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 题 训 练 18
一、名词解释 缺氧: 发绀:
二、填空题
1.常见缺氧的类型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室间隔缺损可引起_______性缺氧,维生素缺乏可引起_______性缺氧,CO中毒可引起_______性缺氧,心力衰竭可引起_______性缺氧。
3.血液性缺氧时血氧分压 _____ __ ,血氧容量_____ __ ,血氧含量_____ __ ,血氧饱和度_____ __ 。
4.循环性缺氧时血氧分压 _____ _ ,血氧容量_____ _ ,血氧含量_____ __ ,血氧饱和度_____ __,动-静脉氧含量差_____ __。 5.组织性缺氧的原因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常用的血氧指标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皮肤黏膜呈 _____ _色;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皮肤黏膜呈_____ _色或_____ _色;组织性缺氧患者皮肤黏膜呈 _____ _色或_____ _色。 三、单项选择题
1. 在矿井中工作最容易导致( )
A 循环性缺氧 B 血液性缺氧 C 低张性缺氧 D 组织性缺氧 E 大气性缺氧 2.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的缺氧是( )
A 循环性缺氧 B 血液性缺氧 C 低张性缺氧 D 组织性缺氧 E 大气性缺氧
3. 下列引起缺氧的原因中,不出现发绀的是( )
A 呼吸衰竭 B 心力衰竭 C 一氧化碳中毒 D 严重休克 E 先天性心脏病 4.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血氧分压的因素( )
A 肺的呼吸功能 B 血红蛋白的量和质 C 吸入气的氧分压 D 静脉血分流的情况 E 坑道作业 5. 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 )
A 动静脉血氧差变小 B 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D 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E 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 6.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 ) A 氧和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变慢 B 碳氧血红蛋白增多,失去携氧能力 C 组织利用氧障碍
D 外界氧分压过低,供氧不足 E 组织中氧分压下降
7. 健康人进入通风不良的矿井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 A 肺部气体交换差 B 吸入气体的氧分压过低 C 血液携氧能力低 D 肺部循环血量减少 E 血红蛋白量下降
8. 小叶性肺炎患者引起缺氧时,血氧变化的指标正确的是( ) A 血氧分压降低 B血氧容量降低 C 血氧含量正常 D 血氧饱和度正常 E 动、静脉氧分压正常 9. 对缺氧最敏感的组织是( )
A 心 B肝 C 肺 D 脑 E 胃
10.刘先生,血氧检查结果是: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12 ml/dl ,氧分压100mmHg,动-静脉氧差3.5 ml/dl ,可能性最大的疾病是( )
A 慢性贫血 B慢性支气管炎 C 矽肺 D 严重维生素B2缺乏 E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四、多项选择题
1. 下列缺氧可以引起发绀的是( )
A 循环性缺氧 B 血液性缺氧 C 低张性缺氧 D 组织性缺氧 E 大气性缺氧 2. 下列哪些属于血液性缺氧( )
A 一氧化碳中毒 B 氰化物中毒 C 贫血 D 亚盐中毒 E 休克
3. 下列属于乏氧性缺氧的原因有( )
A 高原缺氧 B 呼吸肌麻痹 C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D 充血性心力衰竭 E 紫绀型先心病
4. 乏氧性缺氧时,血氧指标可发生的变化有( )
A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 血氧饱和度升高 C 血氧含量降低 D 血氧容量正常 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 五、判断题
1. 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g/dl时,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
2. 缺氧者不一定都有发绀,而发绀者必定是缺氧。( ) 3. CO中毒引起缺氧者,皮肤和黏膜呈樱桃红色。( )
4. 乏氧性缺氧是指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为等张性缺氧。( )
5. 治疗缺氧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氧疗。( )
6. 慢性缺氧时,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红细胞增多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 六、简答题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缺氧的发生机制。 七、综合应用题
患者,女,35岁,干部,昏迷20分钟入院。
患者,半小时前在家用煤气热水器洗澡,15分钟后发现倒在卫生间已昏迷,急送入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
体检:体温:37℃,呼吸25次/分,脉搏96次/分,血压13/10kPa,神志模糊,皮肤黏膜樱桃红色,对光反射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腹部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5g/L,动脉血氧分压13.3kPa,血氧容量172ml/L,血氧含量156ml/L。
入院后立即吸氧,经高压氧仓及对症治疗痊愈后出院。 讨论题:
1.根据病史诊断什么疾病?有何依据? 2.患者属于何种类型缺氧?试述其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