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们的睡眠》健康活动设计

《我们的睡眠》健康活动设计

来源:九壹网
《我们的睡眠》健康活动设计

胡成英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年(卷),期】2015(000)022 【总页数】2页(P73-74) 【作 者】胡成英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幼儿园, 211200 【正文语种】中 文 课题:我们的睡眠 年级、学科:大班、健康 活动设计、执教教师:胡成英 所在学校:溧水区实验幼儿园 相关内容:健康活动——睡眠 教材版本:原创

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得睡觉,累了就需要睡觉,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理所当然。正因为如此,睡眠习惯的培养往往被人们忽视。《纲要》在健康领域对睡眠是这样要求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而《指南》也强调5—6岁幼儿“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很重要的。健康活动《我们的睡眠》中,教师通过白板课件的展示、幼儿与课件之间的互动以及师幼之间的交流,让幼儿感知睡眠对于人的重要性和如何提高睡眠的质量。

大班上学期幼儿对于睡眠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他们可能知道仰着睡是舒服的,但却不知道趴着睡的危害;他们知道睡着以后会不小心尿床但不知道睡着以后身体的一些状态;他们都知道睡觉会做梦,却不知道有一些坏的习惯会导致睡不好,甚至做噩梦。其实,这些关于睡眠的小常识都是需要牢记的,因为这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如果教师一味地说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特点,调动学习积极性,动静交替地开展健康活动,让他们学中有乐,乐中有“味”。

1.观察睡眠时人的几种常见状态,了解睡眠的小常识。 2.知道睡眠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身体。

第一条目标其实是想让学生看到一个关于睡眠的基本状态,从状态当中去寻找怎样做是对我们身体好的,怎样做会对身体不好,进而我们可以获得健康的睡眠。而第二条目标是从幼儿的情感上提出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睡眠,重视睡眠习惯的养成,毕竟睡眠对于每一个人的健康真的很重要。

重点:通过观察课件、运用已有经验,知道睡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通过白板课件的运用,让幼儿将平时的几种睡眠姿势回忆出来,并选择用图片组合出来,做到幼儿和课件之间互动,从而激发幼儿思考、巩固关于睡眠姿势的经验;教师通过做简单实验,让幼儿分析、整理后得出对身体好的睡姿并了解趴着睡和左侧睡的弊端。幼儿欣赏睡眠后人体的几种常见状态,并运用已有经验,讨论出睡好觉的方法,即了解睡眠小常识、知道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哪些。最后通过链接图片让孩子了解小动物们的睡眠,将健康的内容延伸至科学领域中去,增长孩子们的知识,养成正确的睡眠观。

1.导入活动:师:“图片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们晚上睡觉吗?”幼:观察课件、猜测(运用smart图片遮盖)。

2.通过课件感知到睡眠时人的几种基本状态,并了解睡眠小常识、懂得保护身体。 (1)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感知睡觉姿势,并了解仰睡和右侧卧睡的姿势是最正确的睡姿。师:“谁愿意告诉我们你平时是怎样睡觉的?将你睡觉的姿势摆放出来?”幼:根据自身经验,说一说平时的睡眠姿势,摆放出睡眠姿势。师:“你们觉得哪些睡姿对身体好哪些睡姿对身体不好?为什么?”幼:讨论、实验、验证、得出结果(运用smart无限克隆和组合)。

(2)感知睡眠时人的几种基本状态,探讨:为什么会做噩梦?师:“当你睡着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干什么呢?他为什么会做噩梦呢?”幼:交流互动以后,分享讨论结果(运用放大镜,放大睡着以后的身体状态)。

(3)讨论:怎样才能让我们少做噩梦、睡个好觉呢?幼:两两讨论,睡觉前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才能睡好觉?师:“所以我们小朋友不能看太刺激的东西,睡前也不能太兴奋,不能吃东西,还要注意选择正确的睡姿,准时睡觉,早点起床,做到早睡早起,这样我们才能睡个好觉!”(运用smart生成格式)。

(4)懂得保护身体,进一步强调睡眠的重要性。师:“不睡觉,可以吗?为什么?”幼:积极发言,说出想法。

3.活动延伸:你知道它们是怎样睡觉的吗?师:“大自然里除了我们会睡觉,小动物们也会睡觉,那你知道它们是怎样睡觉的吗?”幼: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发言。运用图片进行验证、总结(运用smart链接)。

1.教学目标反思:《纲要》在健康领域对睡眠是这样要求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而《指南》也强调5~6岁幼儿“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由此可见,在大班上学期开展健康活动《我们的睡眠》,以此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在健康活动《我们的睡眠》中,笔者主要设置了两条目标:观察睡眠时人的几种常见状态,了解睡眠的小常识;知道睡眠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身体。第一条目标的设定其实我是

想让孩子们看到一个关于睡眠的基本状态,从状态当中去寻找路径——怎样做是对我们身体好的,怎样做会对身体不好,进而我们可以获得健康的睡眠。而第二条目标,基于幼儿情感发展的考虑,目的是让幼儿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睡眠,重视睡眠习惯的养成。

2.教学过程反思:活动前半部分,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活跃的思维、踊跃地发言一直和我、和白板互动着,于是笔者心里暗自欣慰:活动进行得很顺利,这些孩子果然还是喜欢我设计的活动的。可往往事与愿违,当活动进行了一半,笔者打开图片“人睡着了以后身体会干什么”时,孩子们由于太想表达自己所看见的事物而你一言我一语,他们忘记了课堂的纪律,七嘴八舌,也不听我问的问题了,顿时,活动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幸好,笔者在预设中采用放大镜的做法令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眼睛死死地盯着放大镜突出的部位。就这样,课堂又恢复了原来既活跃又不失秩序的面貌了。第三部分,幼儿通过两两讨论“睡觉前不能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就能睡个好觉、少做噩梦呢?”得出的结论和我预设的结论总是少了一两条,其实在活动之前我没有对幼儿做任何的铺垫,由于是借班比赛,笔者也没有机会给幼儿做任何的调查表准备,于是课堂中出现的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幼儿们由于缺乏经验不能够讲述全面,笔者采用间接提问来提示他们。教师需要他们说出早睡早起,于是笔者就问他们:你们通常几点钟睡觉?又是几点钟起床的?如果我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可以吗?为什么?于是乎,幼儿们给出了我想要的回答:有的说“我一般9点睡觉,小孩子睡觉时间是9~10个小时”,还有的说“我早上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我要上学。”

每一个环节小结时笔者都注意和幼儿们共同小结,因为我觉得,如果是自己说出来的话、自己总结出来的道理总是能够轻而易举的记住的。

3.存在问题反思:《我们的睡眠》教学总用时28分钟,活动内容是他们感兴趣的、来源于他们生活中的。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们来说,信息量也不算大。然而,在

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小的问题:

⑴活动中,笔者运用了白板课件中无限克隆的技术,可在实际操作当中,由于动作不娴熟,图片总也拖不动。

⑵在调动幼儿积极性时,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地“纵容”幼儿。有些幼儿过于兴奋,笔者应该在关注全体的基础上关注个别,否则,个别很容易影响全体。 《指南》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作为一节健康活动,我们不仅要引导幼儿感知睡眠的重要性、了解睡眠的小常识,还要在活动当中引导幼儿表现出积极的状态和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信息

胡成英,本科,一级教师。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幼儿园,2112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