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敏感性是记者生存的“利器’’ 网络时代赋予了社会更为广阔的环境,也将新闻 从业推入更为迅捷的舞台,各类咨询庞杂交汇,新闻触角 进一步延伸,身处海量的信息时代,对职业新闻工作者也 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不仅要懂得甄别的新闻源,也需 要具备更强的新闻敏感性,这是记者生存的“利器”。 选角度是新闻敏感性重要体现 角度,是看新闻的出发点。任何新闻的存在都有自己 的方式,而通过不同侧重点去审视、去观察,却会有全新 的发现.这不仅体现在新闻本身的复杂性,更决定于新闻 记者对新闻认识和理解的深度、广度上。要实现这些,需 要新闻记者不断的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分 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意愿 和呼声,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新闻的敏感性,才能选出好的 角度,提炼出更有价值的新闻。角度选得好,可以让看似 相同的新闻变得更加厚重,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更多内涵, 其决定着一篇新闻报道的优劣。 新闻角度是记者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 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是记者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 新闻事实的立足点,不同的站位可表达出别具风格的报道 形式。 新闻角度可以分为主题角度、取材角度和表现角度, 其中主题角度是新闻报道中能否突出核心的重点,由于其 表达着报道内容的中心观点和中心思想,也贯穿于整个采 访的始终。一名经验丰富的新闻从业者,在采访之初就会 先行找准自己想突出的新闻角度,通过有针对性的采访, 最终实现报道和方向的有机统一。 例如:同样为短消息报道,2013年河北省就一年来 缉毒情况对外实施发布。某报以“河北一年破获毒品刑事 案件1084起”为题.对河北打击毒品犯罪情况进行 了平铺直叙的报道,首段原文为“去年7月至今,河北共 破获各类毒品刑事案件1084起。缴获各类毒品折合海洛 因404.65千克,目前全省上网登记吸毒人员总数18819 入。”;而在同题报道中, 《河北工人报》则以“警方借 ‘鹰眼’无人机拿下俩涉毒嫌疑人”为题,突出重点的关 注了利用无人机航拍新举措。首段原文为“承德市利用 ‘鹰眼’警用无人机对全市27个非法种植罂粟重点乡镇的 山区、林区进行航拍120余架次,航测面积420余平方公 里,对发现的非法种植地块全部铲除,利用无人机取证直 接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6月3日,记者从省禁毒办获 悉,我省警方已借助无人机航测技术,基本实现对非法种 囫2013年第5期 口段华鹏 植重点地区的全覆盖航测。” 作为同题消息,两家报社侧重角度不同,相比而言, 后者通过挖掘素材报道更有新意,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和兴趣。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需要不断创新思维,选择 富有新意的新闻角度,更需要从受众出发,撇开公文式套 话、官话,最终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 实际操作中.新闻角度的选择与从业者的认识水平和 新闻敏感性等主观因素密不可分。发现和挖掘新闻的能 力,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体现着记者的业务能力和政 治水平。有了善于捕捉新闻的本领,从业者才能在看似常 态的新闻之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准确地找到具有新闻价 值的报道核心。优秀的新闻从业者善于学会多角度观察, 从中选择更为贴切的角度报道新闻。而这一过程最终离不 开从业者潜心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 新闻敏感性是记者成功的关键 新闻之新,在于它的个别性而非一般性。新闻最显著 的特点是不同于理论,新闻从业者应该能务实敏锐地去感 受新闻报道的内涵,更多地侧重于报道对象所包含的个别 性、特殊性、具体性。 新闻无时不在发生, 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元素,优秀 的新闻从业者在面对新闻的准确与客观、正确与公正之 间,必须学会权衡地取舍。而在此前提下,具备“新闻敏 感性”也成了区分优秀记者与普通记者的一种能力,而具 备了这种能力,就可以在给定的时间下,准确地运用 自己的判断去把握和呈现报道对象在无数可能的个别、特 殊、具体当中最需要披露给公众的那些信息,从中来权衡 细节实施取舍。要想形成这种判断力,也要求新闻从业者 对其所处的特定社会演化过程的整体性质有足够而细微的 感悟。 新闻敏感性源于从业者自身修行,要求从业者具备穿 透性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准确判断,迅速捕捉 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具备新闻敏感性的从业者,能从 小事中抓到大新闻。当前新闻从业,已经不是单单就新闻 而做新闻,新闻从业者应满足公众知情权.将特定事件和 特定信息传播给最需要的受众。 新闻敏感性不是与生俱来,却可以通过大量的采访实 践不断获得。新闻从业者该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呢?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握党的路线、方针、 是关键。从业者的新闻敏感取决于政治敏感和政治理 论素质的高低,应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运用辩证唯物 广电时空 据了解,全国各地现在已有100多 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省级台、城市 台、县级台乃至同台不同频道之间围绕 民生新闻展开了激烈的大战,共同抢夺 等。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丰富了,就能够 切实搭建起与百姓的沟通桥梁.节目 收视率也会攀升。现在的民生新闻报道已 进入了由“小民生”转为“大民生”的后 民生新闻时期,这是民生新闻内容向广度 有限的地方新闻资源。于是,电视民生 新闻除存在同质化外,在节目质量、内 和深度拓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小民生,就 是将关注点放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 等寻常生活之中,为百姓提供相关的生活 信息和服务资讯;所谓大民生,就是对那 容和形式等方面也产生了疲态.有的还 出现了庸俗化、媚俗化、娱乐化倾向。 笔者认为,作为县级台的电视民生新闻 节目,应该从“对时政新闻实行民生解 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家宏观及 读、把涉农题材纳入报道范围、对节目 其走势,通过民生角度来解读。 “后民生 品质进行专业提升”三个方面人手.联 新闻强调新闻的深度报道和追踪报道及新 系本台实际加快转型步伐,以继续保持 闻的幕后调查.尽可能使新闻节目往 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深’和‘厚’的方面发展,对新闻资源 一、对时政新闻实行民生解读 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11要努力发挥电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 视民生新闻受众面广、影响力强的优势. 改善民生,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体 注重其对现实生活的主动性介入和引导作 系是党和工作的重中之重。民生新 用,成为多层次观众可以信赖的信息库, 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民生视野、民生 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主流化,起到能推动 态度、民生情怀上。要关注大民生,以 社会进步的作用。只有超越琐碎与平庸。 平民化的视角对国家或当地新出台的政 报道题材由小民生转向大民生,才能实行 策法规以及本土重大的时政与经济现象 电视民生新闻公共色彩的强化和人文关怀 进行解读,引导老百姓以公众身份参与 广度的拓展。 公共事务讨论,让法规更多地集中 在电视时政新闻节目中提高民生新闻 老百姓的智慧,让有关部门的决策吸取群众意见而更加 的占有率,还可以改变时政新闻节目在观众心目中死板和 科学。对这些大民生内容的报道,可以让观众全面了解 枯燥的陈旧印象。电视时政新闻节目要在坚持党性原则的 相关情况,增进理解和认识。 基础上尊重新闻规律。多把新闻视角放到百姓衣食住行与 民生新闻理所当然地要关注老百姓的家长里短、衣 生老病死等领域。民生新闻关注的是民生、民情和, 食住行、生老病死等,但民生新闻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 与传统的时政新闻虽然有区别,但时政新闻节目也可以从 于这些日常小事,还应当开拓更广阔的内容空间,比如 民生角度去解读大民生,不断扩大报道空间,实现由小民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 生到大民生的自我超越。 安全生产、司法公正、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土地征用 二、把涉农题材纳入报道范围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这也是对新闻 出于职业习惯,笔者每次外出都会备好相机。2012 客观事实做出深层次判断的理论基础。 年5月31日,采访途中恰巧遇到交警执法遭黑摩的拖行 (二)、用心挖掘,用经验判断。善于发现采访亮点 一幕。看到交警因躲闪不及跳上摩的一刹那,笔者意识到 是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要成为优秀的记者,并能在日积 突发新闻出现了。紧急追击、跟踪拍摄采访,所有一切都 月累的从业生涯中有所作为,离不开学习和领悟。这也要 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开始。因为准备充分,笔者拍摄到了弥 求从业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用心学习和积累,新闻是一个杂 足珍贵的第一现场。次日,一篇名为《石家庄交警遭黑摩 家的行业.社会经验必不可少,各类资讯、各行各业信息 的拖行1000米遍体鳞伤》的报道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 均有所涉猎,从业者应通过学习提前储备,多积累、多观 影响也迅速扩大。 察、多留心,新闻从业与时代同步,永远没有顶峰。 具备新闻敏感性是优秀的新闻从业者走向成功的“利 (三)、具备新闻敏感性离不开身心准备。新闻的发 器”,通过这种判断力,他们不仅能够对主流社会的病症 生大多没有准备时间,以社会类新闻为例,突发灾难、事 有足够深切的洞悉,又能有别于知识份子,在面向大众表 故等事件瞬息而至,作为新闻从业者只能尽快适应节奏, 达自己感受时又能务实地避免偏见。 在现场做出判断和采访,有时这类事件就突发在身边,只 (作者单位:河北工人报) 有留足“准备”才能抓住机会。 2013年第5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