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作者:张亚宁 曹巍 王雪 夏冰 来源:《商情》2017年第29期
【摘要】我国全面教育的普及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民生活水平得以提升,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据很大的比重,因此各高校的入学率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大学教育已经实现了全民普及。但是,我们在欣喜之余,是否注意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高校应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和改善,国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都得到了很大的幸福感。但是,作为高校中的大学生而言,更多注重的是学科教育,而成为一名合格人才,不单单要求专业过硬,还有综合素质的要求。而当代的大学生在素质教育方面较薄弱,对于求学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失败、挫折及心理调适等种种问题无法正确地面对和解决,更不要谈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的可贵精神。因此,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当今,也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素质问题         (一)礼仪问题
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进入大学校园就可以放松些,从而把自己求学以来的不良学习习惯带入大学课堂。最典型和最让老师感到无奈的就是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曾经某高校的任课教师采取了上课前把学生的手机统一装在有分隔的布面收纳袋里,下课后学生各自拿回自己的手机。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手机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能享受它带给我们的便捷,但是又承受着它的副作用:近视、注意力分散、手损伤、手机依赖症。这不仅是对社会的考验,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考验。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备课更加充分化,扩充课堂知识量,使课堂变成强大的磁场吸引学生;另一方面,必须在心理层面上给予引导,特别是那些手机依赖的学生。在教学中,笔者会经常与学生交流,对于中国的古典文化了解多少?关于儒家传统的礼仪与道德方面的问题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例如部分学生“首孝悌”的理解就不透彻,有的学生在家对父母缺乏礼貌、自理能力较差、总抱怨父母等行为存在较多,更不用谈照顾小辈了。在这部分学生的观念里,个人主义是第一位的,还常伴有懒惰的情绪。         (二)心理问题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扎实是必须具备的,但是关系到今后是否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获得成功则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近些年,高校发生的大学生刑事犯罪事件,引起社会的关注,为高校教育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些案件中,有很多高学历的学生,因为与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之间(通常发生在舍友间)存在矛盾,而没有得到缓和而采取的极端做法,因此,曾经在各大贴吧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感谢舍友的不杀之恩”。这句话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悲哀的一面,宿舍矛盾一直存在于大学生活中,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的不同,舍友之间需要相互包容和妥协,但是当代的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遇到不快不懂得沟通与化解、不善于解决矛盾、而这些负面情绪就像火山一样,积累过多就会突然爆发,随之而来出现了极端的做法,甚至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在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专业课知识,能够在今后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但是心理与道德层面则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在课外,也应当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引导他们具备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做一个拥有正能量和内心强大的年轻人。         (三)适应能力
大学生离开自己的父母踏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就意味着要独自安排学习和生活。中学时代依赖父母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很多事情和状况都要自己面对:与老师、同学、舍友的关系需要处理、学习的困难、自我管理等。而具备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和自我成长。有些学生对大学生活很适应,很快投入到大学生的角色中,在班里担任学生干部,在系部担任学生会职务,自己的学习也很好,对于这样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展现出自我管理的超强能力,往往获得成功。但是,也存在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学习不努力、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日子得过且过、遇到难题经常抱怨而不想办法解决,这些都是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更多的磨练才能在今后步入社会后困难少些。毕竟,优秀的学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适应能力需要提高的方面。         二、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带到课堂中
针对学生在礼仪、心理及适应能力的情况,我院开设了关于礼仪、国学修养及创新就业方面的必修课程,自然地把传统文化及现代社交礼仪融合在一起。在这些素质类课程的学习中,既能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加深理解,又能在现代社交礼仪中展现自我的风采,需要与国外客户交往时,体现出不卑不亢的大国风范。让饱读诗书气自华的观念深入学生的观念,课堂的兴趣点多起来,学生自然就放下手机,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同时,各系部还掀起了汉字拼写与成语接龙比赛,与最近央视掀起的国学热相呼应。在诵读古书时,慢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课堂的角色扮演成语典故,能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成语的引申含义。学生演绎历史典故,从而理解古人深奥的人生与处世智慧,恰到好处地古为今用。古人的励志故事也更加激励了学生学习及生活的动力,课堂上引入案例,能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是多么重要,因此,除了情商的培养外,逆商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也尤为重要。
这几门课程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大学时光,完成这些课程的教学,能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质,使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顺利地适应工作,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具备很大的优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人单位会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大学生的求职和就业,顺利实现他们向社会人的转变。
2、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首先,老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其次,需要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大学的校园应该是充满正能量和学术气氛的场所;最后,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并且着三方应保持高度一致,不能出现表里不一的情况,这样的教育才能持久和起到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言传身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要保证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应当规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关于大学生的素质提高还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让我们从学校做起,共同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