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
1、(7分)以下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按要求回答: (1)盛有由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       ,这是为了防止                     ,在试管口处放一块棉花,是为了防止                           。
(2)停止实验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这是为了防止                             。
(3)收集满的集气瓶应      放在桌面上,这是为了                                          。
2、(11分)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
⑵ 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或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⑶ 陈超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___________
。
写
出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③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收集某气体,采用装置D或E,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分)某实验小组用如下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1
(1)写出有编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2)装置
A
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装置B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集气法,这种方法收集的氧
气中含有的杂质气体主要是             ;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                                                。
(4)装置C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集气法,装置D收集氧气的原理与装置C相似,同时装置D、E组合还可以测量收集到的氧气的         ,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体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
4、(5分)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
是
,锥形瓶中应
放入的物质是         。
⑵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2–4中的装置
2
(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⑸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5、(6分)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步骤为:①用夹子夹紧橡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里的红磷  ③将燃烧匙放入广口瓶并塞紧塞子   ④燃烧完毕后打开夹子  ⑤测定并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发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
21% ,请你分析造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写出3条即可)。
6、(5分)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 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 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3
(1) 上面的实验证明了氧气有                                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性质?
①                      ②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太阳光
水
········ 图2 红 磷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 (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阅读题(信息给与题)
1、(6分)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化学式为HgS)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汞和二氧化硫;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⑴ 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    (填“有”或“无”)物理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说明理由。      (填序号 ),理由是                                      。
⑵ 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    (填“有”或“无”)化学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5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
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
若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中含有3%的O3。
4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 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        的现象。
(2)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O2转变为O3的文字表达式                   。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因采取                                        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4)二氧化硫(SO2)遇到O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3),SO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写出SO2与O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4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但是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以看到钠块浮在水面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
(如图a所示)。可上,与水发生剧烈反使钠熔成小球,甚至都发生燃烧。
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b所示),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
5
反应,但是不发生燃烧。
(1)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氧化钠是一种碱,能让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如果预先在a烧杯中滴
加几滴酚酞试液,实验中可以看到液体颜色由         色变为        色。
(3)在第一个实验中,钠浮在水面上;在第二个实验中,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这两个现象说明了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