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发展产业集群的分析及其启示

发展产业集群的分析及其启示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关注・GOVERNMENT 发展产业集群的分析及其启示 文/王金圣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很多地方在总结发达地区产 低运输费用和高制造业投入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数学模型分析, 证明了工业集聚将导致制造业中心区的形成。另外,他的垄断竞 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都把重点转向了促进地方产业集 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营造地方产业集群成了促使区域经济发 展的一种重要措施。但如何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发挥作用,和制定者要慎重看待自己的行为,本文 就此分析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类型分析 在产业集群理论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基于在产业集群 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不同,提出了许多观点,我们总结这些观 点可以把类型划分为三类。 1.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为”。韦伯的 《工业区位论》在考虑运输、劳动力成本的区位选择时,就强调 集聚的作用。他认为集聚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各个工厂为了追求 集聚的好处——利益的增大、成本的节省而自发形成的,只有当 工厂为追求集聚的好处而迁移,且所增加的运费小于或等于迁 移后集聚而节约的成本时,迁移才可能发生。因此,他认为集聚 的产生是通过企业对集聚的好处追求而自发形成的。从这个意 义上来说,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不需要这种外部力量,是 没有作为的。至于在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是否需要政 府的扶持韦伯则没有定论。 2.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为”。从区域比 较优势理论看来,产业集群形成也是自发组织的行为。因为不同 区域之间资源的配置效益存在着外部经济的差异和生产要素比 较优势的差异。当区域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差异时,在“资源趋向 效益。效益吸引资源”的原则指导下,产业势必在收益高的区位 形成集聚。因此这种集聚也可自发从下而上形成。但由于要素的 跨区域、家流动很容易受到来自各方的阻滞,其中有经济 的、文化的、历史的原因,这种集聚形成极易受到“上”的影响, 即经常影响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因此在这类集聚 中不但不是集聚形成的动力,反而是集聚形成的阻力。从这个意 义上来说,集群的形成虽不需这种外部力量,但其形成与发 展却需要的支挣f生措施,所以说应有所作为。 克鲁格曼(krugman)通过其新贸易理论,发展了其集聚经 济观点,理论基础仍然是收益递增。他的工业集聚模型假设一个 国家有两个区位,有两种生产活动(农业和制造业),在规模经济、 6 经济论坛2006・20 争模型在融合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影 响因素,收益递增、自组织理论、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作用,证明了 低的运输成本、高制造业比例和规模有利于区域集聚的形成。因 此他认为,企业和产业一般趋向于在特定的区位集中,不同群体 和不同的相关活动又倾向于集结在不同的地方。在一个区域内, 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的最终结果将会是集聚 (krugman,1991b),这就从理论上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 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了由于外在环境的,如贸易保护、 地理分隔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 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也说明 了现实中产业区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 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因此克鲁格曼的产业集群 模型从理论上说明了地方产业集群可以通过扶持产业发展 的方式来形成,即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大有作 为的。但他同时又指出产业或贸易保护措施只不过是各种 影响地方产业集群形成演变的因素之一,并不必然导致制定者 的预期愿望,产业集群中所依赖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因此克鲁 格曼并没提出对具体什么产业加以重点扶持的观点。由此我们 根据克鲁格曼观点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从理论上说可在任何区 域产生,至于在什么区域产生,是什么产业集群,只不过是受偶 然因素影响罢了。这也从理论上说明了一些产业为什么在此区 域集聚而非彼区域集聚。 增长极理论在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中,提出了推 动性产业一集聚一经济增长模型。保德威尔(Boudeville,1996) 认为推动性产业能够导致里昂惕夫乘数和极化这两种类型的增 长效应。昂惕夫乘数效应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发生,极 化效应是通过推动性产业生产的增加导致区域外其他活动产生 时发生。可见,当将某种推动性产业植入一地区后,将产生 围绕推动性产业的集聚,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极化效应,就会导 致地区经济的增长。增长极理论强调推动性产业的巨大作用,也 强调和企业对推动性产业建立的巨大作用,因此,增长极理 论中的集聚应是组织性的产业集群。这样的产业集群强调 的是推动作用,所以在这类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GOVERNMENT・关注■■l表 类型与作用  类型 代表性人物或理论 主要观点 的作用 “无为” 韦伯 集聚的产生是通过企业对集聚好处的 不需要推动 追求而自发形成的,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当区域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差异时,在 不需要推动,但要支持性措施 “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的原 则指导下,产业势必在收益高的区位形 成集聚。 “有为” 克鲁格曼 工业活动有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 需要推动和扶持产业 趋势,但由于外在环境的,产业区 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 增长极理论 将某种推动性产业植入一地区后, 在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选择性推 将产生围绕推动性产业的集聚,再通过 动。而且很重要 乘数效应以及极化效应,就会导致地区 经济的增长。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围绕着核心专门化企业及有关联 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类、依附类以及所有企业建设共同享用 的基础设施。 “如何为” 波特 在产业集群的萌芽或发展时期,可 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选择性 以强化或提供协助,但不应该试图创造 的作用 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 在产业集群的升级中,的角色是鼓 励竞争而非扭曲竞争。应该放 在改善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环境,鼓励那 些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物品或准 公共物品的发展。 产业集群应该是选择让所有的产 业集群发展,而不是在其中选择其一。 程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Porter,1998a)。波特从产业集群的诞生、发展和衰亡来探讨产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为解决国民 业集群。他认为,产业集群的缘起可以回朔到该地在特定历 经济中大问题而组成的产业区,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可清楚地发 史情景下,形成了钻石体系的部分条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产 现它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产业集聚,集聚的核心是专门化企业, 业集群是自发形成的,不过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促进 围绕着这一核心有关联类和依附类的企业以及所有企业共同享 作用。因此,产业集群应该以已经存在或正在萌芽中的,且 用的基础设施。由于这种综合体的建设完全是由国家投资完成 已通过市场测试的新兴领域为基础,目的应专注于取消妨碍集 的,因此由组织形成的产业集群的特征明显,在集聚的 群形成和成长的阻碍,使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升级更顺畅。这个观 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点类似区域比较优势理论所主张观点。 3.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如何为”。迈克尔・ 波特进一步指出,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会出现连锁反应。 波特(M・E・Porter)在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组织变革、 在一个健全的产业集群中,企业数目达到最初的关键多数时,就 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 会触发自我强化的过程,但是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兼顾深度和广 业集群形成的机理和价值,把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推向高峰。他指 度,通常需要1O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不能试图创造全 出,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 新的产业集群,新的产业集群最好是从既有的集群中萌芽。由于 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 一个发展中的产业集群不可避免地要发展全球战略,因此,任何 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试图维持产业集群成员只在本地活动,以确保优势的做法是错 2006・20经济论坛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关注・GOVERNMENT 误的,甚至会适得其反。波特在探讨产业集群衰亡的原因时,把 它们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内生的,或源自地方本身;一 是外来的,或因为外部环境持续发展,或中断发展所造成的。因 此,应该着眼于改变集群的僵化模式,并不断地引入新 有的计划和规划,基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不 仅部门没有这种预见,就是企业本身也没有这种预见,因此 对于来说采取波特的产业集群是比较适宜的。浙江相 当多产业集群的发展,都是先自发出现,并达到相当规模,然后 引导,加以规范和提高。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顺势 而为,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2.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集群应有不同作 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受形成机理的影响而有着不一样的发 思维,防止产业集群成员的集体思考模式的僵化。还可以从 其他地方引进新技术或购买能力,可以迁往其他地方,或引进人 才,促进本地产业集群的创新,从而促进集群的升级与变迁。 因此在波特看来,在产业集群的萌芽或发展时期,可以 强化或提供协助,但不应该试图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新的 展路径,因而其集群也要有相应的变更。如果外在条件不存 产业集群最好是从既有的集群中萌芽。当然产业集群的发展,也 在或存在阻力很小的阻碍集群形成的因素,集群就很容易自发 可以由外商投资而埋下种子,并获得加强,应该通过在专业 的形成;如果外在存在很多集群形成的阻力,那么集群就必须在 化培训、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商业环境方面提供支援,从而吸引 的支持下而形成。 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集群的升级中,的角色是鼓励竞争而 不同的发展路径的集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当然有着不同的 非扭曲竞争。投资的中心,应该放在改善产业集群内的产业 倾斜。如自发形成的集群在刚开始时并不需要的介入, 环境,鼓励那些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 但其发展却需要的扶持,不断地引进新的技术,促使原 发展。产业集群应该是选择让所有的产业集群发展,而不是 有集群进一步发展,在集群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通过各种 在其中选择其一。 辅助性措施带来集群的知识更新,使得集群升级,同时还在 由此我们认为波特关于产业集群的是对产业集群的形 外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衍生出新的集群来。对于那些缺乏集群自 成和发展应该实行相机行事策略,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 发形成的地区,在刚开始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措施引领集 发展时期角色的差异,即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 群的形成,并在引入推动性产业后,在集群的自增强机制下进一 要有选择性的作为。所以我们把由此集群导致形成的产业 步发展,最后要鼓励集群成员的知识整合,促使集群升级,同 集群称为择机决定型产业集群。 时还要抓住外来机会,在原有集群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集群。 基于上述分析的类型与作用方式,我们归纳成表 3.组织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集群应系统作 如下。 为——制度系统安排。目前在我国组织型产业集群的形成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资 和发展相当普遍,主要表现形式是各地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和工 源、市场、区位等诸多条件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产业集 业园区,这是各级为促使当地经济发展而实行的产业集群 群的作用,因为不但可以决定什么产业能否产生集群, 。由于这种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由制度安排所致,因此为了维 而且还决定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和发展速度。 护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提供的制度安排 二、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启示 必须具有系统性。系统性要求制度安排涉及的是系列性的、 目前我国各级把推进产业集群战略作为增强区域经济 系统集成化的优惠,包括项目的支持领域,布局规划安排, 发展的重大举措加以实施,希望通过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政 资金的支持方式,财政的倾斜,海关优惠及人才的激励 府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优惠,强力推动产业在一定的 等;制度系统性安排的目的就是通过提供完善配套的 区域集聚,这是在产业集群建设上想努力作为。 公共和产品服务,为社会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 但上文的分析和各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实践却在不断提 实现社会资源的更有效流动,形成合理配置,对产业发展来讲, 醒我们,除了资源、市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对产业集群 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导向使资源流向希望壮大的产业,提高 生存发展有一定约束力,的是一个产业成功实现集群 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产业集群出现明显的局部强势, 的重要条件,而且这个条件极易受到想有所作为的思想影 总之,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始条件 响,因此产业集群的关键是应知道如何作为。 的不同,对自发和组织的集群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在集 1.自组织型的产业集群形成时期,应顺势而为。自组织 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且对现有产 型的产业集群一般是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与产业互动 业集群的升级发展,需要有不同的强力集群。 的方式发展。但这种发展方式是缓慢的,而且易受一些因素的影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 响并可能会中途夭折。由于这种自组织型的产业集群事先都没 8 经济论坛2008・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