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4卷第4期 2006年8月 呼伦 尔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 No.4 Vo1.14 Published in August.2006 论旅游经济及其发展趋势 祁 胜 (扬州大学离退休处 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从而改变经济结构的产业形 式就是旅游经济。文章介绍旅游经济的几种主要形式及发展旅游经济的几种效果:旅游精品 的规划、制作、发现和传播:旅游经济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旅游经济;主要形式;旅游精品;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01(2006)04.0040.03 一、旅游经济 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直接从 事农业人员越来越少;大多数人已经解决温饱;工 业向高科技、高利润、无污染发展;交通形成网络, 餐饮、住宿达到一定卫生标准,教育进入大众化阶 段;治安状况良好,就会发展旅游经济。旅游热促 进农业、工业、交通、餐饮、住宿、文化教育发展, 必然会促进经济大发展。这种以旅游业为龙头,带 动、促进相关产业,促进经济转型,从而使经济快 人文景观吸弓I游客,游览山水,瞻仰前贤,参观宗 教建筑,了解民俗风情。扬州近来挖掘、整理、修 建了朱自清故居、八怪纪念馆、宗教禅寺平山堂、 观音山等。现在很热的红色旅游,也是这种形式, 此外还有丽江的东巴文化、泸沽湖的女儿国等。 (三)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吸引游 客,回归自然。例如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青 藏高原的冰雪、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等。此外,还 有沙漠访古、海底探险等形式。我国地域辽阔,自 然景观丰富多彩,为风光旅游提供了无尽的资源。 以上三种主要旅游形式,从发展旅游经济、吸 引资金、扩大影响、加速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来讲, 第一种形式见效最快,只要运用得当、组织好,结 合国家“五一”、“十一”、“春节”三个旅游黄 金周,效果会很好。第二种次之,第三种又次之。 但现在,随着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日益增强,第三 种形式的旅游也就是山水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青睐。山水旅游一般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没有工 速发展的经济形式就是旅游经济。 2006年4月24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 布的最新报告预测,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第 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报告预测,2006年中 国在旅游和旅行上的消费、投资和开支等,将 实际增长14%,达27703亿元,预计2007年至2016 年,年均增长8.7%,旅游和旅行经济的直接、间 接贡献加在一起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3.7%。①随着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旅游经济在国内生产 总值比例越来越重,旅游经济作用越来越明显。而 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 业污染,景观丰富,与城市生活差异大。旅游是一 种差异的运动,差异越大,人们越好奇,越容易形 成热点。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餐饮、住宿、导游 条件不是很好,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恰恰是地方风味 的体现,若全都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化水准也就失去 了乡土风味。 三、旅游精品的规划、制作、和宣传 旅游经济的物化表现就是旅游精品。旅游精品 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和美学的价值、代表地 方特色的风景名胜、宗教禅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能给人以多层次的美的享受。我国文化传统和积淀 二、旅游经济的几种形式 (一)利用特色产品举办大型庆祝会、商贸会、 高层论坛来牵线搭桥,吸弓I游客。例如扬州每年都 搞的“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 、 “台商投资洽谈 会 、“扬州经济发展高层论坛 等各项活动就吸 引了大量投资商和游客,同时也很好地宣传了扬 州。 (二)利用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等 收稿日期:2006—03—08 作者简介:祁胜(1948一),男,扬州大学离退休处,助理研究员。 ・4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深厚,优美的旅游景点不计其数,但要成为旅游精 品必须经过细致的规划和制作。 旅游精品的规划、制怍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 行: 四、发展旅游经济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旅游经济与名城保护的关系。旅游经济 与名城保护应该相得益彰,名城是重要的旅游资 (一)旅游精品的规划要合理,要因地制宜, 应选择对“线、片、全局”有重要影响的景点,所 谓选一点而带动一线、一片、全局。例如青藏铁路 的开通,不但使青海的旅游产业成倍增长,也 使通往各条线路沿线的景点都成热门,带动了 源,正因为有了名城,旅游资源才更加丰富。名城 又是旅游亮点,有很高的知名度,能吸引四方游客。 名城保护得好,能延长旅游资源使用时间,吸引大 量游客。旅游经济靠名城吸引资金、吸引游客;名 城又靠旅游经济发展实力,来装饰、保护、发展。 旅游经济在名城会得到更大助推力,名城实力增强 后又会促进旅游经济更快发展。 (二)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关系。 整个西南的旅游事业,产生了全盘皆活的效果。 (二)旅游精品的制作要精雕细刻,尤其要突 t 出历史文化等人文方面的价值,充分挖掘其文化 内涵,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享受中华五千年文化的 博大精深。例如北方建筑、园林严整俊朗的儒家品 格,南方建筑、园林自然淡泊的道家风味,许多寺 庙中释道合一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宗教心理等,这 些都需精心打造。 (三)旅游精品要通过宣传提高扩大知名度, 旅游精品的宣传可以通过广告,也可以制作成专题 宣传片、专题书。《庐山恋》已放映了二十多年, 达到几万场,创下世界电影放映场次之最。这部影 片本不是为宣传而摄,拍摄后却成为对庐山最好的 宣传。 再以江苏周庄为例。周庄已有九百余年的历 史,古镇四面环水,镇内河道纵横,河道上横跨 14座元、明、清代的古桥梁。其中有国内仅存的 桥楼一富安桥和闻名中外的双桥。镇上近千户人 家,明清建筑占60%以上,著名者有“轿从前门进, 船自家中过”的张厅;七进五门楼的沈厅、西晋文 学家张翰莼鲈思归的南湖园等。吴冠中撰文说: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② 周庄虽美,却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画家 陈逸飞的摄影,将这个有深厚的古代文化韵味、小 桥流水人家的诗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美的周庄, 传播到了全世界,使周庄成为江苏省乃至中国历史 文化名镇。当地进行旅游精品策划,全力打造 旅游名牌,所开辟的游览景区,无不赏心悦目,令 游人陶醉留连。除周庄之外,旅游精品的规划、制 作、传播得好的还有四川的九寨沟、湖南的张家界 等。 旅游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发展旅游业,搞旅游 经济,应注意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自己地方特色。 前几年各地的主题公园一哄而上,因为定位不准, 缺少文化内涵,又都纷纷倒闭,浪费了国家大量钱 财。旅游部门的领导应吸取教训,在今后的旅游精 品策划中再也不应犯类似的错误。 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杠杆,社会经济快 速增长为旅游经济增加了实力,又反过来促进旅游 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快速增长必须是科学发展、 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工农业是服务业的基础,服 务业快速增长才能实现工农业的产值,带动整个地 区经济的发展。所以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是相辅相 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旅游经济与规章制度和法制健全的 关系。服务不规范、旅游接待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 法制不严密是发展旅游经济最大的障碍。游客们满 怀热情而来,却遭遇住宿、餐饮、游览收费不合理, 卫生不标准,游览项目打折扣,在正规商店买的珠 宝首饰也是假货等,导游吃回扣更是公开的秘密。 今年“五一 黄金周发生的内地游客在珠宝店 万元买到假货的事已经引起有关方面广泛关注。要 杜绝这些情况的发生,净化旅游环境,必须健全规 章制度,严明法纪,为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 障。在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应进行道德教育,大力 宣传“八荣、八耻”,在旅游业树立起讲道德、知 荣辱,游客与导游间、游客与环境问和谐友好的新 风气。 五、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 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新的方向,突出表现为生态 旅游、文化旅游、农民和大学生旅游、参与互动型 旅游。 (一)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指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旅游事 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方式;同时也包括到森林、海滨、乡村这样一些生 态环境好,让人可以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旅游方 式。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缺乏 科学指导,我国目前有近四分之一的自然保护区遭 破坏,有十分之一强的旅游景观出现旅游资源退 化,有些地方甚至破坏了'3地的生态平衡。青藏铁 -路开通带来的旅游热潮,向人们打开了我国最大的 ・4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绿色净土,若不注意生态环保,这块净土终将消失。 发展生态旅游的关键在于节省资源,保护资源,保 护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平衡。首先应在旅业内 引导绿色消费,培育具有绿色观念的高素质的旅游 者。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以可持续的、承担环境保护 与社会责任的方式进行消费。现代经济的发展,使 人的精神文明有了很大的提高,培养高素质的旅游 者是有其物资和精神基础的,关键在于弓l导。发展 生态旅游还应开发生态环保型旅游产品,例如向游 客开放现代化工厂、大学校园、高科技园区,组织 游客参与、体验果蔬采摘、农家小院的田园生活, 亲手打鱼捞虾等。这些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技 教育旅游等使那原本闲散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 用,既丰富了旅游者的经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也带动了各种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生 态旅游本质上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是对发展与环 保矛盾的最好的解决。 (二)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以景点内涵的 历史、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旅 游方式。文化动机是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动机之 一,旅游活动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活动的范畴,历史 文化、名胜古迹等更具精神人文和心灵感悟性,能 使人得到更多的教益。一流品位的山水和自然景 观,也都在不断加工中被注入、融合了文化因素, 并因此而大大增强了其审美价值。如果没有了那些 早已融入了它们肌体风骨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诗词文章,楼台亭阁、殿堂庙宇、碑刻雕塑、民俗 风情等等,那么它们的价值、品位和吸引力,就会 大打折扣。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是对文化资源的开 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 各类文化旅游产品。例如,就旅游资源来讲,丹麦 并不拥有很多历史名胜,地理风貌也显得平凡,但 丹麦人很善于对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开发 和利用,如王室文化、名人文化、戏剧文化等,特 别是与安徒生、哈姆雷特王子有关的景点更成为热 门,使丹麦成为一个旅游资源富有的国家,极大地 推动了丹麦旅游业的发展。可见,发展文化旅游是 现代旅游趋势的必然要求。文化旅游正成为整个旅 游业的支柱,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展 现地方风采的重要途径,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 潮流。 (三)农民与大学生旅游。随着国家对农业生 产各项优惠的落实,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准不断 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会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或 潜在的消费者。他们的旅游以城市风光和游乐项目 为主,对吃、住、行的要求不高,只求开心、新奇。 和一般旅游者不同的是,他们不但是旅游者,还是 ・42・ 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如果能在旅游的同时,还为他 们设计一些先进农业生产的观光,农产品信息的交 流,会更受他们的欢迎。大力开发农民旅游市场, 设计适合他们需要的线路、项目,为他们提供耐心 热情的服务,我国这样一个人数最大的群体,会逐 渐成为旅游市场最大的顾客群。这不但对发展旅游 业,更主要的是对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都有 极大的意义。大学生历来是旅游市场最忠实热情的 顾客,他们虽然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但心理欲求 强烈,一有可能就会付诸行动。他们对旅游条件的 要求也不是很高,追求开心、刺激、个性化。大学 生旅游还有一个便利条件,就是他们有寒暑假。现 在,利用假期时间,把回家路线与旅游线路结合在 一起,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时尚。旅行社可以专门为 他们组团,还可以把学生宿舍、公寓利用起来,为 学生旅游团搞接待。这既降低了学生旅游的成本, 也可充分利用学校假期闲置的资源为学校创收。 (四)参与互动型旅游。人们旅游动机中最重 要的就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改变和解脱,释放压 力,放松身心。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满足于旅 游中单纯地看和听,要求参与互动。同时,现代社 会的人即使在休闲场合也不愿作被动者,愿意做各 种活动的参与者。世界旅游景点中效益最好的依次 是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东京的迪斯尼乐园、的 海洋公园,三者共同的特点就是参与互动。不分年 龄、性别、身份、种族、肤色的人完全被那种欢乐 的气氛感染,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身心得到完全 的释放。这种游乐项目也许是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 社会,人们释放自己最好、也是最为人们乐于接受 的方式。多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助于心理健康, 甚至对一些封闭、刻板、孤僻的性格会起到很好的 改变作用,这也许就是人们喜欢参与互动型游乐项 目的原因。目前我国本土类似的旅游景点极少,且 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很难满足国人这方面的需 要,也是我国旅游业的一大损失。要开发此类项目, 必须经严格的规划,根据我国的国情、民族性格特 点,社会习俗进行设计,以求获得社会、经济效益 双赢的结果。 注释: ①鄂平玲.十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旅游强国[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4.25第2版. ②刘少强.www.easykan.corn(一直看天下)[Z].江苏惆 庄.21305电子书刊. 参考文献: 【l】王艳.何山绿色旅游浅议.市场论坛[J],2006,4. 【2】张建萍.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M l北京:中国 文联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