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试卷B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复核人
注意事项:
1.由于是开卷考试,因此,仅写出讲义上的要点无法得到该题满分。2.应根据授课内容展开描述,有独到见解可加分。3. 请在两小时时间以内完成。 得分
评卷人
一、简述题(10分一题,需简要展开,仅写出讲义上的要点只有基本分)
1.请简述面对危机公关中第一步该如何展开?
第一步是及时反应(2分)。两个注意点,一是掌握情况(基本分2分,正确展开2分)。二是制定策略(基本分2分,正确展开2分)。
2.请简述蓝海理论中的“不再完整性”的实际含义
市场不再完整(基本分2分,正确展开3分)利益不再完整(基本分2分,正确展开3分)
3. 请结合新媒体运营特点简单解释“马太效应”。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2分)
方向1:新媒体具有观念新、技术新、手段新、效果新四个特点,都需要先声夺人,抢占先机(基本分3分,展开5分)
方向2:新媒体核心特征是:及时与互动。更加讲究先行市场的占领(基本分3分,展开5分)
4. 请写出10对HTML语言标签
|
等
二、判断题(2分一题)
1、新媒体的核心特征就是及时与互
动 (√)
2、“新闻讹诈”这一非正常现象是发生媒体发展的第二阶段 (╳)
3、“家书抵万金”这句古词反映的是大众传播中的一种社会现象 (╳)
4、“尘埃乍起”的阶段是新闻学研究的对
象 (√)
5、凤姐走红是大众审丑,兽兽走红是大众审美 (╳)
三,论述题(25分一题)
1,2007年10月,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农民周正龙拍到了“华南虎”的照片。
如此权威部门发布的消息以及众多报纸、电视、电台媒体报道的新闻却遭到了网民的强烈质疑,历时9个月的斗争最终证实“虎照为假!”
请应用“新媒体受众的特色”理论,分析这次交锋胜利的原因所在。
1,隐蔽性与公开性:
网民匿名发言,言开流传
2,广泛性与窄众性:
网络没有界限,特定话题影响特定人群
3,真实性与干扰性:
网上言语展露心声与实际存在,但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影响
4,严谨性与随意性:
大众传播后的相互印证与补充,但随发言者的心情变化很多(基本点各2分,视正确展开酌情加1-5分 )
2,2010年腾讯与360相互攻击、互不兼容问题成为这一年的网络热点事件之首。请应用“媒体共振”理论,分析这个新闻热点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 传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领域 所有媒体都参与
(2) 共振使多方共赢获利 用户、利益方、媒体获利分析(3) 共振具有难以估量的破坏力 影响面之广(4) 共振具有先期判断特点 符合规律以上4点每点各2分
形成的几个阶段过程分析:1,(网络媒介)消息产生
2,(传统媒介)媒体报道,亮点产生3,(网络媒介)受众评论,就事论事4,(传统媒介)媒体互动,产生观点5,(网络媒介)受众推进,酝酿6,(传统媒介)官方表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