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刘 东 王 厚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5期
刘 东 王 厚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而我国玉米种植地区遍布南北,各地区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的种植大同小异。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大省,每年玉米产量都非常高,促使玉米高产的栽培技术应用实践十分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引用。因此,本文以 黑龙江地区为基础,探索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国家粮食总产量与国家粮食安全发展。
一、土地的优化选择
1、选择玉米的适宜地
我国土地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土壤有着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植物生长的土地才是相对来说最好的地方。对于玉米种植而言,相对最好的土地应当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要有比较高含量的有机物质和速效养分,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存水存肥能力,才能保障玉米的生长不会缺少水与营养。此外,土地是否具备深翻基础也是考察其能否良好种植玉米的重点。 黑龙江地区的玉米种植深谙此法,才确保了植株的良好生长与有效高产。玉米本身根系发达,茎叶茂盛,但是对于酸碱、水涝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所以在选择合适的种植地时这也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2、科学合理地整地
整地可以促进土壤保持疏松,让玉米确保拥有良好的根系生长环境。我国 黑龙江地区的气候有着明显特点,春季多干旱缺少雨水滋养,所以对种植玉米来说秋季是最佳的翻地时期,需要对土地进行新翻、耙地、起垄,一来是让土地重新恢复松弛,二来是促进土壤的上下交替确保存水力与有机物质的保持。 黑龙江地区打垄如果在秋季不能顺利进行,就需要在早春时期化冻10-15cm时开始,同时要对其进行,目的是实现保墒。每秋土壤的翻整深度大致在20cm左右,一年一次地整地可以确保玉米根部生长的健康良好。
二、品种的筛选与种子的处理
1、品种筛选
人类在最开始种植玉米时没有对于品种筛选的概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依据不同地区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种植技术已经逐渐完善。玉米与水稻、小麦、大豆不同,它属于稀植作物,也就是需要一定的生长大空间,正是这一原因才影响了品种的选择,种子自身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发育效率和生产量,所以说品种的筛选与玉米高产栽培息息相关。就 黑龙江地区来说,首先需要充分把握气候特征和土地优势,然后是根据这一基础性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从中筛选与土壤特点最匹配、气候特点适应、高产多抗、熟期适宜的种子,才能保证单科植株之间保持大空间时的生长量与产量达到标准或超标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多品种混种。
2、种子处理
土壤中本身含有细菌和微生物,所以玉米种子播种到土壤里以后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生长率,会存在被细菌或微生物破坏的情况,因此种子选好之后不能直接播种,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首先是优胜劣汰,将小粒、残粒、病粒剔除;其次是进行晒种,让种子表面充分干燥,一是确保种子表皮层的透气性,而是促进播种后的吸水能力提升,从而提高种子在土壤中的发芽、生长,晒种时要注意不定时翻动;最后就是根据科学的药物防虫原理,选择合适的药剂拌种,让药物均匀地附着在种子表面,用来防止病虫害和细菌或微生物的侵袭,从而提高种子的生存能力。
三、科学的施肥管理
施肥几乎是每一种农作物的必备环节,肥料中的养分可以加速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但是肥料的使用不是盲目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就 黑龙江地区来说,其黑土地本身的营养物质就高于我国其他玉米种植地区,所以它的施肥管理与其他地去有一定差异,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 底肥的控制,玉米底肥主要为有机肥,含有一定量的钾、磷物质,量要控制在10-20kg/h㎡,底肥过多会造成土壤缺锌;
2、 种肥控制,种肥主要是为了满足玉米前期生长时的营养所需,主要成分是磷,鉴于 黑龙江地区黑土地的特性基础,种肥的使用需要依据底肥是否充裕进行,通常情况下是磷酸二铵75-105kg/h㎡,尿素25-50kg/h㎡,最需要注意的是施肥位置,避免灼烧;
3、追肥控制,玉米的追肥主要含量是氮,尿素的控制量约为225kg/h㎡,施肥时间差在7-8叶施入一次,追肥也是保证高产的关键之一。
四、严格控制播种时期和方法
首先就 黑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来说,玉米的播种时期与其他地区有别,五月中上旬是其最适宜播种时间,主要是这一时间段的突然水分含量充足,且气温保持在7-8℃,玉米种子可以良好的发芽和发育,并且能够避免出现粉种或感染丝黑病。其次对于播种方法的选择来说, 黑龙江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精量点播,种子的种植深度大约在5-7cm,但是 黑龙江地区整体地域面积广阔,具体的播种深度在不同土地位置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如果土壤粘重就需要降低深度。与此同时,玉米单株之间要保持足够的生长空间,以确保充足的光合作用,这是种植方式选择的关键。
五、细致严谨的日常培育管理
玉米的日常田间培育管理是保证植株良好生长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确保高产的关键。补种是田间管理的第一要务,因为玉米在播种后的发芽生长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所以说补种是为了提高发育率,补种时要注意密度,必须带土团且不能伤根。中耕,这一操作主要是促进土壤疏松,保证根部的良好生长,以及消灭杂草避免病虫害,从而提高水、养分的吸收率。最后就是物理手段或者化学手段的病虫害防治,适当的化学药物干预可以减少病害与虫害的发生,从而实质性地提高总产量和质量。
总而言之,玉米的高产栽培必须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在对土地严格选择和整地的基础上科学选种和处理种子,同时肥料的使用也必须精准和科学,并且日常田间管理也不可或缺,这样才能保证玉米植株的良好长成以及不受病害侵袭,从而有效实现高产。玉米的高产有利于提高国家粮食总产量,增加国家粮食安全与发展。
(作者单位:155620 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二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