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练习

来源:九壹网
《桃花源记》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间隔( ) 便舍船( ) 便要还家( ) 男女衣着( ) ....阡陌( ) 落英缤纷( ) 黄发垂髫( ) 豁然开朗( ) ....2.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发生了改变,请你解释古义。

(1)阡陌交通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运输事业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男子的配偶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出路的困境

(3)无论魏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 ..结果都不会改变

(4)芳草鲜美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菜肴、瓜果等)新鲜美..味

(5)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2)初极狭,才通人 ( ) ..(3)后遂无问津者 ( )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5)及郡下,诣太守 ( ) (6)便要还家 ( ) ..4.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寻向所志 ( ) 寻病终 ( ) ..(2)便舍船 ( ) 屋舍俨然 ( ) ..(3)遂迷,不复得路( ) 遂与外人间隔 ( ) ..(4)处处志之 ( ) 寻向所志 ( ) ..(5)忘路之远近 ( ) 闻之,欣然规往( ) ..渔人甚异之 ( ) 处处志之 ( ) ..

5.在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很普遍,请在下列句子中补上省略的成分。 (1)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2)(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4)(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6.“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的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豁然开朗 ( ) (2)屋舍俨然( )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4)欣然规往( ) ....7.文学常识填空。

(1)陶渊明,名 ,字 ,私谥“靖节”,世称 , (朝代)诗人。是中国第一位 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可以记人、记事、记物、写景,故又称“杂记”。多以 为主,兼有 、 等表达方式。运用的表达方式虽不同,但目的多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思和政治抱负,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渔人甚异之 之: .(2)欲穷其林 穷: .(3)其中往来种作 其: .(4)寻向所志 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中人“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园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阡陌交通 ( ) (2)屋舍俨然 ( ) (3)偶舍骑步行( ) (4)方担粪灌园(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3.语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1.jiàn shě yāo zhuó mò bīn tiáo huò

2.(1)交错相通 (2)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3)不要说,更不必说 (4)新鲜美好 (5)不值得,不必

3.(1)沿着,顺着 (2)仅仅、只 (3)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4)平坦开阔 (5)到 (6)同“邀”,邀请

4.(1)动词,寻找 副词,随即、不久 (2)动词,舍弃、离开 名词,房屋 (3)最终 于是、就 (4)动词,做记号 名词,标记(或:做的标记) (5)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这件事 代词,代所看到的景象 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义

5.(1)口内 渔人 (2)小口 渔人 (3)村人 (4)渔人 村人

6.(1)开阔、敞亮的样子 (2)整齐的样子 (3)悠闲、安详的样子 (4)高兴、愉快的样子

7.(1)潜 元亮 靖节先生 东晋 田园 (2)记述 议论 抒情

二、(一)1.(1)代词,代看到的景象(2)尽(3)代词,这(4)记号

2.(1)(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2)(他们)问(渔人外面)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3.为外界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二)1.(1) 田间小路 (2) 整齐的样子。(3) 放弃,舍弃。(4) 正,正在。 2.(1) (渔人)又走了几十步,(洞口)突然变得宽 阔明亮了。(2) 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幼都在田间耕耘种作。(每小题,共)

3.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意思对即可 4.和谐安宁;自得其乐。(每项,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