的导热油路供应循环流动的导热油,导热油供应机构包括壳体、内管、旋转分配器,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加热转盘同轴布置的管状接头,内管设置在壳体中并从管状接头伸出,内管与管状接头之间、内管与壳体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油路通道,旋转分配器可转动套设在内管上并与管状接头旋转连接,旋转分配器设置有连通所述油路通道的多个第一接口和连通所述内管的多个第二接口,第一接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路一端连接,第二接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路另一端连接,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油路通道的第三接口和连通内管的第四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与导热油源连通形成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机架、第二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固定设置在第二机架上,所述加热转盘可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轴上,第二支撑轴中设置有第二油路,所述加热增压油缸通过套设在第二支撑轴上的第二旋转接头与第二油路连通,第二油路与液压站连通形成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站包括上冷却板、下冷却板和冷却增压油缸,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相对布置,冷却增压油缸连接并驱动上冷却板相对下冷却板移动,使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夹住模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板和/或
2
CN 1072994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下冷却板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路,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三机架、第三支撑轴,第三支撑轴固定设置在第三机架上,所述冷却转盘可转动设置在第三支撑轴上,第三支撑轴中设置有第三油路和水流通道,所述冷却增压油缸通过套设在第三支撑轴上的第三旋转接头与第三油路连通,所述第三油路与液压站连通形成回路,冷却水路通过套设在第三支撑轴上的第三旋转接头与水流通道连通,水流通道与冷却水源连通形成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模转盘和/或加热转盘和/或冷却转盘的转盘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轮、槽轮和驱动马达,多个驱动轮圆周设置在转盘上,驱动马达驱动槽轮转动,槽轮在转动时与驱动轮依次啮合以驱动轮盘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爪、定位油缸、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转盘的转动角度,定位油缸可根据位置传感器的信号驱动定位爪移动至卡住所述驱动轮使转盘暂不可转动。
3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EVA二次发泡工艺需要将坯料放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加热装置中进行加热,等待加热,加热完成之后从加热装置中取出模具,再将模具放入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然后从冷却装置中取出模具,再从模具中取出成品;上述过程均由人工完成,通常模具比较重,需要等待加热的时间,且加热后模具具有一定温度,存在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生产效率低、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的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5]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包括换模装置、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具有可间歇性旋转的加热转盘,加热转盘上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加热站,冷却装置具有可间歇性旋转的冷却转盘,冷却转盘上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冷却站,换模装置具有可以间歇性旋转的换模转盘、用于将换模转盘上的模具推入加热站或从加热站拉回的加热机械手和用于将换模转盘上的模具推入冷却站或从冷却站拉回的冷却机械手;[0006]所述换模转盘上设置有圆周分布的至少三个模具放置部,换模转盘间歇式转动使每个模具放置部上的模具依次经过上料位置、第一换模位置和第二换模位置,加热转盘的间歇式转动使每个加热站依次与第一换模位置相对布置,冷却转盘的间歇式转动使每个冷却站依次与第二换模位置相对布置,所述加热机械手可将第一换模位置的模具推入加热站中或者将加热站中的模具拉回第一换模位置,所述冷却机械手可将第二换模位置的模具推入冷却站中或者将冷却站中的模具拉回第二换模位置。[000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械手和/冷却机械手包括滑块、卡爪、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第一油缸驱动滑块横向移动,第二油缸设置在滑块上驱动卡爪上下移动,模具设置有可被卡爪抓住的被抓部。[0008]进一步的,所述换模装置还包括第一机架、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轴固定设置在第一机架上,所述换模转盘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轴上,所述加热机械手和冷却机械手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第一支撑轴中设置有第一油路,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通过套设在第一支撑轴上的第一旋转接头与第一油路连通,第一油路与液压站连通形成回路。[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站包括上加热板、下加热板和加热增压油缸,上加热板与下加热板相对布置,加热增压油缸连接并驱动上加热板相对下加热板移动,使上加热板与下加热板夹住模具。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导热油供应机构,所述上加热板和/或下加热板内部设置有导热
4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2/5页
油路,导热油供应机构用于向各个加热站的导热油路供应循环流动的导热油,导热油供应机构包括壳体、内管、旋转分配器,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加热转盘同轴布置的管状接头,内管设置在壳体中并从管状接头伸出,内管与管状接头之间、内管与壳体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油路通道,旋转分配器可转动套设在内管上并与管状接头旋转连接,旋转分配器设置有连通所述油路通道的多个第一接口和连通所述内管的多个第二接口,第一接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路一端连接,第二接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路另一端连接,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油路通道的第三接口和连通内管的第四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与导热油源连通形成回路。[0011]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机架、第二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固定设置在第二机架上,所述加热转盘可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轴上,第二支撑轴中设置有第二油路,所述加热增压油缸通过套设在第二支撑轴上的第二旋转接头与第二油路连通,第二油路与液压站连通形成回路。[0012]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站包括上冷却板、下冷却板和冷却增压油缸,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相对布置,冷却增压油缸连接并驱动上冷却板相对下冷却板移动,使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夹住模具。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冷却板和/或下冷却板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路,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三机架、第三支撑轴,第三支撑轴固定设置在第三机架上,所述冷却转盘可转动设置在第三支撑轴上,第三支撑轴中设置有第三油路和水流通道,所述冷却增压油缸通过套设在第三支撑轴上的第三旋转接头与第三油路连通,所述第三油路与液压站连通形成回路,冷却水路通过套设在第三支撑轴上的第三旋转接头与水流通道连通,水流通道与冷却水源连通形成回路。
[0014]进一步的,所述换模转盘和/或加热转盘和/或冷却转盘的转盘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轮、槽轮和驱动马达,多个驱动轮圆周设置在转盘上,驱动马达驱动槽轮转动,槽轮在转动时与驱动轮依次啮合以驱动轮盘转动。[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爪、定位油缸、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转盘的转动角度,定位油缸可根据位置传感器的信号驱动定位爪移动至卡住所述驱动轮使转盘暂不可转动。[0016]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操作人员只需在操作位置从模具中取出成品,并且将新的坯料装入模具中即可,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即可自动完成发泡工艺;换模转盘与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的交换模具均由机械手完成,无需人工操作,并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分别设置圆周分布的多个加热站和多个冷却站,这样模具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中进行加热和冷却,并且在等待加热和冷却的时间中可以不间断的补充新的模具,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劳动强度。[0018]加热站的热源采用导热油供应机构,该导热油供应机构包括壳体、内管、旋转分配器,实现旋转供油,从而不妨碍加热转盘的旋转,具有结构简单、工作顺畅等优点。[0019]为了不影响换模转盘、加热转盘和冷却转盘的正常旋转,液压油和冷却供水均通过支撑轴和旋转接头进行输送,供电通过支撑轴和滑环进行输送。
[0020]转盘驱动机构采用液压马达带动减速器通过槽轮和驱动轮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实现转盘的间歇式旋转,并且通过定位机构实现转盘的准确定位,并且防止在换模过程中转
5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3/5页
盘晃动,影响换模。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22]图1为本发明发泡成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4]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0025]图4为本发明换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5为图4的俯视图。
[0027]图6为本发明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7为导热油供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8为本发明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冷却装置水电油供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10为本发明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照图1至图11所示,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系统,包括换模装置1、加热装置2和冷却装置3。[0034]加热装置2具有可间歇性旋转的加热转盘21,加热转盘21上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加热站22,冷却装置3具有可间歇性旋转的冷却转盘31,冷却转盘31上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冷却站32,换模装置1具有可以间歇性旋转的换模转盘11、用于将换模转盘11上的模具5推入加热站22或从加热站22拉回的加热机械手和用于将换模转盘11上的模具5推入冷却站32或从冷却站32拉回的冷却机械手。[0035]具体参照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加热装置2包括第二机架24、第二支撑轴27、加热转盘21、转盘驱动机构、导热油供应机构26、油电供应机构23、多个加热站22、定位机构。第二支撑轴27固定设置在第二机架24上,加热转盘21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轴27上,转盘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轮253、槽轮252和驱动马达251,多个驱动轮253圆周设置在加热转盘21底部上,驱动马达251驱动槽轮252转动,槽轮252在转动时与驱动轮253依次啮合以驱动加热轮盘21间歇式转动,驱动马达为带有减速器的液压马达。[0036]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爪41、定位油缸42、油缸位置传感器47、转盘位置传感器,油缸位置传感器47用于检测定位油缸42的工作状态,转盘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转盘21的转动角度,具体的转盘位置传感器包括减速开关46、油缸开关44、转盘停止开关45和用于被开关感应的感应器43,当加热转盘21转动至减速开关46感应到感应器43,则控制驱动马达251降低转速,当油缸开关44感应到感应器43,则控制定位油缸42伸出,当转盘停止开关45感应到感应器43,则控制驱动马达251停机。[0037]多个加热站22圆周等间距设置在加热转盘21上,加热站22包括上加热板222、下加热板223和加热增压油缸221,上加热板222与下加热板223相对布置,加热增压油缸221连接并驱动上加热板222相对下加热板221移动,使上加热板222与下加热板221夹住模具5进行
6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4/5页
合模加压加热,或者使上加热板222释放模具5开模。
[0038]上加热板222和下加热板223内部设置有导热油路2221、2231,导热油供应机构26用于向各个加热站22的导热油路2221、2231供应循环流动的导热油,导热油供应机构26包括壳体261、内管2、旋转分配器263,壳体261设置有与加热转盘22同轴布置的管状接头262,内管2设置在壳体261中并从管状接头262伸出,内管2与管状接头262之间、内管2与壳体261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油路通道A,旋转分配器263可转动套设在内管2上并通过法兰265与管状接头262旋转连接,旋转分配器263设置有连通油路通道A的多个第一接口2631和连通内管2的多个第二接口2632,第一接口2631通过管道与导热油路2221、2231一端连接,第二接口2632通过管道与导热油路2221、2231另一端连接,壳体261上设置有连通油路通道A的第三接口2612和连通内管2的第四接口2611,第三接口2612和第四接口2611与导热油源连通形成回路。[0039]油电供应机构23用于向加热增压油缸221供应液压油和向电器供电,具体包括形成在第二支撑轴27中的第二油路和过线通道,供电线路布置在过线通道中,加热增压油缸221通过套设在第二支撑轴27上的第二旋转接头与第二油路连通,第二油路与液压站连通形成回路,电器通过套设在第二支撑轴27上的滑环与过线通道中的供电线路导电连接。[0040]具体参照图1、图2、图4、图5所示,换模装置1包括第一机架12、第一支撑轴131、换模转盘11、定位机构、液压油供应机构13、加热机械手15、冷却机械手16、转盘驱动机构,第一支撑轴131固定设置在第一机架12上,换模转盘11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轴131上,转盘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换模转盘11作间歇式旋转,转盘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轮143、槽轮142和驱动马达141,具体结构可以参照加热装置2的转盘驱动机构。[0041]加热机械手15和冷却机械手16的结构相同,以加热机械手15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机架12顶部设置有横向布置的两导杆17,加热机械手15包括滑块152、卡爪154、第一油缸151和第二油缸153,滑块152可滑动设置在导轨17上,第一油缸151驱动滑块152横向移动,第二油缸153设置在滑块152上驱动卡爪154上下移动,模具5设置有可被卡爪154抓住的被抓部51,卡爪具有倒V字形凹槽,被抓部51可卡入倒V字形凹槽的横杆。
[0042]液压油供应机构13包括形成在第一支撑轴131中的第一油路132和可转动套设在第一支撑轴131上的第一旋转接头133,第一油路132通过第一旋转接头133与第一油缸151和第二油缸153连通,第一油路132与液压站连通形成回路。[0043]定位机构用于实现换模转盘11的准确定位,并在定位后换模转盘11不可转动,换模转盘11的定位机构与加热装置2的定位机构相同,具体结构参照加热装置的定位机构。[0044]换模转盘11上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四个模具放置部,换模转盘11间歇式转动使每个模具放置部上的模具5依次经过上料位置a、第一换模位置b、过渡位置c和第二换模位置d,加热转盘21的间歇式转动使每个加热站22依次与第一换模位置b相对布置,冷却转盘31的间歇式转动使每个冷却站32依次与第二换模位置d相对布置,加热机械手15可将第一换模位置b的模具5推入加热站22中或者将加热站22中的模具5拉回第一换模位置b,冷却机械手16可将第二换模位置d的模具5推入冷却站31中或者将冷却站31中的模具5拉回第二换模位置d。
[0045]具体参照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冷却装置3包括第三机架34、第三支撑轴、冷却转盘31、转盘驱动机构、水油电供应机构33、多个冷却站32、定位机构,第三支撑轴固定设置
7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5/5页
在第三机架34上,第三支撑轴由上段333、中段332和下段331组成,冷却转盘31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在第三支撑轴的下段331上,转盘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轮353、槽轮352和驱动马达351,具体结构与加热装置2的转盘驱动机构相同,同样定位机构与加热装置2的定位机构相同,在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0046]多个冷却站32圆周等间距设置在冷却转盘31上,冷却站32包括上冷却板322、下冷却板323和冷却增压油缸321,上冷却板322与下冷却板323相对布置,冷却增压油缸321连接并驱动上冷却板322相对下冷却板323移动,使上冷却板322与下冷却板323夹住模具5进行合模加压冷却,或者使上冷却板322释放模具5开模。[0047]水油电供应机构33具体为:上冷却板322和下冷却板323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路3221、3231,第三支撑轴的下段331中设置有水流通道3311、中段332中设置有第三油路3321、中段332和上段333中设置有过线通道3322、3333,第三支撑轴的下段331设置有供供电线路和供水管道穿过的让位中孔。
[0048]冷却增压油缸321的油路块334通过套设在中段332上的第三旋转接头335与第三油路3321连通,第三油路331与液压站连通形成回路,冷却水路3221、3231通过套设在下段331上的第三旋转接头336与水流通道3311连通,水流通道3311与冷却水源连通形成回路,电器通过套设在第三支撑轴333上的滑环3331、3332与过线通道3322、3333中的供电电路导电连接。
[0049]发泡成型系统具有用于控制换模装置1、加热装置2和冷却装置3协调工作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设置有自动启动按钮和辅助起动按钮,用于控制换模装置1、加热装置2和冷却装置3的每次间隙性动作。[0050]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0051]1.1、将坯料放入1号模具内;[0052]1.2、双手同时按自动启动按钮+辅助起动按钮;[0053]2.1、换模转盘转动90°;[0054]3.1、将1号模具与3号模具分别推至加热转盘和冷却转盘中进行加热与冷却;[0055]3.2、操作人员开始取4号模具的成品;[0056]4.1、加热转盘合模加压和冷却转盘合模加压后分别转至下一工位;[0057]4.2、往4号模具内放入坯料;[0058]5.1、加热及冷却时间到,开模后,将模具C和模具H推至换模转盘;[0059]5.2、同时4号模具完成取成品及放坯料,完成一个循环。[006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8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附 图
1/8页
图1
9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附 图
2/8页
图2
10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附 图
3/8页
图3
11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附 图
4/8页
图4
图5
12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附 图
5/8页
图6
图7
13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附 图
6/8页
图8
图9
14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附 图
7/8页
图10
15
CN 1072994 A
说 明 书 附 图
8/8页
图11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