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

关于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

来源:九壹网


关于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

调查时间:2016年10月5日——2016年10月20日

调查地点:大荔县两宜中学

调查对象:高一、高二、高三学生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查资料法

调 查 人:

调查过程:

为了了解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情况,为了了解学生对新课标的认识情况,为《课程标准》在我校的顺利实施,我于2016年10月在本校(两宜中学)抽样调查了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一、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高一、二、三年级学生,按重点班,文科班,普通班分层抽取了240名学生,其中重点班60人,文科班60人,普通班120人,共计回收有效调查答卷216份。

调查时,调查人员先与学生闲聊几分钟,说明调查意图,让学生打消顾虑,然后发给

问卷。在学生答问卷时,调查人员巡视并抽取学生交谈,鼓励学生把自己数学学习中的苦恼、数学老师对他(她)的不恰当要求,以及自己对数学教材的希望写出来,最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所调查的12个班,学生配合都比较好,气氛普遍很活跃。

二、调查结果

(一)学生数学学习态度与情感方面

1.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我感觉。

有信心学好成绩好26.8%;

有点困难但愿意学67.6%;

不愿意学1.9%;

见到数学就厌烦3.7%。

2.在所有学校课程中,最喜欢的科目为数学的学生占26.3%。

3.课后喜欢问数学问题的学生占29.2%。

4.遇到数学难题总是努力思考的学生占75.5%。

从上述数字不难看出,真正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有信心、且自己感觉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在20%~30%之间,而60%~70%多的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数学。

(二)对数学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看法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与其对该学科特点、作用的认识,对教材喜好密切相关。

1.学生对数学作用的认识

认为数学能使人聪明的学生占85.2%;

认为数学对人的性格(耐心、毅力)有影响的学生占71.3%;

认为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作用的学生占77.8%。

这就表明约80%的学生对数学学科有好感,认为数学重要,这些学生从主观愿望来说是觉得应该学好数学的,这就为数学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对现行教学内容的爱好

让学生在(A)概念、定义;(B)公式、法则、定理;(C)计算题(包括数、式计算,解方程、解不等式);(D)几何证明题;(E)应用题;(F)作图题;(G)课外趣味数学题,七类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二类和最不喜欢的二类,结果如下:

最喜欢的人数百分比12.4%、23.7%、55.2%、35.2%、24.4%、20%、29.1%;

最不喜欢的人数百分比20.1%、11.7%、13%、21.5%、14.8%、13.8%、5.1%。

可以看出,喜欢计算题和几何证明题的学生最多。实际上,数学好的学生大都喜欢几何。而同时,数学不好的学生也大多是被几何所累,所以不喜欢的内容中,几何证明题居第一位就不为怪了,因为几何课时占三年总数学课时的33%,不喜欢几何自然数学不会好。

对数学学习内容普遍反映“要记的概念、公式太多”;“计算题有的数据多而繁”;“应用题和几何证明题太难”;“作图题不知所措;”“函数题弄不懂”等。

对于课外趣味数学题,实际上学生做得较少,特别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少有机会去做此类题,但从答卷中看,倒有几位数学不够好的学生,希望“数学教材中出现一些有趣味的题,多出一些具体的事例题”;“减少计算量,多一些生活方面的题”。甚至一位“经常数学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说,在高中“数学所有课中,我对概率初步十分感兴趣”。

3.对数学教科书,53.3%的学生感觉是枯燥无味,而仅有17.5%的学生常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不少学生写道:“数学教材,太枯燥,不想去看”。

(三)对数学课堂与数学教师的看法

好的数学教师常能培养出大批的数学爱好者,而爱好数学的学生也大都喜欢上数学课。调查对象中,有41%的学生盼望上数学课,而有33.7%的学生觉得数学课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听起来晕晕沉沉”,“老打不起精神”。教师满堂讲的做法还十分严重,课内可以随时提问的比例为39.5%,而课后有机会与教师谈些有趣话题的学生只有18.3%,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课不甚满意,与数学教师较为疏远,有的教师甚至常发脾气引起学生反感。从学生答卷看,11个教师中有3个教师态度较差,这方面的意见平常学生又不敢对老师说,怨气越积越多。

由于教师民主作风差,教学水平低,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兴趣无法激发,成绩自然糟糕。

也有学生因为老师教学得法而喜欢数学的。一位学生说:“我的成绩一直差,但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数学课,因为老师边讲课边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也讲他自己的事情,还开玩笑,挺有味的。”可见并非成绩差的学生就没有转变的希望。

(四)数学课业负担

普遍说来,学生数学负担超重的现象较为严重,仅有13.8%的学生觉得学习数学的负担较轻。负担较重的原因如下(每人只选一项)。

内容难,课听不懂19.3%;

课本上题目太多10.8%;

老师补加的题太多10.3%;

进度太快9.9%;

初中数学基础差22.8%;

考试比练习难15.1%。

从数据看来,自认为是初中数学基础差的学生不少,加上课听不懂,觉得进度太快的学生,共占52%,这表明一半多的学生数学学习很吃力。

作业多是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表明,教师要求完成课本上B组题的学生占38.3%,认为老师补加同类形模仿题太多的学生占29.7%,加上各地都配有课外练习册、基础训练,学生手头上要做的题目超出所能承受的负荷,这样,一方面学生中35.4%的学生想做有公式套的题,尽快完成作业,另一方面,成绩较差的学生就只好抄别人的作业了。”

三、几点感想

本次学生数学学习状况调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一)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必须跟上时代发展

1.数学教育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情感培养、能力发展和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的目标应加以调整。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计算能力的地位应有所下降,计算速度不再是追求的重要目标;思维能力也不只是三段论推理,创新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应加以重视。

2.高中数学内容不应精而深,而应面广一点,并能体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3.要把“实用的数学”与“有用的数学”区别开来,高中数学内容中不能没有“实用的数学题,但并非不要数学思想主线,不要知识体系,即使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材料仍然应有实质的系统性。

(二)改善数学教材与课外读物的编写

1.教科书应多样化,并每年有所发展更新,而不是同一模式的多本化,要对现行乏味的教材作彻底的改变,不妨试学美国和荷兰教材,进行一些试验。

2.教科书内容陈述不宜过分演绎系统化,要坚持归纳与演绎并重的原则。

3.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应生动活泼,让学生喜欢读教材。

4.真正出版一些能开阔学生视野的数学课外读物,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实用价值,领略数学的趣味和思维力量。同时还应采用行政措施控制单纯练习题占领学生过多时间的做法。

(三)大力增强教师的民主意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

学生情感培养与课堂上师生的民主平等很有关系,常骂学生的教师是不得人心的,不允许学生提问、发言的教师也是学生不欢迎的。应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的调查,改善师生关系,真正把学生的发言权、思考权、读书权、选择作业权等权力科学地、艺术地交给学生。

(四)改革必须整体推进

数学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与其他学科同步,要加强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