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rs&Windows
建筑规划与设计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养老住宅设计探索陈海平广东建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群众经济能力与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对住房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伴随着老年人群体不断壮大的的国情,养老住宅设计响应了国家尊老、爱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本文简要论述了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与基本概况,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归纳了养老住宅设计的若干有效措施,并以此为思路对养老住宅设计进行探索研究。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住宅设计1引言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下,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居住问题在如何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护理疗养等问题亟待解决。关于养老住宅的设计更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2社会背景与前期调研2.1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2.1.1全球人口面临老龄化问题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今,世界上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有72个之多。2.1.2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老年人的绝对数量大,老龄化的趋势明显。随着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我国人口人均寿命延长。人口有明显的老龄化趋势。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段区位,是作为规划的前提条件。邻近成熟的居住区,远离娱乐的喧嚣。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社区交流和户外活动的公共空间。小区道路合理规划布置,人车分流。远离或隔离主干道噪声污染。相邻配套设施与住宅的共融共生关系应妥善处理,既提供公共交流和户外活动空间,又要保证老年人生活的私密性、便利性。3.1.2容积率的取值和控制(1)进行养老住宅开发的地块容积率宜控制在1.0~0.1之间。(2)低容积率、低密度的地块更适合养老住宅社区的开发。(3)容积率较高的住宅小区规划应考虑“双钥匙”等模式的养老住宅进行开发建设。3.1.3配套设施(1)老年人日常活动半径在450m左右,以此为参考建立服务配套设施。(2)建立社区老年人服务公共设施。比如棋牌室、健身房、老年人服务中心等。(3)医疗服务:包括日常健康护理,检查和康复的设施。2.2国外养老住宅分析3.2建筑设计2.2.1发达国家养老住宅的背景(1)发达的经济、生产水平。(2)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3)从关注老年人的心理感受出发。2.2.2发达国家养老住宅的调研(1)与子女一起生活的老人比较少,70%以上的老人拥有自己的房屋。(2)从六、七十年代开始,社会养老设施和老年社区开始发展兴建。2.2.3结论(1)在良好经济基础,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引导解决老年人的居住养老问题。(2)养老住宅区的规划,是社会养老系统的发展趋势。(3)从建设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的角度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养老住房实施中存在的技术问题。(4)养老住宅设计应重点改善提升环境周边设施和护理体系。(5)养老住宅设计除了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老年人的心理感受。3养老住宅设计研究成果3.1规划要求3.1.1项目选址与场地设计在空间功能布置上应保证老年人的性,安全性和健康性。应符合人体工程学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设计建造。空间功能布置分隔应满足后期能灵活改造的要求。3.2.1养老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3.2.1.1无障碍出入口设计要点(1)临空时,应在栏杆下端设置高度不小于50mm的反槛。(2)应在有高差、台阶的地方设置无障碍坡道。(3)起点和终点处应预留1.50m×1.50m的轮椅活动区。(4)铺地应平整,不得积水。使用防滑的地面材料。(5)应设置连续的扶手。(6)坡度平缓,踏步高度宜小于130mm,宽度宜大于360mm。(7)在入口处和斜坡上方应设置雨蓬。3.2.1.2电梯和电梯厅的设计要点(1)3层以上住宅应安装电梯。电梯的大小应满足担架进出要求。电梯出口地面没有高度差。电梯轿厢内部净尺寸不×1400mm。小于1400mm(w)(2)设置供住户等待电梯时的休息椅。(3)无障碍入口。宽度要满足轮椅可以通行,应大于或等于1000mm,入口不应有高差,宜采用推拉门,自动感应门。(4)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或采取防滑措施。(5)邮箱和留言板设置146
2018.07
建筑规划与设计的位置不应影响通道宽度。(6)电梯厅深度不应小于轿厢深度。(7)电梯内部设置。在距离地面0.9m和0.75m高设置扶手。电梯按钮操作高度应方便轮椅使用者操作。电梯门应配置防止夹伤乘客的装置。3.2.1.3公共走廊设计要点(1)应考虑轮椅和行人可并行通行,走廊宽度不应小于1.4m。(2)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或采取防滑措施。(3)两侧设置连续扶手。(4)无高差地面。(5)保持墙壁光滑无凸角。(6)门窗的开扇不应影响走道的通行。3.2.1.4公共楼梯设计要点(1)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或采取防滑措施。(2)便于识别的台阶。有良好的照明和色彩区别。(3)楼梯宽度不宜小于1200mm。(4)安装牢固楼梯扶手,使用圆滑的扶手并安装在楼梯的两侧。(5)充足的照明。注意灯具的位置和光线电子角度。3.2.1.5细部设计要点(1)墙壁的墙角应化圆角。(2)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或采取防滑措施。Doors&Windows
绿化、景观小品造型高度不宜过低,预防老年人不注意,被绊倒。(3)户外桌椅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设计和设置。(4)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或采取防滑措施。3.5.3养老住宅小区设计思路(1)小区入口和道路的无障碍设计。(2)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3)物业单位组织各类老年人活动。(4)采用封闭布局、管理。增加老年人的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4养老住宅社区配套未来,养老住宅品质的完善与提升不止局限于养老住宅的设计与建造,还需要、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养老住宅社区的配套设施。(1)健康护理型配套(体检中心,保健康复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和检测,并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康复护理。(2)日常照顾型配套(老年人服务中心、食堂)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餐饮服务、家政服务、紧急救助等生活服务。(3)文体娱乐型配套(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学院)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教育、娱乐,丰富精神生活。5结论3.3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要点3.3.1门窗的设计要点(1)应使用尺寸较长的门把手,中心高度宜在1.2m左右。(2)宜使用推拉门、滑动门代替铰链门。(3)门宽应符合轮椅通行要求,不应设置高差门槛,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2m,门内宽度不得小于0.9m。(4)低窗台应安装高度不小于0.9m的防护栏杆。3.3.2门厅的设计要点(1)充足的照明和活动空间,应考虑换鞋的空间。(2)使用便于识别的开关。(3)采用平开门时,应考虑可调节自动关闭装置,拉柄方便老年人的操作。(4)入户门门槛高度不应超过2cm。(5)换鞋区应设置扶手和换鞋凳。(6)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或采取防滑措施。3.3.3楼梯的设计要点(1)宜设置上下双扶手(高度为900mm和750mm)。(2)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200mm,满足两人搀扶并行。(3)扶手截面应做圆角处理。(4)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且不小于1200mm。3.3.4卫生间设计要点(1)采用无高差地面。(2)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或采取防滑措施且便于清洁。(3)采用无障碍设计,预留供轮椅回转的空间。(4)安装紧急求助对讲装置。(5)水龙头宜选用杠杆式或掀压式开关。(6)在坐便器、浴缸两侧及淋浴间内应设置扶手。(7)为陪护人员预留护理、照顾的空间。(8)宜使用推拉门或折叠门。如采用玻璃门,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和不
断壮大的老年军。社会各界必须开拓思维、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老年人打造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居住活动空间。而对养老住宅的设计的研究、探索必须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3.4物理环境(1)室内灯光照明,宜采用整体柔和的光线,局部搭配点光源。(2)房间颜色应考虑由柔和雅致的风格。(3)室内装修造型和家具表面应处理圆滑无尖、锐角。3.5室外活动空间3.5.1养老住宅室外活动环境的分类(1)老年人感受自然的户外空间。(2)老年人用于社交活动的户外空间。(3)老年人户外锻炼健身运动空间。3.5.2养老住宅室外活动场所的设计要点(1)地面应避免高差变化,如有高差宜采用斜坡处理。(2)参考文献:[1]周燕珉,陈庆华.中国城市养老设施调研及设计建议[J].住宅科技,2013(11).2018.07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