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重点:掌握人物描写、分析法,识记实词,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背诵默写该诗。2、过程与方法:重点:多读自赏自解,感悟诗意诗人心。体会本诗叙事和抒情结合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难点:感受卖炭翁可怜遭遇,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过程)★引入:在盛唐时期,曾先后涌现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其中,最接地气的,当属白居易,为会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连老婆婆都能听懂,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诗最能反映民生疾苦,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这位大诗人----白居易。一、作者简介——白居易:(观看作者简介短片)(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人称诗魔。著有《白氏长庆集》,其中《新乐府》最有名。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白居易的《卖炭翁》这首诗!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二、创作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是在元和初年(唐宪宗年号,806—820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找同学朗读一下古诗原文,举手?抽号)。下一步齐读古诗。★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边欣赏古诗朗诵,边观看动画来了解一下《卖炭翁》说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三、教学内容:原文:(观看视频教学)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紧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下古诗译文动画!(观看视频教学视频)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欣赏完动画之后,来玩一个古诗朗读的游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通过抽号方式,抽取学生,谁读的最有感情,颁发奖品!★接下来进入互动教学:翻看课本,分组讨论,从诗文当中找出以下句子。(采用抽号软件,抽取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诗词注释(方便学生查看):
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⑸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⑹可怜:使人怜悯。⑺愿:希望。⑻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⑼困:困倦,疲乏。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⒀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⒁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⒃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⒄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⒅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抽取学生回答问题)1、找出描写外貌特征句子;-----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找出心理描写句子;(老翁复杂矛盾心里的句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古诗赏析部分!
四、古诗赏析
★用“一尺雪”、“碾冰辙”侧面描述陪衬“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衣正单”正面描述。表现卖炭翁生活难上加难,可怜之状着实令人同情。用“心忧炭贱愿天寒”反衬“身上衣裳口中食,身上衣正单”,衬出了卖炭翁炽烈的希望之火,只有天寒,炭价才能可观。用“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炭之多之重、价钱之少反衬“宫市”残酷的掠夺本性。“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做外观对比,突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悬殊。名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用一段:描写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的艰辛及目的。二段:描写卖炭翁卖炭被宫使抢夺走。(卖炭遇宫使,炭被夺走。)诗词特色:1、人物描写等画面生动。2、灵活运用衬托、反衬、对比手法。(难点)(需要细细回味)五、(中心思想):(这是一首叙事诗),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课堂小结部分,让我们通过再次欣赏《卖炭翁》的微课视频,来一起回顾下今天的教学内容!
(播放微课视频)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本节课的最后,给同学们部署一个作业。六、部署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诗(重点名句),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改编成一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