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怒吼吧,黄河》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怒吼吧,黄河》,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怒吼吧,黄河》,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二、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新词,那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准备听写:
阶段、窑洞、浊浪、惊涛骇浪、如雷贯耳
好,接下来请同学们交换听写本,对照大屏幕,看看你们都写对了吗?老师看到这位同学的字既工整又美观,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写字小能手,同学们一定要多向这位同学学习。
生字词,我们都掌握了,那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本文讲的是光未然在黄河壶口瀑布被黄河磅礴的气势所震撼,到延安后与冼星海合作完成了震惊中外的《黄河大合唱》,以此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书写民族的苦难、斗争与光明,激发人们澎湃的抗日斗志。
师适时评价 三、新授
1.这样震惊中外的曲子,又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6自然段,找到让你感动的地方,圈点勾画做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小组讨论交流,一会小组派代表汇报。
×小组讨论的真激烈,×小组也不甘示弱,×小组已经高高的举起手,那就你们先来汇报吧!
你们找到的是第四段“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ǎi)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壮,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哦,这个句子运用到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形象的描绘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
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喷薄而出的朝阳”“折翅的小鸟”“黎明中穿过雾霭(ǎi)的林间小溪”分别代表什么吗?
这种比喻和排比联用的手法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能用朗读,表达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吗?
朗读的真不错,很流畅,但是感情上还有一点欠缺,接下来。老师来读。(师范读)
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读一遍。嗯,这次感情充沛,让我仿佛真的听到了广为人那抑扬顿挫的声音。
2、诗人光未然创作的歌词让我们震撼,更让冼星海激动不已,他又是怎样谱曲的呢?谁找到了?
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就在六天后,冼星海竟然谱出了《黄
河大合唱》的全曲。仅仅六天,简直是一个奇迹!就在昏黄的油灯下,就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就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安,冼星海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
课文读完了,说说你的体会吧!
是啊,当他听到光未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听其朗诵《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时,产生了共鸣,乐思如潮,仅用了六天,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谱写出了这部深沉激昂的巨作。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他趴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时而冥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低吟,时而振臂高歌......
-----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头发蓬乱,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一干就是六天。
-----没有钢琴,他就想象着合声的效果,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着,一个小结一个小结的反复吟诵,直到和谐,达到满意的效果。
他为什么如此投入呢?(激情) 谁能带着这种激情读一遍呢?
读的真好,老师仿佛亲眼目睹了在陕北公学礼堂的盛况,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样的人?
热爱祖国、有激情的人(板书)
3、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怒吼吧,黄河》中的一部分《保卫黄河》,请同学们打开主题学习丛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一会和同学们交流。
4、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在这文化的摇篮中壶口瀑布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壶口瀑布又有着怎样壮观的场面呢,请同学们轻声读文《壶口瀑布》,说说它的壮观是从哪些语句中体现出来的。
5、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篇课文,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巩固了生字新词,感受到了爱国情怀,想做一个像光未然和冼星海那样爱国的人) 四、总结
看到你们的收获这么多,老师真是欣慰,热爱祖国从我做起,相信通过你们的学习和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课后同学们可以阅读《小英雄雨来》,感受雨来的机智与勇敢,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五:板书设计 光未然
爱国之情、激情
冼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