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丹毒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丹毒的体会

来源:九壹网
l76・中医中药・-■…  凹200 m以外有渗漏点的患者进行氩激光封闭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 效,说明中药联合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是非常可 靠有效的疗法。 October 201 3,Vo1.1 1,No.29圆珊 [4]彭清华.中西医结合眼底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201 1:217. [5]唐犀麟_中西医结合治疗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8例总结【J]. 湖南中医杂志,2009,25(4):23. [6]黄晶.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48例[J] '中国医药导报,201 1,18(19):108—109. 参考文献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0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1994:110. [7]孙虹_中药合并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陛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 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112—113. [3]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35. 中西医结合治疗42 ̄1J丹毒的体会 张展 (吉林省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吉林辽源136200) 【摘要】目的观察42例丹毒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自愿分为两组,两组均配合青霉素治疗7d,观察组分 组21例配合应用梅花针叩刺加火罐,治疗组分组2l例用原方法鱼石脂膏外敷。结果观察组1周痊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 效率95%,1年后复发率14%。对照组1周痊愈9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1%,1年后复发率33%,观察组效果优于治疗组。 结论丹毒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单独应用青霉素和鱼石脂软膏外敷效果不明显,我科在青霉素治疗的同时联合梅花针加火罐效果明显。 【关键词】丹毒;梅花针;拔火罐 中图分类号:R753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t-8194(2013)29-01 76-02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黏膜内的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 如珠为度,根据叩刺面积大小选用不同型号火罐进行闪火拔罐法拔 性感染,一般的抗菌消炎治疗短期内不易治愈,且临床观察治疗后还 易经常反复发作,复发率较高 多发于成年人,以炎夏暑湿季节为多 见,为解决丹毒治疗和预防复发的难题,我科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 上,根据该病的发病部位与解剖特点,创立了梅花针针刺配合拔火罐 治疗方法,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丹毒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罐,每次拔罐时间约15min,将会拔出部分淋巴液和血液,起罐后, 再用消毒棉球擦净,1个疗程后症状未消失者继续治疗。 1.3疗效观察 评定标准…:经7d治疗后判定疗效。痊愈:皮肤红肿、皮损消 退,肤色恢复正常,无自觉症状,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退,体温、 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好转:患处红肿减轻,体温下降接近正 常,皮肤局部温度稍高,患处附近淋巴结压痛减轻。无效:皮肤红 肿、皮损如前或加重,体温及血白细胞计数变化不明显,患处及附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42例,男28例,女14 例。年龄21-76岁;年龄21 ̄30岁8例,31 ̄40岁9例,41-50岁11例, 51,-.60岁l0例,60岁以上4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4年,急性丹毒l1例, 亚急性12例,慢性丹毒急性发作l9例,发生部位:躯干5例,上肢11 近淋巴结肿痛。 2结果 本次统计中观察组1N痊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 95%,患者进行随访,1年后复发率14%。本组有1例男患者,年龄21 岁,职业:养殖者。来院就诊主诉2d前劳动回来右侧下肢疼痛,畏 寒、全身不适、高热,今早疼痛 ̄IIII并灼热感强烈来院就诊。查体: 右侧下肢前部有6cm×5.5cm、4cm×3.5cm大/i",2块云片状红斑,肿 痛,按之退色,边界清楚,并伴发热,体温38.2"C,血常规检查WBC 例,下肢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l例,对照组21例,两组在年龄、性 别、病程、症状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丹毒的分型是根据发病部位而确立辨证,胸部、腰背的为内丹 毒,属肝火毒蕴和肝脾湿火,发于下肢者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发 病的特点:病起突然、恶寒发热,皮肤突然鲜红一片,红肿胀迅速蔓 延, 外科大成》中说: “丹毒者,为肌表忽然变赤,如丹涂之状 也”。好发于炎夏暑湿季节,如经常复发,可引起淋巴管阻塞水肿, 形成象皮腿。中药治疗丹毒已有多年历史,用清热解毒,疏散风邪, 1.6×109/L,并有口渴,苔黄腻,脉濡数,辨为湿热下注证,临床诊 断为下肢丹毒,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1次,局部出现黄豆大水疱,肿 痛已减轻,热退身凉,疼痛减轻,继续治疗3d,停止梅花针与拔火 罐,局部水疱3d后消失,皮肤无症状,患者经3次梅花针与拔火罐加 青霉素静滴6d治疗痊愈。 另对照组在1N痊愈9例,治疗好转7例,无效6例,其中l例坏疽 性丹毒症状如烫伤,大疱破后,流淌黏液,疼痛难忍,用大量青霉素 均未收到效果,鱼石脂膏外敷,全身和局部症状未能控制,出现“陷 症”,判定治疗无效 ],转入观察组治疗后好转,本组患者满疗程后 观察总有效率71%,患者进行随访,1年后复发率33%,观察组效果优 清肝泄火,通脉利湿的治疗原则有很好的疗效。 两组患者局部均有红肿热痛,体温增高,血象白细胞计数异常, 淋巴结肿大,给予患者青霉素试敏,阴性者静滴青霉素800万u,每天 1次,7d为1个疗程,阳性者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治疗,对照组局部外 擦3%碘,并用20%鱼石脂软膏外敷。 治疗组:嘱咐患者将患处衣物脱去,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屏风 遮挡、保暖等,常规消毒皮肤红肿明显处,用消毒好的针具备用,做 好患者的心理安慰,配合治疗工作,医师根据患处皮肤厚薄用已经消 毒的梅花针先从病损的边缘开始,适度点状刺激,直至出血,以渗血 于治疗组,两组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分析有意义。 3讨论 祖国医药有“热微则痒,热甚则痛”的记载,热为火之轻,火为 圄匣曩圈呵2013年10月第1 1卷第29期 ・中医中药・177 热之重,热属六淫之邪,丹毒为由于火邪侵犯血分,外伤邪毒乘隙而 入致肌肤经络阻滞不通而发,西医认为是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 肤毛细淋巴管的炎症,血象化验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白细胞增高,常 规的静脉抗生素治疗给药不易到达局部皮肤,淋巴系统与血循环系统 为相对的系统,抗生素治疗给药因淋巴液循环缓慢,使该病恢复 的较慢,炎症细胞及细菌不易被及时清除,炎症残留小部分,造成丹 毒复发率高。 我科利用中医梅花针叩刺病变部位,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 受阻,郁而化热,引起皮肤红、热、肿胀、水疱等一系列症状,细菌 邪毒乘虚而入,正不胜邪导致丹毒反复发作,湿热毒邪稽留肌肤,水 湿外透,出现水疱甚至热甚肉腐,皮肉为之坏死,西医认为长期局部 发生坏死,可能由链球菌直接损害筋膜的血管结构所致 ]。因此,在 预防丹毒的复发问题应从根源做起,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控制细菌感 染,促进气血运行,增加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尽快促 进疾病的恢复,使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丹毒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在治疗过程中,单独应用青霉素和鱼石 作用,在红肿病变明显区刺破皮肤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血分向外 开放,并利用火罐的负压将其内弥漫着以炎症细胞为主的淋巴液与血 液排出体外口】,火热毒邪随淤血排出体外,清除并消灭该部细菌,促 进局部新陈代谢,具有清泻血分郁热、活血化瘀消肿之作用。 从两组统计结果可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较好,但本组发 病主要在下肢和躯干及上肢的患者,有报道头、面部发生的患者,我 们没有理论尝试论证,无经验报道。在预防丹毒的复发问题调查发 现:大多数患者患有各型的足癣,以浸渍型为多,皮肤长年破损,各 种细菌的入侵生长繁殖,久则营气不从,气血运行不畅,淋巴液回流 脂软膏外敷效果不明显,我科在清除丹毒间的细菌同时,合理、有效 的应用抗生素及梅花针针刺和火罐是很重要的,调节气血,清热解 毒,疏散风邪,保持疮面干燥,促使淋巴液回流无阻是治疗、防止丹 毒反复发作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梁勇柱.实用皮肤病诊疗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417. [2]王永炎今日中医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3. [33] 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4. [4】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310. 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蔡峰海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医院,广东汕头515100) 【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参苓白术散,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观察组 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O.05)。结论中药复方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 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不明显,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29-0177-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 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临床多认为其与胃肠运 动功能障碍、胃肠激素改变、精神社会心理因素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等有关Ⅲ。我院采用中药复方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奥美拉唑、多潘立酮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药准字H20045335)20mg/次,2次/d,早晚口服;西药多潘立酮(吗 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10mg/次,3 次/d,饭前30min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参苓白术散 加减(方剂组成:人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山药15g、薏苡仁 10g、莲子肉10g、白扁豆10g、柴胡10g、陈皮10g、自芍10g、砂仁 5g、甘草5g),常规水煎煮,浓缩至2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每 次各100mL,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忌食生冷、腥膻、辛辣刺激之物。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 82例病例均来自2011年8fl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 不良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其中,观察组中男42例,女40例;年龄29 ̄51岁,平均年龄(40.1± 4.2)岁l病程1 ̄8年,平均病程(4.6±O.7)年I对照组中男41例,女 4l例;年龄29 ̄52岁,平均年龄(41.8土3.8)岁;病程1-9年,平均病 1.4疗效判定 参照文献 】,采用临床治愈 显效、有效 无效四级疗效评定标 准。治愈:患者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临床症状消失,随 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患者l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3个月以上 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停药后半年内病情复发,但程度减 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程(4.7±0.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均不 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中[2]中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 标准,患者上腹部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并伴腹胀早饱、恶心呕吐、 嗳气泛酸等症状4周以上;经内镜、B超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消化性溃 疡、糜烂及胃肠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且排除肝、胆、胰等脏器疾病。 1_3治疗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Fh表1可知,观察组41患者中,临床治愈6例,显效17N,有效 对照组给予西药奥美拉唑(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 1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4l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