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述中小水电站运行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浅述中小水电站运行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来源:九壹网


浅述中小水电站运行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摘要:中小水电站作为绿色能源,投资收益稳定。回报期长。本文主要分析中小水电的运行管理的特点,对中小水电站的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法。

关键词:中小水电站技术管理对策

1 中小型水电站发展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水电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我国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7700×104kw,其中,中小型水电站4.5×104余座,拥有机组7×104余台,总装机容量达2020×104kw,有近一半为50-60年代制造的设备。由于当时条件,这些电站制造技术落后,效率较低,过流能力差,总的能量指标偏低。加上大部分国产机组生产于特殊年代,不按电厂各种条件而硬性套用定型图纸,或仅按模型试验的特定角度硬性规定设计,致使原来水力效率不高的转轮又偏离了高效率区。还有性能指标较低,如高效区狭小、振动区范围大、空化性能差等,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站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效益。

2 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中小水电的迅猛发展,发电企业的运行管理体系已经远不符合电力发展的要求,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明确的安全生产总体目标,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管理工作内在空虚。直接表现为:

(1) 未严格执行设计施工流程

只要节省、不要资质;只求尽快发电投产,对于国家标准要求的重要取证、投产验收和关键试验项目等程序,不按规定执行。

(2) 教育培训制度缺失

大部分新投产的中小水电厂运行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素质偏低,没有生产人员教育与培训制度。近一半发电企业的调度人员未参加过调度机构的培训,调度记录混乱。

(3) 忽视规程制度预案编制

不重视生产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

(4) 监测巡查制度缺失

大部分中小水电企业无水情监测、水库监视、测量调度系统,水库及水工建筑物没有完善的定期巡回检查制度。

(5) 缺乏生产事故现场处理能力

近一半企业运行规程不能满足生产及事故处理的要求,主要是未制订运行规程、运行规程未及时更新、缺少事故处理规程、运行规程未配置到现场等问题。

3 中小水电站运行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对中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3.1 人才流动性过大对策

目前市场上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性过大是中小水电站不可回避的管理问题。生产运行人员中站长基本是具有相当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一般员工技术专业能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多采用从老电站外聘技术人员,这种引进人才的方式,容易导致专业人员动手能力强但理论及管理能力低等问题。同时由于水电站运行技术含量高,培养人才周期长,而外聘人员又很容易走入“辞职=加薪”的恶性循环,也容易出现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因此建议在人才管理上从增强员工与企业认同感的角度出发,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企业管理,加强人文关怀,采用公平的竞争机制,建立健全长效员工服务制度。因为:(1)规范化管理是留住人才的保障。把企业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树立良好的企业理念与企业精神。(2)公平的竞争机制是留住人才的根本。在人事任用上实行竞争上岗,工资福利上实行多劳多得。这种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人才培养,促进职工的自我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职工技术考核方面实行年考制度,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实际操作、量化考核等,考核不合格者要处罚,考核成绩优秀者要奖励,奖惩分明的鼓励制度这有利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3)人文关怀是留住人才的核心。电站应考虑在适当时机成立职工代表大会,保障公司领导与员工沟通渠道的畅通,鼓励员工参与公司管理,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各级领导应在搞好技术管理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人才的管理和使用上。

3.2 经营管理效率低对策

由于电力行业生产的特殊性,中小水电站在经营管理上与普通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有效的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1) 完善电站技术管理

发电企业属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小水电站虽小,却对各环节的技术水平要求

很高。技术管理是对小水电站生产中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是一门集知识、智力、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强化技术管理可以提高水电站的运行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小水电站的运行人员往往需要兼顾运行及日常维护、检修等多项工作,因此对职工的技能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加强电站的技术管理和职工的技术培训逐渐成为中小水电站发展的核心内容。

随着目前各种先进技术、设备在小水电站中的应用,企业对技术管理的依赖越来越强。由于水电站人员数量少,为保证生产,采用运维合一的方式进行管理,在电站投产前就安排员工到其他水电站完成了培训。通过多年电站机电安装、运行、维护等多种工种的实践,基本能够达到运维合一工作岗位要求,成为综合型的技术管理人才。

培训形式可以分为电站集中培训;外出交流学习;派员参加职能部门举办的各种专业培训班,考取职业资格;派员参加技能资格培训考试等。使职工在理论学习中丰富自我,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升华。

(2) 加强巡视维护检修

中小水电站所属区域一般为地方电网,网内负荷变化幅度很大。因此机组调整负荷和房停比较频繁。为实现发电量的最大化,就必须保证电站设备能够不间断地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又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中小水电站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翠:

①加强设备缺陷、设备维护检修管理。要求值班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后无论当场消除与否,均要由值班人员做好记录。当出现重大缺陷时,值班负责人应及时上报安全生产部门组织人员进行消除或采取其他积极措施防止造成事故;对于一般缺陷,要列入计划尽快进行处理。根据缺陷检查记录,每年举行一次小修处理工作,根据小修及日常维护中的记录分析再安排大修。要求做到维护检修开始有计划、过程有记录、完成有评价,大大缩短了检修工期,保证了设备的检修质量。

②加强技术监督管理。小水电站的技术监督是运用各种科学试验方法,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和检测,以期了解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在运行中的变化规律,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技术状况。技术监督主要包括仪表、绝缘、金属、化学等监督,关键对仪表、绝缘、金属三项的监督。仪表的监督是对各类电器仪表定期进行校验、调整、修理,保证各类仪表和计量的完整性和精确性。绝缘监督是为了防止电气绝缘损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电气设备、防雷和接地等进行预防性检测和试验,并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督。金属监督是监督各种金属部件在运行中的性能变化,特别是水轮机的气蚀和泥沙对转轮的破坏和磨损,易磨部位的磨损情况等。

③定期切换设备试验管理。根据电站编制的设备定期切换要求,督促值班人员严格做好设备的定期切换试验工作,保证设备能快速及时按调度及来水要求并人电网。

④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值班人员每小时对主要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并监视记录数据变化,每班对设备及环境卫生进行一次清扫。安全员每周对全站设备进行熄灯检查一次,每月初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维护检查,加注润滑油、黄油。在设备运行中要做好各种记录,改正不良的习惯操作行为。

⑤严密监管水工设施。管好水,才能发好电,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中小水电站的首要任务。对水工设施的管理维护是水电站管理的重要组织成部分。定期给启闭机室里的卷扬机进行日常维护,在运行中正确处理好发电、用水、灌溉、防洪等关系。

(3) 建立健全档案制度

档案管理主要是由人事管理、技术档案管理和物资备品备件及公用工器具管理组成。人事管理主要是建立职工的个人档案,根据每个职工的学历、培训经历及特长做到知人善任。及时办理各项职称评定、人事任免、待遇调整等,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技术档案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技术资料不因人员变动而混乱。负责人员在工作中认真收集整理归类各种设备的有关说明书、数据、图表等,以及维护检修过程中现场试验测量数据,并将其分类汇编归档,建立健全了文档查阅借阅制度。物资备品备件及公用工器具管理主要有:备品备件实行专管,并建立电子档案,便于查找及补充;备品备件的采购,由安全生产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材料管理人员负责整理确认,书面汇报站领导进行审批购买;备品备件采购到站后,须经材料保管人员进行验收入库;设备的领用要由使用人员签字履行领用手续;公用器具有专用位置,用后放回原位,交时交接清楚。

4 结语

中小水电站的管理应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及时地作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各种应变对策,从资源开发、利用出发,兼顾工农业发展的需要,拓展员工的工作能力,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发展,更好地发挥了电站的经济效益,使各发电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柏青.小型水电站老式机组的增容改造[J].浙江水利科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