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关这个话题,我认为和谐包括对学生的严格也包括对学生的真正地爱。
(一)付出爱心,赢得尊重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纽带。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动力,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源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爱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教师没有爱的力量,就难以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有了爱学生的情感,把爱无私地播撒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对教师有了爱的感知,师生间才有可能亲密无间,彼此信任,学生才会把对教师的爱转化为接受教师教育的行为。实践证明,学生喜欢一位教师,就会爱屋及乌的喜欢这位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良好沟通,彼此接纳
良好的沟通是师生浓厚情感建立的基础,是双方彼此接纳的桥梁。沟通的效果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热爱、真诚是师生实现良好沟通的前提。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特别强调人性的基本需要是自尊、自我喜悦和自我欣赏,认为一个人有多少自信和自尊、自我喜悦和自我
欣赏,便会有多少幸福,有多少成就。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处于一个人格平等的位置上,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里话。教师只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挖掘学生一些行为的思想根源。教师的用心倾听,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从而以信任交换信任。倾听是尊重的表现,是实现和谐沟通的必要条件。此外,学生对感情是十分敏感的,他们能够体会其中的真诚与虚伪,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反应。教师要想与学生真诚地沟通,想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就需要真诚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真诚的,这样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的心理距离才能渐渐减小,心灵的沟通才能实现用真诚换真诚。当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双方的关系就会变得十分和谐,双方在课堂上也就能友好共处'积极互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教学意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