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作者:张习亮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05期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学生虽然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处于进行第一线,应自觉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吸引学生,激起他们浓厚的、长久的兴趣,使之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091-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同时还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学生虽然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呢?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自主读书 1.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能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自主阅读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和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只有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自主阅读。其次,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要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正确认识学好语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自觉主动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快乐地接受到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2.创设情境,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其方法很多,设计问题时,可由课题引发、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法。例如:教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由理解课题的“毁灭”一词来设置问题,为什么圆明园被毁灭呢?它是什么时间?被谁毁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呢?这样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在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词句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后,立即随机引导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文描述的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就能达到优化阅读教学的目的。
1.3.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自主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苏步青、冰心、林海音等名人读书的一些故事来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这种名人“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能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一课是知名作家林海音描述自己小时候读书的一种自主阅读方式——“窃读”。在利用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时,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这种“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并从中受到这种自读方式的感染,从而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古今中外凡是对人类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1.4.利用教材,随机指导,激发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随机树立典范,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说出一些精妙的好词佳句和语段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或表扬。这样,就能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着关键的作用。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主阅读习惯 2.1.巧妙引入,激发潜在能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亦然如此,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结构比较小,心理不稳定,易受来自外部因素的干扰。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引入方法,排除干扰,化难为易,巧妙地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2.转变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转变自己的角色,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做学生的朋友,以热情、和谐、诚实、谦虚、守信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与学生一道解决学习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耐心帮助学生,特别是后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要适时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强化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3.加强小组活动。
根据笔者三十多年的经验总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小组活动,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这样的小组学习活动,形成相互启发的学习模式,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3.更新观念,保持浓厚的阅读习惯
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下的教育,是创新能力的教育,是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应自觉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吸引学生,激起他们浓厚的、长久的兴趣,使之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总之,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究,依据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探索、调整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和氛围,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教学自主阅读,就能有效地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余霞.提高青少年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G].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6. [2] 林珍.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G].北京.现代出版社.2011.9. [3] 互联网.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2017.9.14. 作者简介:
张习亮,男,穿青人,生于1691年6月,贵州省织金县人,本科文化。1979年9月参加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党,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基层中小学语文一级教师。2011年7月被织金县牛场镇委员会授予“优秀党员”称号。现任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岩寨小学党支部、工会组长、食堂管理员、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