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基层凝聚力要着力建设好七个小环境
雷智鹏
增强基层的凝聚力,是新形势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一些基层出现的松散、松驰现象,从本质上看,是凝聚力不强的表现。所谓凝聚力,是指集体成员行为的指向与集体的目标一致,从而把大家维系在一起所产生的向心力量。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使官兵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我军政治工作的发展强调,既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内存机制,又要重视环境这一外因条件的多方面影响。基层凝聚力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来自社会外部和内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与其它因素相比,军营内部小环境对基层凝聚力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它是增强基层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部的环境建设好了,就能有效地利用社会的积极影响,抵御消极影响,正确引导官兵的思想和行为,促使其安心军营、献身国防。因此,新形势下增强基层凝聚力,就必须着重从基层自身抓起,建设好军营内部七个小环境。
一、要建设一个严肃热烈、生动有效的教育环境
曾经指出,“我军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把它作为增强凝聚力的中心环节。”因此,基层政治工作首先要善于建设一个严肃活泼、生动有效的教育环境,从而为增强基层凝聚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政治工作坚持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戴“帽子”,善于答疑解惑,广大干部战士才敢于讲心里话,乐于接受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政治工作者严格自律、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既说得使人信服,更做得让人佩服,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人、感召人,使官兵在周围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与教育中所听到的基本一致,教育
1
能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政治工作通过灌输以及板报、广播等多种教育形式的运用,使四个教育能够深入地进行,形势教育能够及时地开展,思想文化教育能够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从而使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甘于军营奉献。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有一支以党员、班长为主体从事经常性思想教育的骨干队伍,他们政治觉悟高、模范作用好、活动能力强,善于做思想工作,能够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帮助广大战士解决各种现实思想问题。对于个别后进同志而言,这样的教育环境又是一个没有歧视、没有嫌弃和讽刺挖苦、充满热情、尊重和信任的帮助教育环境,能促使他们树立信心、积极上进。
二、要建设一个爱岗敬业、练兵习武的训练环境
实践是凝聚力形成的内在动力。在战争年代,实践表现为艰苦复杂的军事斗争,而在和平年代则表现为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军人这一职业区别于其它职业的重要特征。一个单位有了良好的训练环境,官兵们在训练场上个个生龙活虎、朝气勃勃、争先恐后,整个连队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带动连队的全面建设。因此,要增强基层凝聚力,保证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就要建设一个爱岗敬业、练兵习武的训练环境。第一,要紧扣国防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讲好练兵价值,使官兵明确自己的职责,从根本上激发官兵练兵习武的内动力。第二,要引进竞争机制,以赛促训,奖优罚劣,切实把训练同战士考学、入党、奖励等结合起来,并把竞赛活动渗透到训练各个环节,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第三,要强调科技兴训,开展军事民主,鼓励人人动手,参与训练改革,增强训练效果,培养和保护官兵浓厚的练兵兴趣。第四,要重视改善教育训练的基本设施,创造良好的习武条件。
2
三、要建设一个纪律严明、集中统一的管理环境
江指出,“我们这支人民的一向以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而著称,这是我军所以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主要因素。”一个单位具有了纪律严明、集中统一的管理环境,官兵就能自觉地形成自我约束力,使自己的一举一动与的要求相统一,在各方面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因此,基层首先要树立纪律的权威性,维护纪律的严肃性。我军的规章制度、条令条例等都是从实际出发制定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任何人不得随意变通。对严格遵循条令条例办事的官兵,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对不履行职责或违反条令条例的,要批评教育,直至给予纪律处分或法律惩处,做到赏罚分明,从而形成令行禁止的氛围。其次,要通过结合、渗透,把政治工作的诱导力与维护行政管理的权威性结合起来,提部战士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同时,抓管理,要注意从思想教育入手;做思想工作,要重视行为规范。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互相渗透,紧密结合,就能不断强化官兵的法规意识,使他们自觉用条令条例规范言行,确保的集中统一。
四、要建设一个弘扬正气、催人进取的环境
思想,亦称公众意见,或群众言论,是一种群体的精神现象。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正确的具有激发精神力量、指导行为方向、纠正错误言行、增强基层凝聚力的功能。因此,基层政治工作首先要重视工作,并把它作为基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正确的环境一旦形成,就会主导官兵的思想情绪,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官兵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积极进取,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统一到正确的上来。其次,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宣传正确的。要使一种正确的成为一种稳定的环境,必须大力强化宣传,使之渗透于训练、教育以及生活的各个环节。再次,要加强引导。一旦形成后,往
3
往会产生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左右群体成员的思想情绪,对基层凝聚力起着增强或衰减的作用。因此,对群众自发形成的,如果是正确的,就要给予大力支持、引导,以形成强大的力量;对于错误的,要及时发现、疏导,绝不能让其发展成为一种主导群体成员思想情绪的。
五、要建设一个勤奋好学、努力向上的求知环境
知识就是力量。现代化建设对官兵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又能使官兵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理解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掌握高技术的武器装备,提高战斗力,增强凝聚力。因此,针对当代干部战士好学上进、求知欲强的特点,政治工作要 积极创造一个勤奋好学、努力向上的求知环境。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鼓励和支持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自学的干部战士;一方面要为他们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重视加强连队图书室建设,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同时,要坚持开展读书指导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荐好书,进行书评、交流读书心得等活动,提部战士对健康有益书籍的消化吸收能力和对不良书刊的鉴别能力,从而使军营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校”。
六、要建设一个官兵团结、和谐互助的人际环境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曾多次强调,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内部人际关系也部分地出现了物化、功利化倾向,弱化了基层凝聚力。因此,政治工作要努力建设一个官兵团结、和谐互助的人际环境。首先,领导者待人处事应公正无私、善与人和,为 战士树立良好的形象。在人际交往中,军政主官、支部“一班人”以身作则、公道正派、率先垂范,严格遵守“八个不准”和群众纪律,才能消除人际关系中出现的
4
消极因素,用良好的形象为部属做出好样子。其次,领导者要和下属平等相待,充分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力,信任、理解关心下属,增强感情上的融洽度。上下之间、官兵之间多接触、多谈心,增进了解和信任,既提倡“鱼水情、同志爱”和“五湖四海”,又反对庸俗关系学。领导者心里时时装着战士,理解他们的心情,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在同志之间真正建立起政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相互促进、生活上互相帮助的良好人际关系。战士置身其中,会感到心情舒畅,温暖如家,集体的一切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七、要建设一个拴心留人、丰富优美的生活环境
人能改造环境,环境同样能改造人。政治工作主动关心干部战士的物质文化生活,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稳定思想、提高士气和增强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要针对官兵个人及家庭遇到的大量新矛盾新问题的实际,贯彻思想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拴心留人”工作。其次,要按照《纲要》要求,机关和基层共同努力,搞好基层生活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办好伙食,解决好住房、看病等方面的困难。再次,要注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要根据官兵特点和实际,加强基层俱乐部建设,管理使用好各种文体器材;同时,多组织一些格调高雅新颖的活动,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溶为一体,引导干部战士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满足干部战士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通过多姿多彩的军营生活,增进干部战士身心健康,有效地把大家吸引到按纲建连的目标上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