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院前急救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

院前急救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蛇志Journal of SNAKE(Science&Nature) 2013年第25卷第3期Vo1.25 No.3,2013 院前急救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 白玉华 ,卢瑞红 ,邓红菊 ,谢义平 ,廖雪晴 ,谭宪湖。一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急诊科,广西南宁 530007;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麻醉科,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 目的 观察院前急救在脑卒中患者救治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05年1月 ̄2013年6月我院救治的脑卒中患者 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100例。观察组予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及护理效 果。 结果 观察组的致死率、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O.05)。 结论 院前急救 能降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院前急救;脑卒中;效果 [中圈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39(2013)03—0277—02 doi:10.3969/j.issn.1001—5639.2013.03.010 The application of prehospitai emergency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BAI Yu—hua ,LU Run-hong ,DENG Hong-j u ,XIE Yi—ping ,LIAO Xue-qin ,TAN Xian—hu。 (1.Department of Emergenc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07,China; 2.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o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were rescued during January 2005 tO June 2013.They were random- iz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n一100)and the controlgroup(n一100).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g treated by prehospital cerebral apoplexy nursing pathwa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rmal nursing proce— dure.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concerning the mortality,the disability rates and the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rat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oth lowered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both P<O.05)and the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both P <O.05). Conclusi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not only decrease the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rates of cerebral apo— plexy but also increase its satisfaction,and it deserves tO be popularized. Key wards:prehospital emergencytcerebral apoplexyteffect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 1.2方法(1)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流程:急诊登记 有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研究表明,脑卒中 由专人进行,接到电话后即安排急救车出诊,在出诊途中急 幸存者7O%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尽早进行有效的院 救人员通过与患者家属电话沟通,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病情评 前急救对降低致死率、致残率至关重要。我院自2005年1 估,如用药情况、病史、发病时间、患者的意识及肢体情况等。 月 ̄2013年6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规范的院前急救,效 同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病人家属进行简单的家庭急 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救,如静卧、不宜搬动患者、清理患者口腔呕吐物等。到达现 1资料与方法 场后急救人员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及必要的检查,迅 1.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1月~2013年6月救治脑卒 速做出判断,并进行GCS评分及紧急救治。GCS<8分者立 中患者200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 即采取抢救程序,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腔分泌物、吸 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确诊。其中男185 痰,必要时气管插管)、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原则是越早越 例,女15例;年龄40 ̄95岁,平均(56.6士13.2)岁。缺血性 好)、降血压、降颅压及头部局部降温;GCS>8分者立即转 脑卒中170例,出血性脑卒中3O例;道格拉斯评分(GCS):3 运。转运途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安全舒适的体位,并密切 ~13分,平均(6.8士2.1)分。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 观察患者病情,如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脉搏、血压、呼吸情 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GCS比 况,并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反流误吸;同时准确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快速执行医嘱,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预防感染等并发 **通迅作者:E—mail:txanxianhu66@163.corn 277 蛇志Journal of SNAKE(Science 8L Nature) 2013年第25卷第3期Vo1.25 No.3,2013 症发生。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应沉着、冷静,取得家属信任,并 适时地安慰患者及其家属;及时与院内联系,以便患者到达 人家属自行采取不正确的急救措施,如随意搬动患者、拍打、 喂水等[5]。指导家属正确配合急救,为患者能尽快人院治疗 争取了宝贵的时机。GCS评分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至关重 要L6],因此在院前急救现场进行GCS评分并采取有效的措 施有利于提升救治效果,降低致死率、致残率。同时在现场 及转运途中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护,必要时予降血压、甘露醇 降颅压及局部降温等措施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和出血的可 能。由于观察组患者得到了医务人员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精 心护理以及心理安慰,同时在转运途中及时与院内联系,使 患者人院后即能进行针对的检查及治疗,而取得了病人及家 后能及时进行分诊救治。(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护理 流程:接诊、挂号、分诊、病情评估、急救、缴费、检查、联系科 室、办理人院、转入病房[2]。即患者白行人院就诊,接诊医生 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及处理,安排患者进行必要的临床检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及患者满 意度。满意度包括满意、不满意两个选项,由患者意识清醒 后及其家属选择评价。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 理,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属的信任并获得更高的满意度。而常规的急诊护理拖沓繁 2结果 多,耽误救治时间,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O.05)。 两组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及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降低了 义(P<O.05),见表1。 致死率、致残率,缩短了诊疗时间,获得了更高的满意度,值 裹1两组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及满意度比较(n。%) 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E13王湘.脑卒中患者急诊护理过程及疗效观察[J].健康之路, 2013,12(1):198-199. 3讨论 E2-1王丽萍,郭春平.静脉溶栓治疗44例急性脑梗死的护理[J3.中 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178—179.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 E3]王利海,袁长海,李广元.我国脑卒中的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分 病,目前国内存活的脑卒中患者约2/3是永久的残废者口]。 析[J].医学与哲学,2006,27(9):4-7. 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展院前救治工作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 [4]刘向龙,岳红霞,杨玲.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程序[J]. 死率、致残率至关重要。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52—1553.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急救,院前急救能 [5]杨巧红,肖 丹,李冬娜,等.院前家庭急救对出血性脑卒中预 降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 后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10—412. 中,观察组医务人员院前指导病人家属进行简单的家庭急 [63李红.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 救,如静卧、不宜搬动患者、清理患者口腔呕吐物等,而非病 学学报,2010,30(7):1722—1723. 甲麻沙棘颗粒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杜连文,张书华 (辽宁省铁岭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辽宁铁岭112000) [摘要] 目的研究甲麻沙棘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甲麻沙棘颗粒剂沙棘中的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槲皮素在0.2~6.5 g・mlI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92 ,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1.44 (n一6)。 结论该法能有效分离槲皮素,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甲麻沙棘颗粒的质量控制。 [关■词] 甲麻沙棘颗粒剂;槲皮素}质量控制 [中圈分类号]R28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5639(2013)03一O278一o2 doi:10.3969/j.issn.1001—5639.2013.03.011 沙棘为胡颓子科植物(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成 为控制产品质量,我们以槲皮素作为定量的化合物_3],参照 熟果实,是蒙医的传统用药。具有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 《中国药典 ̄(2005版)二部及有关文献制定质量控制方法和 血散淤作用。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气管炎、气短胸闷等疾病 制备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麻沙棘颗粒剂沙棘中 的疗效确切。据文献报道,沙棘果汁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 的槲皮素含量,现报告如下。 质,如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及黄酮类化合物, 1仪器与试药 其中黄酮类成分已被鉴定的有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及 1.1仪器与试剂 Waters600、486紫外检测器(美国Biolyt- 其苷类等,多种维生素为维生素C、A、B。、B2、B1z、E等 ]。 ic公司),AG204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乙 2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