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          )最先提出
A、       B 、周恩来      C、乔冠华
2、在我国外交上,确定“真正的不结盟”战略的是(             )  A、        B、      C、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
A、国家主权平等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4、我国对外的立足点是(            ):
A、自主     B、发展与大国关系  C、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5、威胁世界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
A、贫穷       B、水资源缺乏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          )
A、和平与发展    B 、 霸权主义        C、第三世界            7、中国外交的宗旨是 (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反对霸权主义     C、实现人类的         8、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是(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C、实现人类的     9、1974年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他指出,亚洲除了(         ),都是第三世界。
A、日本    B、中国    C、韩国
10、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关键因素是   (           )  A、军事力量    B、经济技术    C、政治力量
11、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的流动。        A、资本    B、人才    C、货物
12、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的保护责任,主要还是由( )来承担的     A、大国      B、主权国家的   C、国际组织
13、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坚持的外交工作布局是:        A、大国是首要,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B、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C、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首要,周边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14、 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         )
A、和平 B、发展 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15、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和最重要原则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6、我国对外的根本原则是(     )
A、和平共处 B、不干涉他国内政 C、自主 D、发展经济  17、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
A、差距 B、 C、宗教问题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8、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是(    )
A、大家庭方式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集团政治方式 D、势力范围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E、和平共处
2、坚持自主的和平外交包含着哪些内容(     )
A、反对霸权主义 B、维护世界和平 C、自主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不太平。这是因为(   ) A、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B、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D、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  E、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
4、当今维护世界和平的途径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开展和平运动,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C、中国率先无条件、单方面裁减军务    D、发展不结盟运动 E、警惕纳粹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和发展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坚持自主的和平外交 ? 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3、简述我国外交工作的布局。
4、简述我国自主和平外交的基本原则。   5、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
1、试述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中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作用。 2、我国自主的和平外交有哪些具体内容?
3、如何实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4、如何正确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五、材料分析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原则为,保障本国、自主和领土主权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7章第54条,1949年9月29日。
材料Ⅱ:
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载2005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请回答:
(1)简述中国建国以来一直奉行的对外及其奉行这一外交的意义。 (2)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 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答案:
1、B   2、B   3、A   4、C   5、C   6、A   7、A   8、B   9、A   10、A  11、A   12、B   13、B  14、 B  1 5、 A  16、 C   17、D   18、B 二、多选题答案:
1、ABCDE    2、ABCD   3、ABCD   4、ABDE 三、简答题参:
1、为什么要坚持自主的和平外交 ?
答:(1) 坚持自主的和平外交,确保自己的国家主权。(2) 维持国家安
全和社会主义制度。(3)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  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答:(1)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
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2)经济全球化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3、简述我国外交工作的布局。 答:(1)大国是关键;(2)周边是首要;(3)发展中国家是基础;(4)多边是舞
台;(5)政党、组织交流是补充。
4、简述我国自主和平外交的基本原则。 答:(1)坚持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5、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1)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 互不侵犯;(3) 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利;(5) 和平共处。   四、论述题参:
1、试述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中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作用。 答:(1)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指国际社会中的各国处理彼此关系的原则、手段和相应保障机制的总和。它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内容。 (2) 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① 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② 是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世界经济的需要。③ 是发展中国家早日走上富强之路的需要。 (3) 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在世界政治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大国,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离不开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不久将会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世界的进步与繁荣离不开中国。  2、我国自主的和平外交有哪些具体内容?
答:自主是我国对外的根本原则。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的不允许任何外来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新中国成立后,以为首的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制定了自主的和平外交,在新的历史时期,
更加强调在发展对外关系中坚持自主原则,并赋予了新的内容。首先,发展对外关系必须以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其次,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
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进一步发展了关于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赋予了我国和平外交以新的内容:首先,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其次,争取和平的环境搞现代化;其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如何实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答: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也约束自己永不称霸。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由于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不同,世界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同发展。要在国际事务中提倡和贯彻民主原则,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和谐世界应该: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4、如何正确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答: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从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矛盾中,抓住制约、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现在虽然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但是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所以,和平问题是一个事关全人类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发展问题所以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核心,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差距扩大。如果南北问题得不到解决,如果不能建立起平等的国际新秩序,那么整个世界经济就难以形成良性发展。所以,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冲突和战争仍时起时伏;不合理、不公
正的国际政治旧秩序并没有改变。因此,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五、材料分析题参: 答:要点:
(1)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意义:这一使我国的国际交往越来越广泛,国际声望不断提高,这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它也十分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和发展。
(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联合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正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如何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