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l卷第4期 2008年l2月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angiiak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Vol_2l No.4 December,2008 也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于, 甲  想 王宏英 ,谢有光 (1.张家口宣化河子西中学,河北张家口,075000;2.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51) 摘要::如何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是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也存在不少的争论。本文就“以学生 为主体”的内涵、提出依据和实施措施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地方文化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56(2008)04—0032—02 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探讨已 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一思想在20世纪8O年代 提出以来,一直存在争论,也影响着学校教学改革的进展, 同时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的误区。探其原因,主要是人们 为中心”。这种教学形式适应了西方工业社会对人才的急 需,但其存在严重弊病,表现为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 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和成长,也越 ・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 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 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 对“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新的教学思想的理论研究不足,配 套保障措施不力等造成的。本文想就此谈一下自己的 看法。 一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 “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 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 、通过期刊、网络查询,关于学生“主体性”研究的学术 文章近年来直线上升,绝大多数是从各科教学方面谈的, 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含义专门论述的少见,而且解读也众 切的要求。为此,1998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明确要 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之后, 又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 划》,1999年底向全国公布了《关于深化教 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究竟如何 理解?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 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最早使用这一提法,文中 说“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更加 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之后,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又进一步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 的主体。”这就为我们明确其内涵有了基本的方向。在《辞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中我国又开始了一场广泛、全面、深入、持久的课 程系统改革。2001年,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 将进入新课程。从而将这一教学思想渗透到各项改革实 践中去。由此可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不仅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理论依据 海》中“主体性”的含义是指人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地 位、能力、作用和性质,常与‘实体性’相对,其核心是人的 能动性问题。我们知道,教学过程的本质就在于教学生 学。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强调,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 学习为基础。所以,我们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指教 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充分 调动、满足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自觉性、选择 性、创造性。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它 是建立在一些新型的教学理论基础上的。这主要有以下 三个方面: (1)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萌芽,到9O年代初正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出的现实和理论依据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是时代发展的 要求 式开始实验,至今共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世 人瞩目的成就。它是我国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 想的直接依据。所谓主体教育,就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 在世界教育史上,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出班 级授课制度后,班级课堂教学形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 基本特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和“以教师 收稿日期:2008—09—26 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 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 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 作者简介:王宏英(1969一),河北怀安人,宣化河子西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方法。 ・32・ 2008年12月 王宏英,谢有光 也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第4期 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是一项系统工程,它 社会主体。简言之,主体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 涉及到人们的思想观念、教学方式、学校社会保障和考试 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 评价制度等方面的配套协调进行。 想,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有自己独特鲜明的基本理念。 1、思想、更新观念是前提 主体教育的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唤起受教育者 目前,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所以要贯 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 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首先就要解决思想观念问 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的实 题。思想观念的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阀门”。为此, 践活动。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学习新的教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其次,学校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90年代 应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掌握必 左右兴盛于美国。在西方乃至全球都已受到关注,并成为 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熟练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能, 一种热潮。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是对传统教学理论的批 提高自己的业务综合素质;第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精 判与发展而来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 心设计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创设问题学习情景,建立平 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 等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的意 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 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以意 2、变革考试、评价制度是关键 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样,建构主义的教学,以学生为 和教学评价制度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 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 的内容和方式与教学内容和方式密切相关。所以,国家要 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避开传统中以教师为中心,强调 加强此方面的研究,真正改革目前的招生考试和评价制 “教”,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 度,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考试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 (3)多元智能理论 应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逐步建立具有多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 种选择的、更加科学和公正的学校招生选拔制度。学校要 授在1983年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至少八 鼓励教学创新,奖励并推广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学 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 方法和成果。 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 3、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是保障 关系智能等);人与人之间并无智能多少的差别,只有同一 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提供配套的教学手段、场所和图 类型智能的强弱差别;先天的智能差异可以通过后天的培 书资料等。因此,学校和社会要通力合作,切实加大教育 养来改变,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在各项智能上达到很高 投人,切实改善教学软硬件设施设备。首先,教育主管部 的标准。因此,没有真正的“弱智”,只是我们评价时只关 门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 注了智能的某些方面而非全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 系,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 教师充分挖掘出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使他在原有的水 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 平上得到发展。加德纳认为,教学在本质上与建构主义对 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大力提高学校 教学的理解是一致的,即都强调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特定 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采取有效措 方式来理解知识和建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加德纳把教 施,大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创办国家、社会、企业 学过程理解为“理解的课堂”,他认为教学具有生成性、教 和学校等部门的电子图书、技术资料等共享平台等。再 学目标的全面性、学生角色的主动性等特点,教学过程就 次,加强学校图书馆和实验室的建设,充实丰富图书资料, 是师生共同构建多元知识、多元智力的过程。 完善实验设备,保证教学和学习需要。 三、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的措施 On Teaching Ideas in Class with Students as Its Main Body WANG Hong—ying .XIE You—guang (1.Zhan ̄iakou Hezixi Junior High School,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Zhangjia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Zhangjiakou Hebei 07505 1) Abstract:How to establish the teaching ideas in class with students as its main body is a hot issue in education sector,and there are a lot of debates about i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 of main body of students,bases and its measures. Key words:Main Body,Bases,Measures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