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1: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 玫瑰的机会成本假如用运算机来表示的话,确实是用生产一定数量玫瑰的资源所能生产的运算机的数量。
概念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假如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商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那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以上分析: 假如每个国家能够出口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两国都能够从贸易中获益。 那是什么决定了比较优势呢?
单一要素经济
在单要素模型中,产品的供给是由相对价格与机会成本共同决定的。
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因此每小时工资率等于一个工人在1小时内制造的价值。奶酪部门的每小时工资率为
,而葡萄酒部门的每小时工资率为
。
,即则本国将专门生产奶酪。
上述关系显示,假如奶酪的相对价格(或 )
超过了它的机会成本
在没有贸易的情形下,本国不得不为自己生产这两种产品,则。
1、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2、 当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那么该国在生产
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3、 假设
和
4、 这意味着本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也确实是说和外国相比,本国在两
种产品的生产上效率更高。
5、 即使本国在两种产品上均具有绝对优势,互惠贸易也是由可能发生的。 6、 贸易模式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 7、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8、 假设
(2-2)
9、 这意味着本国用葡萄酒衡量的生产奶酪的机会成本小于外国。 10、 换而言之,本国奶酪的相对价格低于外国奶酪的相对价格。 11、 本国在奶酪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并将其出口到外国。 12、
国际贸易发生之后什么因素决定相对价格?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和收入分配】 在现实世界中,各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不同只能部分说明贸易的产生,贸易还反映了各国之间资源的差异。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The Heckscher-Ohlin theory: 强调资源差异是贸易的唯独源泉。 显示比较优势是受到以下因素阻碍: 要素禀赋( factor abundance ) (与国家有关)
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假如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K,劳动数量为L,则其相对要素禀赋为K/L。 要素密度(factor intensity )(与商品有关)
要素密度——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假如X产品生产所采纳的资本与劳动的投入比例是Kx/Lx,大于Y产品生产所采纳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Ly ,则成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度
在一个只生产两种产品的和只有两种生产要素的经济体中,粮食生产是土地密集型,这是由于在任何给定的工资-地租比率下,粮食的土地-劳动比率比棉布高。 TF/LF > TC/ LC
一、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 在生产要素供给不变的前提下,假如某一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名义酬劳和以这两种产品衡量的实际酬劳增加,而另一种要素的名义酬劳和以两种产品衡量的实际酬劳下降。 反之亦然。
关于本国来说,棉布相对价格的上升,意味着资源(劳动和土地)会由粮食生产部门转向棉布生产部门。
然而粮食生产部门是土地密集生产型,会开释出较少的劳动和较多的土地。
因而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过程中,关于劳动新的需求超过了其新的供给,在要素市场上,名义工资上升,名义地租下降。
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调整,劳动变得相对昂贵,土地变得相对廉价,每个部门的厂商都会调整其生产要素的使用比例,尽量使用廉价的土地替代昂贵的劳动。
因而,每个部门的土地-劳动比率都要高于工资上升之前的土地-劳动比率。
棉布相对与粮食价格PC/PF的增加将导致: 工人收入相关于土地所有者收入的增长,w/r。
棉布和粮食生产中的土地-劳动比率T/L增加, 并增加了用两种商品衡量的边际劳动产出。 通过提高以两种商品衡量的实际工资和降低以两种商品运算的实际租金,实际上提高了工人的购买力,降低土地所有者的购买力。
以棉布和粮食价格衡量的实际工资:以棉布和粮食价格衡量的实际地租:
二、资源与产出
如何决定资源的配置?
在棉布的相对价格和土地与劳动供给给定的情形下,能够讨论经济中的每种资源如何分配给每种产品的生产。
土地供给的增加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偏于粮食生产的方向扩张。
资源供给的变动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效应是明白得资源差异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关键。
一个国家生产本国相对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比较有效。
第二节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阻碍 一、相对价格和贸易模式 要素禀赋
本国和外国相比是劳动相对充裕的国家,外国则是土地相对充裕的国家: L/T > L*/ T*
假如美国拥有8000万工人和2亿英亩的土地,而英国拥有2000万工人和2000万英亩的土地,那么英国是劳动充裕的国家。
在本例中,本国的稀缺资源是土地,而外国是劳动。
当本国和外国发生贸易时,他们的相对价格会趋同,本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会上升,而外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会下降。 在本国,棉布相对价格的上升导致棉布产量的增加和相对消费量的下降,本国成为棉布的出
口国和粮食进口国。
相反的,外国棉布相对价格的下降导致其成为棉布的进口国和粮食的出口国。 【第五章 标准贸易模型】 第一节 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
标准贸易模型建立在以下四个重要关系的基础上: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关系  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  世界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对国家福利(national welfare)的阻碍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 假设:
每个国家都生产两种产品,粮食(F)和棉布(C)。
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差不多上一条平滑的曲线 (TT)。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社会实际产出的产品组合,它由棉布对粮食的相对价格PC/PF.决定。
我们能够用一系列等价值曲线( Isovalue lines)来表示产出价值。
二、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
社会消费的价值等于社会生产的价值:
同一条等价值线上生产点的选择取决于社会的消费倾向,这能够用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表示。
无差异曲线表示同一消费效用水平上棉布和粮食消费组合的轨迹。
假如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增加,社会消费选择将从D1 转移到 D2,由此产生两种效应: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从理论上说,收入效应比较大,当PC/PF上升时,两种产品的绝对消费量都会增加。然而棉布对粮食的相对消费量会下降,也确实是说棉布的相对需求会减少。
三、贸易条件改变对福利的阻碍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
 一个国家的福利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上升,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下降。
四、相对价格的确定
 假设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
本国出口棉布,贸易条件由PC/PF表示,生产的棉布和粮食的数量分别由QC 和 QF表示。 外国出口粮食,贸易条件由PF/PC表示,生产的棉布和粮食的数量分别由Q*C 和 Q*F表示。
五、经济增长: RS曲线的移动
别国的经济增长对本国来说有利依旧有弊呢?
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意味着为本国出口开创了更大的市场,有利于本国经济。
然而另一方面,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也许意味着本国出口产品将面对更加猛烈的竞争。 本国经济增长也是各有利弊:
一方面,本国生产能力的加强使本国能向世界市场出口更多的产品。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可能会以本国出口产品价格降低的形式转移到国外消费者手中而非本国所得。
六、经济增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然而带有偏向性。 经济增长可能由以下缘故导致: 一国资源的增加
一国利用资源效率的提高
七、相对供给和贸易条件
出口偏向型增长Export-biased growth
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 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但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 进口偏向型增长Import-biased growth
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进口产品。
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但世界其他国家会为此付出代价。
八、经济增长的国际阻碍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改善,而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偏向型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本国出口偏向型的贸易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减少增长带来的直截了当收益,本国的进口偏向型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并带来额外收益。
第三节 关税和出口补贴 *本节考试不直截了当考,然而与后面内容相关联* 关税和出口补贴将阻碍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
关税和出口补贴将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外部价格external prices)和国内市场价格(内部价格internal prices)分隔开来。 贸易条件指的是外部价格。
关税使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高于在国外的价格。 出口补贴则起到了鼓舞生产者出口的作用。
收取关税的结果是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然而关税对贸易条件的阻碍程度取决于制定关税的国家相关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小。 假如假如关税国是一个小国,那么它对世界相对需求和相对供给的阻碍就不大,从而可不能对相对价格有什么阻碍。
然而制定关税国是一个大国,关于世界相对价格的阻碍就会比较大。
出口补贴的阻碍
关税和出口补贴经常被当作是一类,事实上 ,它们关于贸易条件的阻碍却不一样。 出口补贴将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使外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假设本国向所有出口棉布的生产者提供相当于产品价值20%的出口补贴。这项补贴使本国国内棉布对粮食的相对价格上升20%。
棉布相对价格的上升是本国生产者生产更多的棉布,减少粮食的生产,消费者则相反。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本章不出大题* 第一节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概述
前面所讲到的比较优势模型假设规模酬劳不变和完全竞争。
规模酬劳不变指某个行业中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相应的增加一倍。
实际上,专门多行业在长期中都具有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的规模经济的特点。 当存在规模酬劳递增时:
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平均成本(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将下降。
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
规模经济能够分为外部(External)的和内部的(Internal)
外部规模经济:单位成本取决于行业的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在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样有许多相对较小的厂商构成,且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内部规模经济:单位成本的降低取决于单个厂商规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业规模。。 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形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外部和内部两种规模经济差不多上国际贸易的重要缘故。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理论
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特点 同行业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要紧厂商。
在消费者眼中,各家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区别的。
每个厂商都把自己看成价格的制定者(price setter)而不是价格的同意者(price taker) ,他们能
够通过阻碍价格来阻碍销量。
最简单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完全垄断(pure monopoly)。即整个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没有任何竞争。
一、垄断:简要复习
1、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厂商多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额外的收益。 边际收益总是低于价格,这意味着为了多销售以单位产品,厂商必须降低所有产品的价格(不仅仅是最后一个)。
边际收益曲线通常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
2、边际收益和价格Marginal Revenue and Price 边际收益总是低于价格
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两个因素:
厂商的销量。一个没有销售多少产品的厂商可不能由于消减这些产品的价格而缺失太大。 价格和边际收益之间的差距取决于需求曲线的斜率。假如需求曲线专门平缓,那么厂商只要略微降价就能够多售出一单位产品;相反,假如需求曲线比较陡峭,那么为了多销售1单位产品,垄断厂商不得不大幅降价。
3、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Average and Marginal Costs 平均成本等于总成本除以总产量
边际成本指厂商追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成本。
假如平均成本是产出的递减函数,那边际成本总是低于平均成本。
二、垄断竞争
(一)寡头垄断Oligopoly
通常内部规模经济产生于寡头垄断市场。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只有几家厂商,每家均大到足以阻碍价格,然而没有一家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同时厂商制定价格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反应,还要考虑竞争者的反应,在寡头之间的策略是相互依存的。
对寡头垄断的分析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课题,而垄断竞争相对容易分析。 (二)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在垄断竞争模型中,围绕着相互依存性的问题,有两个关键性的假设: 每个公司均能生产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产品,也确实是说它的顾客可不能由于微小的价格差别去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
每个厂商把竞争对手的价格作为既定价格,即它不考虑自己的价格对其他厂商的阻碍。
第三节 垄断竞争和贸易
垄断竞争模型能够用来说明贸易所导致的以下问题: 增加的市场规模Increased market size
从一体化市场中的获利Mutual gains from a integrated market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 行业间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一、市场规模扩大
二、从一体化市场中获利 (图见书121页)
三、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
假如制造品行业是个垄断竞争部门,世界贸易将由两部分组成: 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制造品和制造品的交换。 行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制造品和粮食的交换。
行业间贸易和行业内贸易的要紧区别在于: 行业间贸易反映出比较优势。
行业内贸易的模式是不可推测的,而行业间贸易却是由国家之间的内在差别所决定的。 行业内贸易和行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两国之间的相似性。
四、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 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
行业内贸易能够使各国从更大的市场规模中获益,因此从国际贸易中能够猎取额外的收益,且比从比较优势中猎取的要多。 一国通过从事行业内贸易,能够在减少自产商品花色的同时却增加国内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种类。由于自身商品种类的减少,一国能在更大规模上从事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行业内贸易发生的条件:
(1)各国相对要素供给较相似以至没有专门多的行业间贸易; (2)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专门重要,以至从规模经济和增加商品选择中得到的收益专门大。
第四节 倾销
一、价格鄙视Price discrimination :针对不同消费者而制定不同价格的行为称为价格鄙视。 二、倾销Dumping:厂商对其出口的产品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的价格行为。 三、倾销的成立需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不完全竞争的行业,如此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而并非同意者。 其次,市场必须被分割,即国内居民不能轻易回购出口产品。 *本图不考*
第五节 外部经济理论
当规模经济存在于行业内而不是单个厂商内部时,就被称为外部经济。
有三个因素能够说明什么缘故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 厂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Specialized suppliers)队伍的形成 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Labor market pooling) 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利于知识外溢(Knowledge spillovers) 一、专业化供应商
在专门多行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甚至于新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
然而单个的公司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服务需求市场来坚持众多供应商的生存。 但行业的地区集中却能够解决那个问题。大量的厂商集中在一起完全能够联合起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 这种现象在硅谷(Silicon Valley)专门明显。
依照研究说明,在硅谷工程师们离开原先的半导体公司并成立新的公司来生产一些资本产品、实验设备以及其他的原料和零部件。这些的设备和服务供应部门通过分散开发成本,把单个厂商从自己开发资本产品需要的巨额花费中解脱出来,促进了半导体行业连续形成与进展,同时强化了行业地区集中的趋势。 二、劳动力市场共享
厂商的集中能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制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那个市场不仅有利于厂商也有利于工人,因为厂商会较少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工人也会较少面对失业。 三、知识外溢
在高度创新的行业中,知识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关于富有制造性行业的成功及其关键的专业化知识来自于: 研究开发
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
个人之间信息和构想的非正式交流
当一种行业集中分布在一个相当小的地区时,这种知识的非正式扩散经常专门有效。因为行业的集中分布使得不同公司的职员能够自然的混杂在一起并自由的讨论技术话题。 四、外部经济和收益递增 外部经济理论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行业规模大的国家将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国家在该行业中更有效率。
换而言之,外部经济能够引起国家产业水平上的规模收益递增。 然而这意味着该行业会有一条向下倾斜的供给曲线:行业产出越大,厂商能够同时情愿销售其产品的价格就越低。
【第八章 贸易的工具】*本章重点(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 第一节 关税的差不多分析
关税指一国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动身,依照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赋。
依照关税的课征种类划分,要紧的关税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 进口税是一国进口商品时,由海关对本国进口商所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 进口附加税指一国海关对本国进口商进口商品时除征收一样关税外,依照某种目的加征的一
种关税。
过境税指一国对外国物资通过其关境和领土时所征收的关税。
出口税是一国海关在本国商品出口时,为保证本国市场供应或其他专门目的而征收的一种税。
除此之外,现代还选择通过非关税壁垒来爱护本国产业,如进口配额( Import quotas,对进口量的)和出口( Export restraints,对出口量的)。 一、供给、需求以及单一行业内贸易 假设:
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
两国都盛产小麦,且小麦在两国间的运输成本为零。 小麦在两国差不多上一个竞争性的行业。 没有贸易时本国小麦的价格高于外国。. 这意味着假如承诺贸易,贸易商会把小麦从外国运到本国,小麦的出口将使外国国内小麦的价格上升,本国国内小麦价格下降,直至二者的差别消逝为止。 想要确定世界的小麦价格和贸易量,我们先要定义: 本国进口需求曲线: 说明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本国情愿进口的最大数量,等于本国消费者的需求量超过本国生产者供给量的那一部分。
XM= D (P) – S(P) 外国出口供给曲线: 说明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外国情愿出口的最大数量,等于外国生产者供给量超过其消费者需求的部分。 XS = S*(P*) – D*(P*)
请注意:
一国的贸易条件指其出口商品的价格除以进口商品的价格。 而小国行为关于其贸易条件没有任何阻碍。
二、关税的阻碍 假设:
两个大国直截了当进行贸易。
本国对进口的每蒲式耳小麦征收2美元的关税。
三、衡量爱护程度
在贸易的分析中,了解其确实所提供的爱护专门重要。
一样我们能够通过比较关税征收后价格比自由贸易提高多少个百分点来衡量贸易的爱护程度。
然而,关税关于不同生产时期的某一产品可能会有及其不同的阻碍。 有效爱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
我们必须考虑关税对商品的最终价格和其对生产中投入成本的阻碍。 有效爱护指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部分价值受爱护的情形,因此爱护的程度必须以国内生产的增加值的提高来衡量。
有效爱护率:关税或其他贸易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
第二节 关税的成本和收益
关税能够提高一种商品在进口国的价格,降低该商品在出口国的价格。 价格变化的结果是:
进口国的消费者缺失,出口国消费者受益 进口国的生产者收益,出口国生产者缺失 通过征收关税获得收入
然而要衡量关税的成本和收益,依旧要借助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一、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在一次购买中他情愿支付的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它能够通过市场的需求曲线来推导。
从形状上看,它等于需求曲线以下价格以上的那块面积。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指在一次交易中生产者的实际所得和它意愿售价之间的差额。 它能够通过市场供给曲线推导。
从图形上看,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水平以下的那块面积。 二、衡量成本和收益
第三节 贸易的其他工具 一、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指对国内出口产品的公司和个人的支付。 当提供出口补贴是,出口商会尽量出口产品直到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的差额正好等于补贴额为止。
出口补贴也分为从量补贴和从价补贴。
出口补贴提高了出口国本国商品的价格,降低了这些产品在进口国的价格。 同时出口补贴使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欧盟的共同农业
欧洲农业(CPA)是用来保证欧洲农产品价格的一项措施。当农产品价格低于支持价格水平常,由欧盟来收购农产品以保证农民能卖出高价。 支持价格定得不仅高于自由贸以下的世界价格,而且高于没有进口时欧洲内部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为了防止这一吸引大规模的农产品进口,欧洲最初仍通过关税来排除农产品价格与世界价格之间的差额。
然而自70年代以来,欧盟制定的支持价格差不多高到使欧洲那个原本在自由贸易时进口大部分农产品的地点产出了过剩的农产品。
其结果是到1985年底,欧洲各国差不多储存了78万吨牛肉,120万吨黄油和1200万吨的小麦。
为了幸免无的储备增长,欧盟转而采纳出口补贴的来排除生产过剩。
二、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指的是对可能进口的商品实行直截了当的进口。 这种通常以向一些个人和公司颁发进口许可证来得到实现。
有些国家会将某些外国商品在国内的销售权直截了当给予出口国的。 进口配额会抬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当进口被时,赶忙显现的结果确实是在初始价位上,国内需求超过国内供给和进口之和,因此价格不断上升直到市场达到均衡时为止。 进口配额和关税之间的差别在于没有了收入。当采纳进口配额时,先前采纳关税时猎取的那部分收益被持进口许可证的个人和公司瓜分。
许可证持有者能够从外国购买进口品并在国内以高价出售,他们获得的利润确实是配额租金。
【第九章 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不出大题* 二、反对自由贸易的社会福利依据
积极的贸易有时也能增进国家的整体福利。 两种反对自由贸易的理论:
关税的贸易条件改善论The terms of trade argument for a tariff 国内市场失灵论The domestic market failure
1、关税的贸易条件改善论
关于一个能够通过贸易阻碍世界价格的大国而言 ,关税能够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从而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这一收益必须抵补剔除关税带来的成本,因为它扭曲了生产和消费的动因。 在某些情形下,贸易条件改善的收益可能会超过其成本。 因此,对大国而言,自由贸易未必是最优。
最优关税率
最优关税率能够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最优关税率总是正值但小于使人们不再进口的禁止性关税率. 小国的最优关税率为零,因为关税不能改变小国的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改善论认为对出口部门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呢? 出口补贴使贸易条件恶化而明显减少社会福利。 因此,对出口部门的最优必定是实行负补贴,即通过对出口产品征税来提高其出口价格。(地中海地区的石油输出国)
与最优关税率一样,最优出口税率也总是正值但小于使人们不愿再进口的禁止性出口税率。
2、反对自由贸易的国内市场失灵论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可能没有正确衡量社会成本和收益。 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忽视了国内市场失灵方面,例如: 劳动力的失业或未充分就业
新兴的或不断革新的行业可能显现技术外溢 环境问题
增加该产品的生产可能会产生边际社会收益,而用生产者剩余的衡量方法却不能反映这一额外收益。
国内市场失灵论实际上是经济学中所说的次优理论的特例。 该理论认为在任何一个市场上,只有所有其他市场都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实施自由放任才是最理想的。 假如不是如此的话,干预造成的某一市场鼓舞机制的扭曲可能能够通过抵消其他市场失灵的结果而增加社会福利。
3、市场失灵论有多大说服力? 有两种观点能够为自由贸易辩护:
国内市场的失灵,应由直截了当针对问题根源的国内来修正. 例如: 在解决与生产相关的市场失灵时,国内补贴比关税更有用. 无法对市场失灵进行充分的诊断并开除对症的药方.
例如: 通过关税爱护都市的工业部门能够使失业工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会产生社会收益,但也会刺激人口向都市大量流淌,从而在事实上造成更多的失业.
三、收入分配和贸易
在现实中,贸易总是被收入分配所左右。 个人利益或多或少的反映在的目标中。
在一些模型中,目标被假设为追求最大的政治成功,而非抽象地衡量的社会福利。
1、选举竞争 Electoral Competition
政治学家认为参加竞选的各党派总是努力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因此是由各党派之间的竞争决定的.
2、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
这种方法视政治行为是一种利众的行为。
例如, 只需要一些公司花费要求征收关税的游说成本,就能够通过关税来爱护整个产业内的所有公司。
那些尽管在总体上缺失庞大,然而任何个人的缺失都专门小的可不能遭到有效的反对。 规模较小的群体或组织良好的团体容易得到爱护。
3、政治决策过程模型Modeling the Political Process
利益集团依照可能采取的来提供政治捐款“购买”。
4、谁得到了爱护? Who Gets Protected? 在发达国家,大部分爱护集中在两个部门: 农业
农民通常差不多上一个组织良好和具有强大政治阻碍力的群体,一直能从美国得到相当好的有效爱护。 服装业
纺织品和服装都受到的有力爱护. 那个部门需要专门少的技术工人,而且组织性强。 今后两个部门的爱护程度都将减少(由于国际贸易谈判)
四、国际谈判与贸易
1、谈判的优点The Advantages of Negotiation
什么缘故降低关税作为多边协定的一部分比作为一种单边要容易许多,因为 : 相互协定有助于调动对自由贸易的支持。
通过谈判达成贸易协定有助于各国幸免卷入具有强大破坏力的贸易战。
在表 9-3中, 各国都会选择爱护贸易.
即使各国单独行动时采取爱护都会使缺失更小,但假如两国都选择自由贸易则会使各自的收益更大.
在博弈论中,这种情形确实是所谓的囚徒逆境。 日本和美国有必要达成一项协议来坚持自由贸易。
2、国际贸易协定的简短历史 International Trade Agreements: A Brief History
国际合作削减关税作为一项贸易的历史能够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斯穆特—霍利法案)。
战后以来的多边关税削减差不多上在1947年签定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框架下进行的。 现在被称为世界贸易组织 (WTO)。
GATT-WTO 体系是一个具有指导国际贸易的一整套准则的合法组织。
GATT-WTO 对贸易的要紧约束: 出口补贴 (农产品例外)
进口配额 (除非进口产品有可能导致“市场瓦解”)
关税(征收任何新的关税或者提高税率都必须通过对其他关税的削减来加以抵消,以补偿受到阻碍的出口国缺失)
贸易谈判回合
专门多国家聚在一起,就能够使贸易自由化的关税削减和其他措施进行谈判。
自从1947年,差不多进行了8轮回合的谈判:
其中前五个采取的是与双边协定“并行”的形式 (例如,德国与意大利和法国建立的)。 第六个多边贸易协定,即闻名的肯尼迪回合,在1967年签署: 该协定使要紧的工业化国家除一些专门行业的关税保持不变以外,其他所有关税一律削减了50%.
就整体而言,肯尼迪回合把平均关税率降低了35%
所谓的东京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在1979年终止)达成以下协定: 削减关税
建立了一个致力于操纵非关税壁垒(如自愿出口)扩散的新条款。 第八轮谈判,即乌拉圭回合终于在1994年完成。
3、乌拉圭回合谈判The Uruguay Round 它的重要结果是: 贸易自由化:
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将消减40%,平均关税从6.3%下降到3.9%。
农产品出口国在6年内削减补贴总额的36%,占补贴出口总量的21%,而日本如此使用进口配额爱护农业的国家被要求用关税取代配额,而且关税在今后不可上升。
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逐步淡化《多种纤维协定》 行政改革-制定新的采购规则
4、贸易自由化Trade Liberalization 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率将削减40%
更为重要的是,在农业和服装两个重要的部门,贸易自由化推进了一大步。
5、从 GATT 到 WTO
围绕乌拉圭回合谈判,公众注意力的专门大一部分集中在所产生的一个新的机构WTO。 GATT和WTO有什么区别?
GATT 是一个临时协定, WTO 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
GATT 仅适用于物资贸易, WTO还适用于服务贸易(GATS)和国际知识产权. WTO 包含一套新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尽快解决成员国之间的争端.
6、收益和成本Benefits and Costs
对乌拉圭回合的经济阻碍的估量是专门困难的。
然而, 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经济合作与进展组织发表的两份报告指出,一旦协定完全生效,世界经济整体每年的收益将超过2000亿美元。 专门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一数字被低估了。
一些相对集中的组织良好的利益团体将承担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代价,然而宽敞分散的人口将享受其带来的庞大收益.。
7、特惠贸易协定Preferential Trading Agreements 一些国家签订特惠贸易协定,依照这些协定,签约国家相互之间的关税低于从非签约国进口同样商品的关税。
在GATT-WTO体系下, 按照被称为“最惠国待遇”(MFN)的非鄙视性原则, 禁止这类特惠贸易协定。
假如特惠贸易协定能促成签约国之间的自由贸易,那么关贸总协定就承诺它的存在.
WTO成员国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建立彼此之间的自由贸易:
建立自由贸易区,几个签约国之间互免关税,但各国制定对其他非签约国的关税。 例如: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建立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进行自由贸易,但各国必须统一对外关税率。 例如: 欧洲联盟则是一个完全的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是一个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淌(专门是劳动力)。 特惠贸易协定好吗?
这取决于它是要紧导致贸易制造依旧贸易转移成效. 贸易制造 Trade creation
特惠贸易协定的建立会导致国内高成本的生产被来自其他成员国的低成本进口所取代,这即为贸易制造成效。
贸易转移 Trade diversion
特惠贸易协定的建立会导致来自非成员国的低成本的进口被来自成员国高成本的进口所取代,这即为贸易转移成效。
【第十三章 汇率与外汇市场:资产方法】*本章不考大题* 三、外汇资产需求
阻碍银行外汇存款需求的因素与阻碍其他资产的因素是一样的,其中最要紧的因素是对存款以后价值的评判。
外汇存款的以后价值取决于两个因素: 这种外汇存款的利率;
相关于其他货币,该货币的预期汇率变动。
1、资产与资产收益Assets and Asset Returns 资产收益定义Defining Asset Returns
通过一定时期价值增值的百分比。 The percentage increase in value an asset offers over some time period
是否购入一项资产,往往取决于预期收益率,即资产的预期价值和目前购买这一资产所支付价格之间差额的百分比。
实际收益率The Real Rate of Return
更确切的说,在决定是否购入一项资产时,所依据的是预期实际收益率。
实际收益率衡量的是储蓄者舍弃当前消费而能在以后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量。
2、风险与流淌性Risk and Liquidity
除了收益之外,储蓄者要紧关怀资产在两方面的特点: 风险Risk
给储蓄者财宝造成的不确定性The variability it contributes to savers’ wealth. 流淌性Liquidity
便于流淌和交换其他商品The ease with which it can be sold or exchanged for goods.
3、利率Interest Rates
为了比较不同货币的存款收益,市场参与者需要两方面的信息 存款的货币价值将如何改变-利率变化 汇率变动
2、汇率和资产收益Exchange Rates and Asset Returns 在外汇市场上交易的各种货币存款的收益,取决于利率和预期汇率的变动。为了决定是用欧元存款依旧用美元存款,就必须运算出以欧元存款的美元收益。
4、外汇市场的收益、风险和流淌性Return,
Risk, and Liquidity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对外汇资产的需求,不仅取决于收益,也取决于风险和流淌性 对与外汇市场风险的重要性,经济学家们没有达成共识。
大多数进行国际贸易的市场参与者都可能会受到流淌性因素的阻碍。 与国际贸易相联系的支付活动仅占外汇交易总量的专门小一部分 因此,我们能够忽略持有外汇的流淌性动机。
四、外汇市场均衡
1、利率平价:差不多均衡条件 *重要*
当所有的货币存款都提供相同的预期收益率时,外汇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利率平价条件
用相同货币衡量的任意两种货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相等。 这一条件意味着,外汇存款的潜在持有者,把所有的外汇存款都视为有同等意愿持有的资产。当满足如下条件时,预期收益率相等:
13、 当前汇率变动如何阻碍预期收益
本国货币的贬值会降低外汇存款的预期本币收益率。 本币的升值会使外汇存款的预期本币收益率上升。
假设预期美元/欧元汇率和利率不变,本国货币的贬值会降低外汇存款的预期本币收益率;反之,本币升值在其他情形相同时会使外汇存款的预期本币收益率上升。 即当前美元的贬值,意味着美元只需再有一个较小幅度的贬值,就能够达到任何给定的预期水平。
3、均衡汇率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汇率总是在不断调整以坚持利率平价。
五、利率、预期与均衡
1、利率变动对当前汇率的阻碍
一种货币存款利率上升,使该种货币相对外国货币升值。 美元利率上升使美元相对欧元升值。 欧元利率上升使美元相对欧元贬值。
2、预期变动对目前汇率的阻碍
预期的汇率上升使当前的汇率上升。 预期的汇率下降使当前的汇率下降。
【第十四章 货币、利率与汇率】 阻碍货币需求的三个因素: 1、预期收益
利率衡量了持有货币,而非支付市场利率的非货币资产机会成本。 利率上升使持有货币的成本上升并引起货币需求下降。 2、风险
持有货币存在风险。
未预期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会降低用消费品衡量的货币价值。
风险的变化不一定会造成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减少。
任何持有货币的风险变动会使持有债券的风险也产生同样的变动。 3、流淌性
持有货币的要紧好处在于它的流淌性。
家庭和企业持有的货币,是能够支付日常购买的便利手段。 家庭和企业的平均交易价值量的上升,会使货币需求增加。
三、货币总需求 1、货币总需求
经济中所有家庭和企业对货币总的需求。 决定货币总需求的三个要紧因素: 利率:利率上升,降低货币需求。 价格水平:价格上升,提高货币需求。
实际国民收入:实际国民收入增加,提高货币需求。
货币总需求能够表示为: Md = P × L(R,Y)
其中:P 是价格水平,Y 是实际GNP,L(R,Y) 是实际货币总需求 关系式(14-1) 也能够表示为:Md/P = L(R,Y)
三、均衡利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相互作用 1、货币市场均衡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s=Md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能够以实际货币需求来表示: Ms/P = L(R,Y)
2、利率和货币供给
当价格水平和产出一定时,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下降)使利率下降(上升)。 当价格水平一定时,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的阻碍如图 14-4所示。 3、产出与利率
当价格水平和货币供给一定时,实际产出的增加(减少)使利率上升(下降)。 图 14-5 说明,当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一定时,产出水平增加对利率的阻碍。
三、短期货币供给与汇率
短期分析:价格水平与实际产出不变
长期分析:价格水平完全调整同时各生产要素均被充分利用 1、把货币、利率和汇率联系起来
美国的货币市场决定美元的利率,美元利率则阻碍坚持利率平价的汇率。 图14-6 强调美国货币市场(下面部分)与外汇市场(上面部分)的联系。
2、美国货币供给与美元/欧元汇率
当美联储改变美元货币供给时,美元/欧元汇率将如何变化?
一国货币供给的增加(减少)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升值)
欧洲货币供给与美元/欧元汇率
欧洲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欧元的贬值(也确实是说,美元的升值,或美元/欧元汇率的下降)。 欧洲货币供给的减少导致欧元的升值(也确实是说,美元的贬值,或美元/欧元汇率的上升)。 欧洲货币供给的变动并没有对美国货币市场的均衡产生阻碍。
四、长期货币、价格水平和汇率
1、长期均衡
价格能够充分变动,同时能够迅速调整以保持充分就业。 2、货币与货币价格
货币市场均衡 (等式 14-4) 能够通过调整来表示长期均衡价格水平: P = Ms/L(R,Y) 一国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该国价格水平同比例提高。 3、货币供给变动的长期阻碍
货币供给的变动对长期利率或实际产出没有阻碍。 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增加将使价格水平长期相应增加。
那个推测是基于货币市场均衡等式: Ms/P = L 或 P = Ms/L. 那个条件说明 P/P = Ms/Ms - L/L.
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增长率减货币需求增长率。 关于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的实证研究
在一些典型的国家,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的长期变动显示了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4、长期中的货币与汇率
一国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增加(减少),使该国货币相关于外国货币在长期内产生相同比例的贬值(升值)。
1、短期价格刚性(粘性)与长期价格灵活性 图14-11反映了这种短期价格刚性(粘性)。
货币供给的变动产生对需求和成本的压力,最终使以后的价格水平上升,这些压力要紧来自于三个方面:
对产出和劳动的过度需求、通货膨胀的预期、原材料价格 2、永久性货币供给变动与汇率
美元/欧元汇率美国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增加如何样调整? 图14-12 显示了美国货币供给增加在短期和长期利的阻碍。
3、汇率超调
当汇率关于货币波动的即刻反映超过了长期反映时我们称之为汇率超调。 它有助于说明什么缘故汇率的日常波动能够有如此之大。
汇率超调是短期价格水平刚性和利率平稳条件的直截了当后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