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幼儿家园共建中的主题活动
作者:刘卫华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第01期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我园尝试开展了主题探索活动,即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与引导的一系列活动,试图用新的教育方法影响和教育幼儿。实践中我们发现,主题探索活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和参与。因此,我们把主题探索活动作为家园共建的新平台,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中来,使主题活动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一、介绍主题情况,设计家长信
为了让家长了解我们开展主题活动的意义,帮助幼儿一起收集资料,参与主题活动中的各类活动,在主题活动实施前,我们都会结合主题情况给家长写一封家园沟通的信。如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好吃的水果”前,我们给家长发了一封信。家长们收到信后,一般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特意买回各种不同的水果,以丰富孩子对水果的认识,这样就为我们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收集信息,发放调查表
主题活动开展初始,我们一般还发放调查表。调查表一方面能让老师了解幼儿对于主题内容已有的知识储备,以便能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另一方面,调查表的发放有助于家长理解主题活动的内涵。我们非常重视调查表的设计,力争让调查表发挥最大的作用。例如在“好吃的水果”调查表中,我们设有“宝宝爱吃的水果”“妈妈爱吃的水果”“爸爸爱吃的水果”等栏目,还有水果“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生长在哪里”等栏目。让幼儿在和爸爸、妈妈的共同填写中丰富对水果的认识,老师也从调查表中了解到幼儿的经验积累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水果娃娃的衣服”“我送水果娃娃回家”“水果品尝会”等活动。就这样,在幼儿、家长与老师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中,主题活动较好地开展起来。
三、交流信息,制作幼儿小档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把收集来的调查表展示在活动室内,制作主题网络,让幼儿在完成自己的调查表后,继续了解同伴的情况,形成生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我们认真为每位幼儿记录了小档案,向家庭展示课程实施过程,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变化,继续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实施中来。
我们还经常选取幼儿在园具有典型意义的表现,与家长沟通。在小班实施“好吃的水果”主题时,老师在宁宁小朋友的小档案中这样记录:
今天关工区活动时,宁宁在玩“我给水果娃娃穿花衣”的游戏,给苹果涂颜色。一边涂,还一边说:“苹果不是大红色的,我妈妈说,苹果要有点红又带点绿才好吃,大红色的苹果是假的!”再看看她涂的苹果,一半红,一半绿,中间交界的地方还带点过渡,还真挺好看的。 家长的反馈:
宁宁在家特别喜欢涂色,常常在纸上、墙上、书上涂色,有时甚至把自己也涂得五颜六色的。她最喜欢吃苹果,这段时间每天回来都要画一个苹果,先都是涂成火红色。后来,我就让她吃苹果时看看苹果是什么颜色的,比比什么颜色的苹果最好吃。我发现,她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更仔细了。
家长通过阅读幼儿小档案,真切感受到了孩子的发展,对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充满了信任感;老师则不断对家长的反馈和建议作出灵敏的反应,丰富和扩展主题活动,让家长感受到自身参与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贡献,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