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杂志2018年4月第33卷第8期 · 61 · 对分课堂在 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的应用 马景双,王艳杰,孙茜,毛智慧,宋艳丽 摘要:目的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实韧I课教学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O15级本科护生1个班为观察组( 一 3o),采用PAD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实训课教学;另1个班为对照组(n一30),采用传统的演示教学法教学。结果PDA教学后,观 察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PAD 教学应用于基础护理实训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护生; 本科; 基础护理学; 对分课堂/PAD教学; 静脉输液; 演示教学法;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G4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j.issn.1。01—4152.2018.08.061 Implementation of PAD-assisted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Nursing Ma Jingshuang,Wang Yanjie,Sun Qian, Mao Zhihui,Song Yanli.School of Nursing,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J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lement of PAD-assisted teaching in lab classes of Fundamentals of Nursing,and tO assess its effect. Methods One class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dmitted in 2015 was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n一30), who received PAD-assisted teaching in lab classes of Fundamentals of Nursing,and another class as the control group(n一30), who were subj ected to traditional demonstrating teaching.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hieved higher scores in skill examination than the controls(P%0.01);and autonomous learning scor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P<O.05,P<O.01). Conclusion PAl>assisted teaching applied in lab classes of Fundamentals of Nursing could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boost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Key words:nursing students; undergraduate program; Fundamentals of Nursing;PAl>assisted teaching; venous infusion; demonstrating teach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1 教授基于当代 年龄(20.12±0.98)岁。两组均为高考统招生。两组 性别、年龄、实验前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两组所用教材、课程进度及授课教师 均一致。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大学生心理特点提出的教学方法,是将整个教学过程 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与 讨论(discussion)3个阶段,因为其教学过程是一半时 间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学生讨论与内化吸收,因此 又称为PAD教学。其核心在于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 论分开,便于学生课后有一定的时间对知识进行内 化与吸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改善教学效果。 PAD教学模式已在一些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并 收到良好的效果_2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 按照我院教学计划,两组实训课均在《基础护理 学》理论教学后进行。共安排1个学期52个学时,13 个项目,分13周完成。所有实训项目均在实训教室 进行,教室备有病床、模拟患者及操作所需各项用物, 以静脉输液为例,方法如下。 1.2.1.1 对照组 共4个学时,采用传统的演示教 学法。前2个学时,首先教师在课程开始阶段引导学 生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的复习,时间lO~20 min;然后教师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演示,学生观摩 学习,教师边做边讲,学生边看边听,时间50~60 airn。后2个学时,学生依据教师所演示的静脉输液 流程进行分组练习。 1.2.1.2观察组采用PAD教学法。共4个学时, 科,其实训教学为护生以后进入临床工作提供必要的 基本技能。传统的实训课教学以演示为主,学生被动 接受操作流程,机械性地模仿教师操作,往往是知其 然而不知所以然。因此,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 念成为实训课改革的出发点。本研究于2017年3~7 月将PAD应用于基础护理实训教学实践,取得较好 的效果,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我校2015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 象,随机抽取1个班为观察组,另1个班为对照组,两 将学生分为3人一组,共1O个小组。分3个阶段进 组人数均为30人。观察组女生28人,男生2人;年 龄(20.17±1.01)岁。对照组女生27人,男生3人;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辽宁沈阳,l10000) 马景双:女,硕士,讲师,723494553@qq.corn 收稿:2O17—11—20;修回:2O18—01一O3 行教学:①第1阶段。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复习静脉输 液相关理论知识,然后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讲解示范, 只讲解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几大原则,具体细节不 作讲解;示范阶段只进行重点、难点的示范,如排气方 法、进针角度等,而不示范整个操作流程;之后布置思 · 62 ·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Apr.201 8 Vo1.33 No.8 考题供学生思考。时间1O~20 rain。②第2阶段。 集中休息30 rain。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行完成思考 题,对静脉输液操作内容进行充分的内化吸收,同时 习能力。采用姜安丽等 编制的自主学习能力量表, 量表分为自我管理能力(10条)、信息能力(11条)、学 习合作能力(7条)3个维度、28个条目,采用IJikter 5 可借助网络搜寻更多相关信息。对输液知识进行梳 理分类,分为“亮考帮”3个部分。将自己已理解掌握 的部分归为“亮闪闪”,将自己掌握但别人可能没掌握 级评分,即“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一般”、“基本不 符合”、“完全不符合”,正向陈述题目分别计5分、4 分、3分、2分和1分,反向陈述则反向计分。得分越 高,说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强。第1次课开始之前 和最后1次课结束之后,由授课教师发放量表进行评 价,两次分别发放60份,均当场有效收回。 的部分归为“考考你”,将自己存在疑惑的内容形成 “帮帮我”。③第3阶段。即第2学时,开始阶段首先 进行组内讨论,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分享答案及所获 信息,教师把握整个节奏,鼓励所有同学都参与讨论, 时间10 min;之后进行组间讨论,选取小组代表发言,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 验,检验水准a一0.05。 2 结果 针对“亮考帮”进行全班交流讨论,时问15 rain;最后 教师进行汇总,解答疑问,全面梳理静脉输液操作流 程,帮学生建立清晰的操作步骤,剩余2个学时学生 2.1 两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得分为 93.21±1.98,对照组得分为90.34±1.62,两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一3.775,P<0.01)。 2.2 教学前后两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 见表 3 6 7 8 3 6 3 3 8 7 9 4 2 3 7自主练习。其他操作实训课依此顺序完成。 1.2.2评价方法 ①操作考核成绩。13个项目的 实训课程全部结束进行操作考核,两组考核项目、评 分标准及考核教师相同,满分均为100分。②自主学 1 O . O. 3. O . ±5 ±6 ∞ 2 67 O ±3 ±2 盯6 ∞ O 2 5 表1教学前后两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 分, ± 时间 教学前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人数 3O 自我管理能力 29.87±4.66 28.61±5.43 0.543 信息能力 学习合作能力 23.56±7.98 总分 91.45±9.67 90.07±10.65 0.877 0.446 30 23.87±8.75 0.996 0.433 P 0.644 30 3O 教学后 对照组 观察组 30.21±3.56 33.87±4.32 5.634 24.98±3.54 26.76±3.99 3.665 0.043 94.87±7.43 l01.21±6.43 5.343 0.000 P O.OO1 3讨论 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其有助于提升学 本研 生的理论成绩。 研究结果显示,PDA教学后观察组学生自我管理能 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总分显著高 于对照组(P<0.05,P<0.01),说明PAD教学法能 3.1 PAD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究结果显示,PDA教学后观察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 3.2 PAD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本 于对照组(P<0.01),说明PAD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 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经历3个环节的学习之后,对 知识的掌握更牢固,记忆更深刻。在讲授阶段,学生 对操作的框架、操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及操作重点、难 点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带着问题进入课后的自我学 习,随着对问题的思考,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即 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演示教学法从 预设到执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PAD教学让 学生通过课后自我学习及丰富的课堂讨论进行自 是对知识的二次学习过程;在最后讨论阶段,通过与 同学之间交互性学习,再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 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 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主体性地 位得以彰显,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与探究性得到提 高l7 ]。在内化吸收阶段,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 握,即1项内容经历3次学习过程,因而可取得良好 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演示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重 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有1次,较难留下深刻的印 人。从心理学角度讲,自己理解的知识只能算是一 个消极知识,而能够运用自如的知识才是积极知 象,因此教学效果欠佳。田甜等_5 将对分课堂应用于 护理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结果发现对分课堂教学 模式有助于教学相长,通过课堂上的生生交互、师生 识_8 J。在讨论阶段,通过与组内同学讨论及作为小 组代表发言,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思想的交流碰 撞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知识得以拓展,同时由于 交互,学生提问,老师解答,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深 入,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欧阳旭平等 通过对分课堂 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讨论,朋辈压力也会促使学生积 护理学杂志2018年4月第33卷第8期 · 63 · 极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张小敏等 将对分课堂应用于外科护理学实训课中,结果显示 学生对实训课的兴趣增加,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促进 成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128—1300. Es] 田甜,徐雅,马淑然.对分课堂在护理学专业中医学基础 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6,35(5):70—72. [6]欧阳旭平,舒玲,陈丹,等.对分课堂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 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7):496—498. [7]陈瑞丰.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教 育科研,2016,346(3):71—74. 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操作变为主动实践, 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节点和生长 点,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的标志l1 。课堂教学 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新的教学方法 层出不穷口 j。本研究表明,PAD教学法在《基础护 [8]刘志平,岳梦琳.对分课堂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 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23 25. E9] 张小敏,郝丽亚.浅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实 训课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4):64 66. 理学》实训教学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增 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作为护理实践教学的新途 径。 参考文献: [10]任亚丽,陈迪,张伟,等.基于翻转课堂的药理学课程信息 化教学设计初探[J].医学与社会,2016,29(12):108— 110.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 教育论坛,2014,12(5):5 10. [】1]郭亚茹,何诗雯,晋溶辰,等.移动学习模式在内科护理教 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7,32(19):86 ] 口 ] ] ] 88. ] [2]陈浩彬.PAD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江 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174(2):116 123. [3]骆海燕,李美珍,马腹婵,等.“对分课堂”模式在高职儿科 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7,24 (5):10 14. [12]钟佳,刘竹英,李淑兰.基于微信引导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在中医护理教学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O17,32(19): 5—7. [4] 姜安丽,林毅.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和构 (本文编辑丁迎春) (上接第57页) niversal pathway,a woman S right to health[EB/OL]. (2014 06—05)[2O17一O6 2O].http://unfpa.org/public/ home/publications/pid/17601. 床工作经验,学历与职称较高者,其理论知识储备与 临床熟练程度相对较好,这与协会反映结果比较一 致,即学历较高、职称较高者,在培训过程中对学习内 容的掌握程度较好,说明考试设计与考试内容贴近助 产临床实际,基本能测试出考生在临床实际中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素养。 为做好培训考核,提高培训质量,考试结果反映 的问题提示,在未来工作中应根据考试数据分析结 侯睿,陆虹.北京市助产士核心技能水平的调查[J].护 理学杂志,2010,25(20):29—31. 张晶.我国助产士专业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建议[J]. 天津护理,2O14,22(6):487—489. 龙素琼,孙玉仙,张毅芬.各国助产人员从事助产服务现 状[J].健康研究,2013,33(3):184—187. 王德慧,陆虹,孙红.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信度和效度 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l1(12):42—50. Fullerton J T,Thompson J B,Severino R.The interna— tional confederation of midwives essential eompetencies for basic midwifery practice,an update study:2009— 果,完善考试设计、提高试题质量;将考生掌握率较低 的考试项目反馈给协会与培训基地,共同探讨原因, 加强培训;培训基地统一培训课程、操作标准、使用器 械及物品等,确保培训大纲与考核大纲一致,各培训 基地严格按大纲实施培训工作。助产士规范化培训 2O10[J].Midwifery,2011,27(4):399-408. 王庆华,郝玉玲,魏冠英,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 考核未来需进一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国内其他考 试好的做法,立足国情,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 助产士培训考核之路,从而促进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医 风和人文素质、熟练掌握助产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高素质的助产技术人才队伍,保证助产技术服务质量 和安全,保障孕产妇和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 理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0, 27(11):1667-1669. 夏志春,杨勇,梁云海.精神科护理技能应用客观结构化 临床考试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6,31(17): 68 7O. 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M].广州:暨南 大学出版社,2006:68—82. (本文编辑丁迎春) 障孕产妇和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r1] UNFPA.The State of the world S Midwifery 2014:a u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