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2015版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好挚友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的:
1. 能主动参及音乐理论活动,体验友谊带来的欢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酷爱。
2. 能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可以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能清楚、精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sol、la3个音的音高感。
3. 专注地倾听《口哨及小狗》和《大白象》,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理论活动,对乐曲的段落改变做出较为精确的反响。
4. 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进一步稳固四分、八分节奏,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相识铝板琴,理解C大调mi、sol、la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感受童声齐唱,乐曲心情。
2. 精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 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
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教  师:钢琴、教学光盘
学  生:保持整齐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支配: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大白象 唱:两只小象
教学目的:
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倾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重点:感受童声齐唱
难点: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听赏《大白象》
1.简介歌曲的主题
2.听赏《大白象》
△完好倾听音乐,体会音乐的心情。
△复听音乐。提问: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再次完好倾听音乐,随着音乐仿照大象的动作,并用嗓音仿照大象的叫声。
四、唱《两只小象》
1.导入:小挚友们,刚刚我们相识了大象,那么大家相识它的孩子吗?教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听录音范唱,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困难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打掌掌》
音乐嬉戏:《打花巴掌》
认:铝板琴
教学目的:
1.能清楚、精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感。
2.相识铝板琴;能主动参及音乐理论活动,体验友谊带来的欢乐。
重点:精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难点: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相识铝板琴
1.小挚友们,教师今日给你介绍一位新挚友,出示铝板琴。
2.介绍它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
3.教师在铝板琴上演奏《打掌掌》
4.教师演奏的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呢?
四、学唱歌曲《打掌掌》
1.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困难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音乐嬉戏:打花巴掌
1.听示范录音
2.仿照练习
3.听音乐打花巴掌
4.学生在间奏的地方编创其他声势动作
5.进展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口哨及小狗 成长的踪迹
教学目的:
1.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进一步稳固四分、八分节奏,让学生初步体验两声部的音响效果。
重点:感受乐曲心情;
难点:在听的根底上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成长的踪迹
1.导入:今日教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挚友他们是谁呢?
2.听歌曲《打掌掌》
△稳固歌曲中Mi SOL LA音高。
△模唱旋律。
△听辨
四、观赏《口哨及小狗》
1.吹一吹:请会吹口哨的学生吹几声,让大家观赏
2.听一听:安静地《口哨及小狗》全曲
3.想一想:听玩之后有什么感觉?用什么样的色调可以表现自己的心情?
4.说一说: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小狗叫声有什么节奏特点?可以用怎样的符号或图形表示?
5.走一走:随着音乐表现主人及小狗漫步的情景,要求脚步及音乐节奏相吻合。
五、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妈妈的歌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的:
1.能心情饱满地投入到听、唱、动、认、评等音乐理论活动中,从中感受到母子间的关爱及温情,懂得敬重长辈、关切别人是美妙的品质。
2.能有表情的参及到摇篮曲的观赏、演唱、律动、伴奏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摇篮曲心情、力度、速度的特点,并较为精确地体验及表现。
3.乐于及同伴合作进展情景表演。理解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内涵,尝试借助歌词进展角色支配和动作设计,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及建议。
4.学惯用温柔、甜蜜的声音娴熟地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和《大树妈妈》,比照感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节拍特点。主动参及歌表演和为歌曲伴奏等综合音乐理论活动,表演要富有表情并符合歌曲心情特点。
5.稳固四分、八分、二分节奏感,并尝试创编两小节节奏为歌曲伴奏,或完成节奏接龙嬉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感受母爱,学会关切别人。
3. 打击乐演奏。
教学难点:
用动作表现情感。
教  师:钢琴、教学光盘
学  生:保持整齐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支配: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摇篮曲》
2.唱:《小宝宝睡着了》
3.打击乐演奏
教学目的
1.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合作实力有所进步,并能常识有特性的创建性活动。
2.学会用温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展表演。
重点难点:打击乐演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摇篮曲》(舒) 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乐曲的美丽意境。
2.用钢琴伴奏唱旋律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境?
3.各抒己见 感受音乐,熟识旋律
4.倾听歌曲,体验心情。
二、故事导入,学唱新歌
1.介绍歌词,突出“睡了”,“动了”,“不叫了”,“不飞了”
2.范唱。将学生带进安静安祥的气氛中去。
3.感受音乐
4.用轻轻拍手,拍腿的形式搭拍子。
5.用哼鸣跟随音乐,然后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6.扶植他们区分应当用哪种方式演唱最适宜。
7、师生接唱
三、打击乐演奏
1.学生探讨那些打击乐器合适为歌曲伴奏。
2.出示书中的节奏卡片。
3.学生分组按节奏徒手练习。
4.随音乐练习。
5.激励学生用其他的节奏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小乌鸦爱妈妈》
动:情景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到母爱的宏大,理解敬重长辈,关切别人是一种美德。
2.乐于参与歌表演、音乐嬉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
重点:体会到母爱 学会关切别人。
难点:用动作表现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观赏《小乌鸦爱妈妈》
1.组织探讨:妈妈用爱培育我们长大,我们准备用什么来回报妈妈的爱呢?
2.导入歌曲观赏。
3.倾听歌曲。
4.提问:歌曲里唱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5.复听歌曲。
四、情景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1.完好的地倾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2.提问:假如让你依据歌曲的心情和内容来表演,你会编一些什么样的动作?
3.学生探讨,可以自己创编也可以依据书中的插图编。
4.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
5.请各组学生轮番上台表演。
6.刚好的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唱《大树妈妈》
成长的踪迹
教学目的;
1.感悟到母亲的温情及慈祥,懂得敬重长辈、关爱别人是美妙的品质。 2.能娴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用自己宠爱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歌曲的心情。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四二拍的节奏韵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故事导入,学唱新歌
1.说说“大树妈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请小挚友都来扮演大树妈妈,一边做摇篮的动作,一边跟着教师用温柔的声音读歌词。
3.熟识歌词,体验八分休止符。
4.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5.分组创编,角色表演
分组合作编排歌表演
四、成长的踪迹
1.学生照着节奏谱奏一奏。
2.提问:你发觉了什么?
3.学生在树叶上填上自己创编的节奏。
小组探讨
4.选择适宜的打击乐进展练习演奏。
5.小组(个人)展示演奏。
6.互相评价。
五、课堂小结
篇二:2013版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备 课 本
科  目音乐
班  级  二(3)班
任课教师  李秀兰
第一单元  好挚友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的:
1. 能主动参及音乐理论活动,体验友谊带来的欢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酷爱。
2. 能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可以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能清楚、精确地模
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sol、la3个音的音高感。
3. 专注地倾听《口哨及小狗》和《大白象》,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理论活动,对乐曲的段落改变做出较为精确的反响。
4. 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进一步稳固四分、八分节奏,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相识铝板琴,理解C大调mi、sol、la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感受童声齐唱,乐曲心情。
2. 精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 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
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教  师:钢琴、教学光盘
学  生:保持整齐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支配: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大白象 唱:两只小象
教学目的:
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倾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重点:感受童声齐唱
难点: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听赏《大白象》
1.简介歌曲的主题
2.听赏《大白象》
△完好倾听音乐,体会音乐的心情。
△复听音乐。提问: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再次完好倾听音乐,随着音乐仿照大象的动作,并用嗓音仿照大象的叫声。
四、唱《两只小象》
1.导入:小挚友们,刚刚我们相识了大象,那么大家相识它的孩子吗?教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听录音范唱,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困难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打掌掌》
音乐嬉戏:《打花巴掌》
认:铝板琴
教学目的:
1.能清楚、精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感。
2.相识铝板琴;能主动参及音乐理论活动,体验友谊带来的欢乐。 重点:精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难点: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相识铝板琴
1.小挚友们,教师今日给你介绍一位新挚友,出示铝板琴。
2.介绍它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
3.教师在铝板琴上演奏《打掌掌》
4.教师演奏的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呢?
四、学唱歌曲《打掌掌》
1.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困难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音乐嬉戏:打花巴掌
1.听示范录音
2.仿照练习
3.听音乐打花巴掌
4.学生在间奏的地方编创其他声势动作
5.进展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口哨及小狗 成长的踪迹
教学目的:
1.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进一步稳固四分、八分节奏,让学生初步体验两声部的音响效果。心情;
难点:在听的根底上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成长的踪迹
1.导入:今日教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挚友他们是谁呢?
2.听歌曲《打掌掌》
△稳固歌曲中Mi SOL LA音高。
重点:感受乐曲 △模唱旋律。
△听辨
四、观赏《口哨及小狗》
1.吹一吹:请会吹口哨的学生吹几声,让大家观赏
2.听一听:安静地《口哨及小狗》全曲
3.想一想:听玩之后有什么感觉?用什么样的色调可以表现自己的心情?
4.说一说: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小狗叫声有什么节奏特点?可以用怎样的符号或图形表示?
5.走一走:随着音乐表现主人及小狗漫步的情景,要求脚步及音乐节奏相吻合。
五、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妈妈的歌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的:
1.能心情饱满地投入到听、唱、动、认、评等音乐理论活动中,从中感受到母子间的
关爱及温情,懂得敬重长辈、关切别人是美妙的品质。
2.能有表情的参及到摇篮曲的观赏、演唱、律动、伴奏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摇篮曲心情、力度、速度的特点,并较为精确地体验及表现。
3.乐于及同伴合作进展情景表演。理解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内涵,尝试借助歌词进展角色支配和动作设计,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及建议。
4.学惯用温柔、甜蜜的声音娴熟地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和《大树妈妈》,比照感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节拍特点。主动参及歌表演和为
歌曲伴奏等综合音乐理论活动,表演要富有表情并符合歌曲心情特点。
5.稳固四分、八分、二分节奏感,并尝试创编两小节节奏为歌曲伴奏,或完成节奏接龙嬉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感受母爱,学会关切别人。
3. 打击乐演奏。
教学难点:
用动作表现情感。
教  师:钢琴、教学光盘
学  生:保持整齐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支配: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摇篮曲》
2.唱:《小宝宝睡着了》
3.打击乐演奏
教学目的
1.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合作实力有所进步,并能常识有特性的创建性活动。
2.学会用温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展表演。  重点难点:打击乐演
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摇篮曲》(舒) 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也可以闭
篇三:苏少版二年级音乐教案新版
第一单元 《好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