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迁徙(xǐ) 草芥(jiâ) 泠然(lǐng) 覆水难收(fù) B险衅(pàn) 日笃(dǔ) 盘桓(huán) 北冥神功(míng) C希冀(jì) 拔擢(zhuï) 晦朔(shuî) 五尺之僮(tïng) D万仞(rân) 舂粮(chōng) 陨首(yǔn) 太子洗马(x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陨灭 喝彩 下马威 皇天后土B、 候车 衣袂 录像机 叱诧风云 C、 宣泄 饯别 钓鱼杆 涣然冰释D、 鸟瞰 坐阵 捅娄子 沽名钓誉 3、下列各项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霄 踯躅(zhí zhú) 绰(chuî)约 扁(piān)舟子 回眸一笑 B.轩冕 绸缪(chïu miù) 戎(rïng)马 捣衣砧(zhēn) 豆蔻词工 C.危樯 剽窃(piáo qiâ) 麾(huī)下 玉簟(tán)秋 列缺霹雳 D.祠堂 潺湲(chán yuán)碣(jiã)石 殷(yǐn)岩泉 渌水荡漾 4.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绰约/阔绰 殷红/殷岩泉 千载/载人航天 修葺/修禊事也 B.箴言/斟酌 整饬/炽烈 船舷/扣人心弦 欢谑/空穴来风 C.沙渚/举箸 果脯/芙蓉浦舟楫/缉拿罪犯解数/解甲归田 D.愤懑/烦闷 蛊惑/商贾 惬意/锲而不舍嗟叹/开花结果 5、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央浼 (měi) 埋怨(mán) 干涸(hã) 讥诮(qiào) B.辖制(xiá) 流憩(qì) 潦水(lǎo) 联袂(mâi) C.拮据(jiã) 庇佑(pì) 肐察(gā) 仓廒(áo) D.一稔(rěn) 簪笏(hù) 洗马(xiǎn) 决起(xuâ) 6、下列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是( )
A.迤逦 祈祷 陶冶 怏怏不乐B.酒撰 怂恿 栗米 自心下慢 C.仓廒 泅水 糍粑 趋之若鹜D.尘芥 沽酒 惆怅 天理昭然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 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应当 C.绝云气,负青天 绝:直上穿过D. 愿陛下矜悯愚诚 矜:怜惜 8.下列各项中,“见”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C.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9.下列各句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译: 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怎么样呢?
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 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呢? C.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 我进退两难,实在是窘迫。
D.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生活贫穷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相继采取了救市措施。但金融市场能否 稳定,仍 有待进一步观察。
②天灾导致粮食减产,外围市场粮食价格飙升,国际粮食市场风云 ,中国忧 “胀”不惧“涨”。
③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些 的 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A.日趋 变幻 耸人听闻 B.日趋 变幻 耸人听闻 C.日益 变换 骇人听闻 D.日益 变换 骇人听闻 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B.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那里的两岸居民将怎么办?
C.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D.公诉方认为:被告人叔文秀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1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突然遭遇的一次大考,有无数理由可以让这个新生的国家被这场战争压垮,但以为核心的共和国第一代领袖们围绕以究竟出不出兵为主题反复商讨,最终决定出兵朝鲜,保家卫国。
B.百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莘莘学子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让他们从这里出发,去扬帆远航。
C.8月份以来,楼市趋于活跃,投资投机性需求卷土重来,限购、停贷等措施短期内将对不合理的购房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市场的“恐慌性心理”有积极作用。 D.中国功夫能否勇立世界搏击术的潮头,打遍天下无敌手?多年来,人们一直渴盼得到肯定的答案。在无数影视作品和武林传说提供了足够多的佐证之后,中国功夫无形之中也逐渐走上了神坛。但近年来中泰拳手的较量却提醒着我们中国功夫正逐渐走下神坛。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
现代标志设计中传统吉祥图形元素的融入
中国传统吉祥图形是古代先民希冀生活美满幸福,专门为营造吉祥而创造的装饰艺术造型设计。它的形成不是一个偶然艺术现象,而是千百年来中华民间、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沉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得以传承的源泉。
现代标志设计是由一种特殊文字或图像组成的大众传媒符号,它的基本功能是以图形传达信息,它的表现手段是利用图形、文字构成具体可见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并将这一视觉符号中的内容 、信息、观念传达出去,影响观者的态度、看法和情感,从而树立品牌形象。作为沟通的媒介,现代标志设计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缩影。出于追求美好、祈求吉祥平安的目的,将传统吉祥图形结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这是具有民族性、 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的关键。
吉祥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吉祥符号的出现源于吉祥意识的产生,吉祥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以为
是魔鬼侵入体内作怪,于是创造出他们认为魔鬼害怕的形象,作为保护神,于是,图腾出现了。 图腾的实体是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甚至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形象,原始人最初将图腾当作祖先崇拜,然后将图腾认作保护神,继而有了图腾符号、图形等。这一点与当今现代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其中包括吉祥物、象征图形等,在形式上是多么接近!因此把传统吉祥图形运用到现代标志形象中更能体现企业的文化意蕴。
几千年来,传统吉祥图形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它和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蕴涵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们驱恶除害,求吉祈福,希望健康、长寿、兴旺、发达等美好的愿望,是其他文化艺术的开端。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因而传统吉祥图形蕴含的意味同样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适用于现代标志设计。
传统吉祥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的融合,不仅是对传统吉祥图形的借鉴,而且是对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的继承。借鉴不是对传统的重复,而是以“设计”为主的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 在继承的基础上,我们把传统吉祥图形的精神元素融入到现代标志设计的表达中,使传统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的语言因素相结合,使标志既能体现传统文化又富有时代特色,这样必定会使我国的现代标志设计焕然一新,更具魅力。 (节选自《艺术百家》,有删节) 13、从原文看,下列对“现代标志设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代标志设计是用一种特殊图像组成的大众传媒符号实现其以图形传达信息的基本功能的。
B.为了树立品牌形象,现代标志设计利用图形、文字构成具体可见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并将其内容 、信息、观念传达出去,以影响观者的态度、看法和情感。
C.作为沟通的媒介,现代标志设计是人类文化高容量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缩影。 D.只有将传统吉祥图形结合到现代标志之中才能设计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
14、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吉祥图形具有鲜活生命力”原因的一项是( ) A.传统吉祥图形起源于图腾,其实体是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甚至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形象。
B.传统吉祥图形和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C.传统吉祥图形表达了人们驱恶除害,求吉祈福,希望健康、长寿、兴旺、发达等美好的愿望。
D.传统吉祥图形蕴涵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内涵,是其他文化艺术的开端。 15、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吉祥图形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偶然艺术现象,更是中华民间、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
B.吉祥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它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
C.传统吉祥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的融合,不仅是对传统吉祥图形的借鉴,而且是对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的继承。
D.传统吉祥图形的精神元素融入到现代标志设计中,使标志既能体现传统文化又富有时代特色,将使我国的现代标志设计焕然一新,更具魅力。 三. 课外阅读(19分)
孙冲字升伯,赵州平棘人。举明经,历古田青阳尉、盐山丽水主簿。尝并丧父母去官,有 司循五代故事,必六年乃听调,冲援古制,以书干宰相,不纳。后举进士,登甲科。授将作监丞,历通判晋、绛、保州,坐与保州守争事,降监吉州酒,累迁太常博士。
河决棣州,知天雄军寇准请徙州治河,命冲往按视。还言:“徙州动民,亦未免治堤,不若塞河为便。”遂以冲知棣州,自秋至春,凡四决,冲皆塞之,就除殿中侍御史。准为枢密使,卒徙州阳信。而冲坐守护河堤过严,民输送往来堤上者辄榜之,为使者论奏,徙知襄州。冲复上疏论徙州非便,著《河书》以献。
会京西蝗,真宗遣中使督捕,至襄,怒冲不出迎,乃奏蝗唯襄为甚,而州将日置酒,无恤。帝怒,命即州置狱。冲得属县言岁稔状,驰驿上之。时使者犹未还,帝悟,为追使者笞之。以侍御史为京西转运。塞滑州决河,权知滑州。参知政事鲁宗道总河事,用太常博士李渭策,欲盛夏兴役。冲言徒费薪楗,困人力,虽塞必决。遂罢知河阳。累迁刑部郎中,历湖北、 河东转运使。
城中戒备,遣兵围广勇营。冲适至,命解围弛备,置酒张乐,推首恶十六人斩之,遂定。 初,守佐以乱军所约者上闻,诏给善帛。使者至潞,冲促之还,曰:“以乱而得所欲,是愈诱之乱也。”卒留不与。入判登闻鼓院,以目疾改兵部郎中、直史馆、知河中府,徙潞州,复为河东转运使,迁太常少卿,擢右谏议大夫,复知潞州,迁翰林院学士。及徙同州,权西京留司御史台,迁给事中。丧明,卒。(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八》)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必六年乃听调 听:允许 B. 命冲往按视 按:处理 C. 冲得属县言岁稔状 . 稔:丰收 D. 冲坐守护河堤过严 坐:因为 1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孙冲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 分) ①冲援古制,以书干宰相 ②乃奏蝗唯襄为甚
③冲得属县言岁稔状,驰驿上之 ④冲言徒费薪楗,困人力,虽塞必决 ⑤冲适至,命解围弛备 ⑥自秋至春,凡四决,冲皆塞之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③⑤⑥ D ②④⑤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孙冲年轻有为,自己努力考中进士,并登甲科,又做了古田青阳尉 、盐山丽水主簿等官职,后虽与人发生争执被降职,但仍旧多次升迁做了太常博士。
B.孙冲施政从实际出发。棣州发生水患,孙冲了解了实际情况后,认为寇准的建议不可行,并且用四次决口四次堵塞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建议的正确。
C.孙冲敢于直言。中使因为私怨上奏襄地蝗灾最甚,渎职,孙冲敢于申诉;滑州河决,鲁宗道欲盛夏兴役,孙冲直言此举必败。
D.孙冲处事得当。京西发生蝗灾,皇帝要处置孙冲,孙冲用今年的收成情况为自己辩护,免于受责;广勇军兵变,孙冲斩杀了为首作恶的十六人,事件随即平息。 四、默背《蜀相》回答问题
19、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在横线处默写出诗文原句。
1 熊咆龙吟殷岩泉, 。 ,使我不得开心颜? 2 小楼昨夜又东风, 。 ,只是朱颜改。 3 ,水面清圆, 。 4 昆山玉碎凤凰叫, 。
5 引壶觞以自酌, 。聊乘化以归尽 。 6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7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 8吴楚东南坼, 。戎马关山北 。 9野哭千家闻战伐, 。卧龙跃马终黄土, 。 10心非木石岂无感, 。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高二语文小测答案
1.C(A泠—líng B衅—xìn D洗—xiǎn) 2 A【B叱咤风云 C钓鱼竿D坐镇】 3 D a春宵 绰/婥约 b 绸缪(chïu mïu) c 剽窃(piāo qiâ) 4 C
A、chuî/ chuî yān/yǐn zǎi/zài qì/xì B、zhēn/ zhēn chì/ chì xián/ xián xuâ/xuã C、zhǔ/zhù fǔ/pǔ jí/jī xiâ/jiě D、mân/ mân gǔ/ gǔ qiâ/ qiâ jiē/ jiã 5.C 6.B 7.B 8.D 9.C
10.B(日趋:一天天地走向,逐渐地。强调趋势。日益:一天比一天更加。强调程度。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指无规则地改变,令人捉摸不定。耸人听闻:是出于某种目的,有意夸大或捏造事实而使人震惊;骇人听闻: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1.D(A项\"二、三十米\"是约数中间不应加顿号。B项后两个疑问句均作\"关心\"的宾语,成为陈述句,两处问号,前一个变成逗号,后一个变为句号。C项冒号只管到\"发生变化\",将\"发生变化\"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12.D(A句式杂糅,“围绕”与“以……为主题”删去一个;B不合逻辑,“翅膀”与“扬帆远航”
不合逻辑;C成分残缺,“恐慌性心理”缺乏谓语动词,可以添加“缓解”。 13. B(A.以偏概全,“特殊图像”应为“特殊文字或图像” ;C.修饰语张冠李戴,“人类文明”“人类文化”应互换;D.无中生有,文中表述没有这种条件关系。) 14. A (介绍其起源,不属其原因。)
15. C (A.信息区在第1段。不是递进关系,而是对比性并列关系“不是……而是……”。B.信息区在第3段。以偏概全,原文是“从一个方面”反映。D.信息区在最后一段。原文是“必定会”,这里改变了肯定意味。) 16.B 17.C 18.A 五C B 附文言翻译:
孙冲字升伯,赵州平棘人。考中明经科,历任古田青阳尉、盐山丽水主簿。曾因父母双亡辞去官职,有关按五代时的惯例,一定要六年后才许复职,孙冲援引古代礼制,上书宰相,意见没有被接受。后来考中进士甲科。任将作监丞,历任通判晋、绛、保州,因为与保州太守争执,降职监吉州酒,多次升迁为太常博士。 黄河在棣州决口,天雄军知军寇准奏请搬迁州城来治理黄河,朝廷命孙冲前往察看。还朝后说:“搬迁州城扰动百姓,也免不了要修治提防,不如防堵黄河更便利。”于是委任孙冲为棣州知府,从秋天到第二年春天,总共决口四次,孙冲都带人堵住,授任殿中侍御史。寇准担任枢密使,终于将州城搬到阳信。而孙冲因为守护河堤过于严厉,对往来运送经过河堤的百姓加以刑罚,被使者报告朝廷,调任襄州知府。孙冲又上疏批评搬迁州城不合适,写作《河书》献给朝廷。 恰逢京西发生蝗灾,真宗派出使臣督促捕杀,到襄州,对孙冲不出城迎接感到恼怒,
于是上奏皇帝唯有襄州的蝗灾最严重,而州中的将官每天摆酒设宴,没有体恤百姓的心意。皇帝大怒,命令就在州中立案查办。孙冲得到属县丰收的报告,派人骑马告知朝廷。当时诬告的使臣还未回到襄州 ,皇帝明白了,派人追上使臣予以鞭责。孙冲以侍御史身份任京西转运。堵塞住滑州决口的黄河,代理滑州知州。参知政事鲁宗道总管黄河事务,采纳太常博士李渭的计策,想在盛夏兴办工程。孙冲说那会白白浪费材料,使人力困乏,即使堵上也会被冲垮。于是被罢免为河阳知府。多次升职为刑部郎中,历任湖北、河东转运使。
适逢朝廷因南郊祭祀典礼赏赐军士,但是汾州广勇的得到的帛比不上其他的,整个躁动,在堂下揪住守佐威胁他,约定给他们好帛才作罢。城中戒备,派兵包围广勇军营地。孙冲恰好赶到,命令解除围困放松戒备,摆酒奏乐,查出首恶十六人斩首,事情于是得以平定。起初,们把给乱军好帛的约定报告皇帝,诏令赐给好帛。使臣到潞州,孙冲催他赶快回去,说:“以的手段得到想要的东西,这会更加诱发他们。”结果留下帛没分发下去。入朝任判登闻鼓院,因眼疾改任兵部郎中、直史馆、知河中府,调任潞州,又任河东转运使,升任太常少卿,提拔为右谏议大夫,又任潞州知府,升任翰林院学士。等到调任同州,代理西京刘思宇事态,升任给事中。失明,去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