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培养阅读习惯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主题研究的工作总结

培养阅读习惯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主题研究的工作总结

来源:九壹网


培养阅读习惯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主题研究的工

作总结

沙城五小杨孝云

本学期我们坚持贯彻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加强自我学习,努力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落实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使课题研究工作得以扎实、有序、稳步推进。

一、课题进展情况:

1、确定重点,制定计划。

(1).确定学期研究重点:自“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立项后,课题组成员认真对课题进行讨论,结合学校语文教学实际确定了学期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a. 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及成因,并研究策略。

b. 更新观念, 结合教研活动,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c. 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资料,提高个人素质。

d. 做好学生问卷调查,使主题研究有针对性、实效性。

(2).制定学期研究计划:

学期初,在校级研究课题下,结合各年段学生特点,制定了各年段学期研究计划:

作为六年级的老师,我们确立的研究内容是: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a、认真调查,深入分析。

为了更全面地掌握本校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通过观察、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我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了我校学生阅读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1、学生缺乏指导,盲目阅读;2、阅读兴趣不浓,自觉性差;3、家长忽视阅读,观念落后。

b、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

(1).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科研的首要条件,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为此,我校组织课题组语文教师每两周集中进行一次理论学习和座谈,使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为了给自己充电,我不仅认真培训,做好笔记,还在业余时间和同年级组的老师交流看法,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虚心求教,为搞好课题做了充分的准备

(2).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语文组进一步规范了教研活动的制度,做出了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开展专题讨论、课堂教学实践研讨等活动的计划,我不仅认真学习了课题组提出的要求,还对自己的职责进一步明确,争取事半功倍地完成好课题研究。

明确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3)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我还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从中汲取营养,使自己研究的课题站位更前沿。

二、确立了研究方法与措施:

(1).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阅读教学策略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了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我们确定要把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要通过自主备课、课堂教学实践、集体研讨等形式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下大功夫。

(2).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确立以营造阅读氛围为基本方法,利用早读、课间、班会、阅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举行阅读标兵评选、阅读小报比赛、读书故事会、背诗大会、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把阅读课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指导;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减少一些书面作业,增加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外书。

3、. 在班级中成立图书角,同学之间可以调换借阅, 使图书角灵活增容

4、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把课内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教师的指导、介绍、引荐 ,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对应课内,引领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5、向家长宣传读书的益处,鼓励家长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营造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在实施中的问题和思考:

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课题组教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方向和策略正在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总的说来,本人还存字很大不足,主要说来是存在畏难情绪,由于缺乏研究经验。因为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对于课题的思考深入的学习有一些畏难情绪。今后要努力改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