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源于兴趣,兴趣需要引导
学习源于兴趣,一般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强的孩子喜欢数学物理一类的学科,善于记忆、对文字敏感的孩子喜欢语文历史。但是学习是为了获得原本不会的知识,于是培养兴趣很重要。
学习源于兴趣,兴趣需要引导。家长辅导孩子更多是等着孩子主动来问,一个孩子能问的无非是当前遇到的问题,他们会局限于目前正在学习的知识,不能结合前面的知识,更不能考虑到后面的内容,于是知识总会断片,知识若是没有连贯起来,自会了然无味。
在孩子面前你得是个比他还小的大孩子,你必须大智若愚,你要什么都不懂,什么你都要问。当他看了百科全书那你就得问太阳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果他告诉了你太阳东升西落,那你得问点有趣的了,“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到西边,而不是从西边到东边?太阳是围着地球转的吗?为什么月亮在晚上出来,太阳在白天出来呢?”。你问他,如果他不知道的他会发散思维去思考,他会去书上找答案。14加18你得说等于22,然后等着他给你纠错,并让他告诉你原因,然后又问他33加49、52减13这些相对来说更难一点的问题。就算他不善于数学那他也会对数学更上心的。
老师教学生也应该大智若愚,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举手的寥寥无几,但是当老师讲题讲错了,你会看到死气沉沉的班级顿时讨论声发言声不绝于耳,人人都想指出老师的错,于是人人都会思考,在给老师指错这事上可没有谁会在乎自己的答案是错的,毕竟老师也错了嘛,于是作为老师的你才会知道学生们学到了多少,又理解错了多少,接下来就顺着学生的思维去“纠正”自己纠正学生,接下来无论你讲什么题,下面必定互动平凡,有的想找出老师的错,有的想引导老师解题。
想让孩子做对的事,那你得犯点错让他去纠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