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生嫉妒心理

浅谈小学生嫉妒心理

来源:九壹网


内心溢满阳光,笑容灿烂每一天

-------浅谈小学生嫉妒心理

中国矿业大学附属小学 李洁如

摘要: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在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俗称“红眼病”。由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无力或不愿改变现状,于是就会对对方表示不满、忿恨、甚至加以损害。现在有相当比例的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嫉妒 不满 忿恨 损害 心理健康

最近网上热播一则新闻:广州一名小学生在班上成绩不错,但为了保持自己在班里的好名次,竟然千方百计使坏,撕“对手”的书本,还偷偷往人家的水壶里放安眠药让人家上课睡觉。卡耐基发现,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85%靠得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未成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近期对某校的一次调查中发现,该校有10%左右的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师生、同学关系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反映在个性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诸如嫉妒、心胸狭窄、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如何让孩子走出“嫉妒”带给他们的心理阴影,正视自己,正视对手,走进“阳光地带”,让内心溢满阳光,让灿烂的笑容挂在孩子们的脸上成为当今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嫉妒”心理形成原因

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在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俗称“红眼病”。由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无力或不愿改变现状,于是就会对对方表示不满、忿恨,甚至加以伤害。《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的发问已家喻户晓,这虽是诸葛亮的一个计谋,但却暴露周瑜内心充满强烈的嫉妒心理。是人都会嫉妒,小学生也不例外,在低年级时学习成绩彼此之间差距不大,随着年纪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嫉妒心理也如野草般潜滋暗长。

嫉妒产生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二是心胸狭隘。从起因上看,主要有因竞争受挫而产生的嫉妒心理;有因教师对他人的表扬而造成的嫉妒心理;有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对生理条件优越的同学产生的嫉妒心理;有因自己家境贫寒而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同学产生的嫉妒心理等等。

二、“嫉妒”心理的外在表现:

1、不承认别人的成绩和进步。别人明明成绩好,进步大,或某方面发展较快,却视而不见,不予承认。有两个女生,从幼儿园起便形影不离,到了小学,语文老师选她俩当了课代表,一二年级时两小无猜,友谊深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彼此之间的差距也慢慢拉开,一位女生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另一位却在缓缓下降。遇到这种状况,她不但不思如何进步,而是对她“死党”的进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还觉得别人的进步只是偶然,自己实际上远远强过对方。

2、贬低别人的成绩和进步。贬低的方式,常见的是把别人成绩、进步的取得说成是偶然的、投机的。如说某位同学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由于“运气好,题目给他猜中了”。有时候,以明褒暗贬的形式出现,话讲得好听,而其中的味道却是酸溜溜的。

3、对成绩好、进步比自己大的人表现出整体的怨恨。有时甚至不惜使坏,阻碍别人的

进步。记得曾教过这样的两个孩子,她俩都是单亲家庭,可能遭遇比较相同,因此俩人是惺惺相惜,课间俩人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看上去很是友好。但是在集体活动中露出了端倪,这俩个孩子其中的一个孩子多才多艺,相当优秀;而另一个孩子却很普通。作为真正的朋友,应该为自己的好朋友能够在集体活动中崭露头角,展示才艺而高兴才是。她却不是,想法设法,阻扰她出场,并且伙同别人破坏她朋友出场机会。从她偶尔偷偷露出的“红红”的眼神,可以感觉到嫉妒心理已经在她身上“生根发芽”了。

三、“嫉妒”心理的潜在危害: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心理长时间的存在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嫉妒心理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它会使一个人变得卑下、偏狭;它会使人放弃自我追求,而去用仇视的目光贬低他人的成功,从而成为一个庸人。嫉妒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造成集体内部互相积怨,这种积怨会使许多人浪费时间和精力,从而形成内耗。面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状况,看着那本来甜甜的笑脸,变得扭曲,瞧着那纯真的眼神射出嫉妒的光芒,作为班主任不由忧心如焚,嫉妒是味毒药,不祛除,它会慢慢噬咬你的神经,让你夜不能寐,心不得宁。于是我查阅资料,以期对症下药,让学生早日走出“嫉妒”心理。

四、“嫉妒”心理的“治疗”方法:

1、教育学生善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在具有竞争气氛的学习生活中客观地对待自己,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要把学习中最优秀的同学仅仅看成是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对手,而要看成是促使自己进步的动力。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仅仅的短处比较,而要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只有这样才会有长进。

2、引导他们走出自我狭隘的小圈子。嫉妒别人成功是从自我的视野中把别人成功看成自己的障碍,因此其内心深处潜藏着一种自己不好也不许别人好的自私心理,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时时会发现自己周围的同学正在超越自己。如果能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并能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就表明走出了自我狭隘的小圈子,具有一种宽广的胸怀,这种胸怀对于将来的成功十分重要。

3、在班级建立公平、友好的竞争机制,竞争在集体学习、生活中难免。它也是医治嫉妒病的特效药。公平、友好的竞争,是依靠能力与智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歌唱的水平、考试分数的增加都离不开勤学苦练。我们在班级通过公平、友好的竞争,比谁学习刻苦,比谁技能、技巧高、比谁学习成绩优异,让全体学生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此外,我还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活动,使同学间能更多的互相了解。许多嫉妒心理是由误解产生得。嫉妒者误认为对方的优势会造成对自己的损害,从而耿耿于怀。所以要打开心扉,主动接近,加强心理沟通和融洽,避免发生误会,即使发生了也要及时妥善地消除。

随着这一系列措施的开展,伴随着老师一次次深入地谈心,我发现天真的笑脸,纯净的眼神又慢慢地回到那些孩子的脸上。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单纯、幼稚,世界观、人生观都处于逐步形成阶段,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帮他们克服嫉妒心理,让他们内心溢满阳

光,

笑容灿烂每一天。

参考文献:《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吴思娜 主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