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很重要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本文散文化的语言魅力,学习本文结构美、哲理美、修辞美。
2.体会、感受作者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感悟与呐喊,转变学生认识世界的视角,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的价值,自尊、自信,教育他们热爱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重点、难点
1.领悟作品内涵,并能做出自己的评价。
2.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证明自己很重要,从而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视情况而定)
1
(二)作者介绍
毕淑敏,当代女作家,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长于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心理医生。十七岁赴当兵,在高原边防服役十一年,任卫生员、军医。后专业回北京,在北师大获得文学硕士学位,读完心理学博士课程。从事医学工作二十年后,开始专业写作。曾获庄重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文艺奖、青年文学奖、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第17届联报文学奖30余次。主要作品有《红处方》、《预约死亡》《血玲珑》等。毕淑敏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冷静理智关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战栗(zhàn) 濡养(rú) 粗糙(cāo) 瞳孔(tónɡ)
微蹙(cù) 简明扼要(è) 菽粟(shū)
2.词义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也可以指一种现实或景物并非由于人工作用而存在。
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极其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2
万劫不复:永远不能恢复。
生死攸关: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
菽粟:泛指粮食。
附丽:依附,附着。
濡养:滋养。
(四)课文研读
1.整体把握,梳理脉络
(1)默读课文,理请思路。为文章划分层次并思考:作者先提出什么观点,后又得出什么结论?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6段):从反面着笔,指出我们从小受过的教育是“我不重要”。
第二部分(7—28):多角度阐述“我很重要”的原因与依据。
3
第三部分(29—40段):鼓起自信心,肯定自我很重要。
现提出“我很重要”的观点(第1段),得出“我很重要”的结论(第35段)
2.内容分析
(1)找出依据,为什么“我很重要”?
①“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万物之灵。
②“我”是人类精神文化之火的承传者,负有不可推卸的神圣承诺。
③“我”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机遇的产物。
④“我”是父母浓浓慈爱与亲情的不可失却的承载。
⑤“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⑥“我”是子女唯一的至高至尊的血缘之爱。
⑦“我”是朋友不可填补的情感空间。
⑧“我”是我的事业和工作中无人可以替代的主宰。
4
可以概括为自然生命、亲情、友情、事业四方面
(2)在文中找出作者每说一次“我很重要”时表现其心理感受的句子,领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说出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从担心别人的批判到响亮地向世界宣布“我很重要”,的变化:
①.对自己小声说——不习惯(但是我说了)
②.声音放大一点说——激动(我这样说了)
③.大声对世界宣布——勇敢(我终于说了)
④.昂头响亮地宣布——骄傲(我坦然说了)
原因:作者和我们都认识到了“我很重要”是心灵对生命的承诺。
(3)文题“我很重要”的“我”指的是谁,“重要”又有怎样的内涵?找出作者对“重要”解释的语句。
“我”是指每个的个体,“重要”与身份,地位,财富,事业无关,“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指的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即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5
3.特色赏析
(1)整篇文章都在说“我很重要”,题目也如此,为什么开头作者要从“我不重要”说起?
明确:
①.(内容)文章起笔新颖,一直以来,我们的价值观念都在强调他人的重要,否定自我;重视自我,肯定自我是受批判的观点,文章从反面立意,独特有意义。
②.(结构)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是为了与下文浓彩重墨阐述“我很重要”形成强烈的对比,令读者在感情上形成巨大的对比冲击,从而凸现出作者“我很重要”观点的理直气壮。“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作者将“我很重要”这句话放在文章开头就喊出来,整篇文章也就一览无余索然寡味了。
(2)找一找,在这篇课文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各自的表达效果。
明确:
反复:“我很重要”
不断地强化主题, 并一次次地撞击读者的心灵,使读者在情感上与作者达成某种共鸣。
排比:“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
6
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一系列的对比中,强化“我不重要”这一现象的普遍性,给阅读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抑的情绪,为下文论证“我很重要”作了铺垫。
反问:“平日里,我们还要珍惜一粒米,一叶菜,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
“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
“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
……
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一种肯定的态度。
夸张: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以夸张的意向表现“我”在父母眼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7
比喻:
“我们的头颅就是一部历史,无数祖先进步的痕迹存储于脑海深处。我们是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的绿叶”。
“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齐斩斩折断的琴弦,每一根 都在雨夜长久地自鸣……”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
课文中这样的精彩比喻还有很多,以形象生动的意象来表现“我”的重要价值。
4、合作探究
(1)既然作者意识到“我很重要”,为什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
明确: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中国的文化背景以及千年来我们的价值体系都忽略了人的价值和意义。说出“我很重要”会被人认为狂妄自大或大言不惭。
(2)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我很重要”的理解,“我很重要”能否改成“我最重要”?
提示:不能,两种观点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完全不同。“我很重要”是个性意识的觉醒,是以对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的关爱为出发点的,而“我最重要”则是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前者是自尊、自信,从而热爱生命,实现自身价值;后者则完全是以个人的利害得失为出发点的,是自私自利,以个人为中心,为了自
8
己,不择手段。“我最重要” 是不利于个性健康成长的,也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五)总结收获
在《我很重要》这篇富于哲理性的散文中,作者阐释了一个关于自我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奥哲学命题,并把它以形象而又充满思辨性的语言铺开,把理性的分析与动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深刻的思想美和感人的人性美。
是的,我们既要欣赏自己,也要欣赏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地球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