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作者:李燕春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年第18期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在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角色的新变化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向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问题,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也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就需要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控制,保持课堂教学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稳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它取决于师生两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动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和实施过程中,不要只通过一种教学方法去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构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创造性,顺利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
二、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首先,平等爱生,注重激励,促进学生上进,使学生感激你,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师期待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斯大林曾说过:“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长期的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经验也证明,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及时实施鼓励性评价,对他们抱有期望,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和自己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学生常常会如老师所希望的那样有所进步。反之,如果教师厌恶某些学生,对他们不抱希望,他们会从老师的言行态度意识到老师的歧视,因而以消极态度对待老师,不理会或拒绝老师的要求,甚至“破罐子破摔”,不求进步。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品行便会一天天变坏。尽管有某些例外,但总的趋势是如此。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应单一地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将学生分为差生、优生,甚至辱骂学生为“白痴”“笨蛋”“糊涂虫”“不可救药”,这是对学生的心灵、人格的冷酷摧残,这样是无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教师应争取多形式、多渠道、多种评价标准鼓励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次,关心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的朋友、知己,使学生相信你。教师关心学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例如,教师应在短时间内记住新班级学生的名字,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个人性格特点,有何特长、爱好,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教师可以借助班会、生日会、课外活动、交游机会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喜爱看什么书、听什么歌,喜欢看什么电影、电视,倾听学生对自己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充分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师生就有了共同语言。
再次,发扬民主,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学生喜欢你。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应该把自己当作知识技能的占有者和绝对代言人,应与学生平等相待,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求共识,在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信任、包容、共享,感受到自身价值被充分肯定和认可,使交往通畅,从而使学生焕发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活力。
三、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改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馨的情谊,课堂教学氛围必然轻松愉快,学生对信息的感受性、反应的敏捷性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从学生对自己的热爱与期待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乐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能很好地相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一个具备心胸豁达、善于理解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往往更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有些教师会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新《课程标准》下已经不适用了,尤其是中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要用换位思考的意识,多从学生角度去思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要求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还要及时地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使他们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英语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发展他们的英语才能。
英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即英语信息的传递、接受、加工、内化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英语课堂教学往往存在气氛沉闷、不活跃等问题,也有的老师认为英语课就应是让学生安静地思考、认真地记忆,其实这些想法在现行教学中已经不可取了,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入一些新鲜内容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游戏、小讨论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在新《课程标准》下激励学生的做法
教师的“爱之力”能赋予学生巨大的力量,教师期望效应也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行为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对于上课认真的学生,教师给予赞许的微笑;课堂提问时,教师也特别注意面带鼓励、真诚的微笑;教师应仔细发现学生的一切闪光点,因为这是进行激励的最佳时机。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感情、心理变化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学生通常喜欢哪位老师也往往会喜欢这门课程,可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教师应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坚持以人为本,师爱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学生”的意识,努力创造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现、自我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实现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赣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