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门信息化建设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部门信息化建设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九壹网
Complex综合 部门信息化建设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樊娟玲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信息中心 摘要: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由起步进入高速发展阶 段。信息化建设正不断推进管理科学水平的提升。本文通 过分析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发现并分析其':P4-在的 主要问题,为信息化建设下一步发展提出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部门 信 化建设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推动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 召开以来,党对信息化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有 力提升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信息化水平。部门信息 化建设是指按照“政务先行,资源共享”的模式,以需求为导向, 重塑管理的业务流程,以应用为主线,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和 公共服务创新,提高管理效能。随着我国对信息化建设 的积极推进和大力投入,部门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目前仍然有一些问题制约着发展。 一、我国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 2O世纪9O年代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办公自动 化、部门的电子化工程(“金”字工程)、全面的上网工 程三个阶段,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92年,提出建设 全国行政机关办公决策系统,信息化建设从此起步。1993年 起,启动国民经济信息化“三金工程”(金桥、金关和金卡 工程),部门网络建设逐步启动,这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 雏形。自1999年发起“上网工程”以来,我国迅速迈入网络社 会。2OO1年,国家做出了“中国建设信息化要先行”的重要决 策,2002年明确提出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框架,将 信息化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整体发展阶段。 经过2O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各类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完备,网络建设获得长足 进展,大部分职能部门都已建成覆盖全系统的专网。信息 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各部门建设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进_ 步提升,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也为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二、我国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部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仅仅是手段,“行 政管理”才是目的。行政机关必须意识到,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 规划设计、实施应用、队伍建设以及部门自身角色转换的各 环节、全流程把握,才能确保这一重大建设进程的IN ̄.I进行。 1.缺乏统一建设规划,容易出现“信息孤岛”。当前信 P.194 息化建设的管理还不够完善,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行政地位相 对较低,大部分为事业单位属性。由于缺乏统一和强有力的组织 管理,导致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标准,系统设计 与集成方式无法兼容,数据资源无法流通,形成孤岛式的信息系 统。具体表现在信息部门完全跟随业务部门走,信息系统种类繁 多、互不兼容,业务的交叉性带来系统重复建设,同时信息系统 本身受影响大,容易出现生命周期不长等情况。A4"-I司题在 信息化建设陆续竣工以后,需要资源共享的时候表现尤为突出, 成为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 2.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硬 件是基础,核心是应用。机关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而 忽视了行政结构的调整和行政流程的再造,导致设备资源冗余 和效率堪忧。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行政管理需 要,支撑决策和面向公众互动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 推广实施和后期完善应用成为初期建设完成后的薄弱环节,这 不仅仅需要开发部门来完成,更需要部门整体推进,只有真 正实现了广泛应用和互动,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才能实现。 j.从事信息化建设的专门人才匮乏。信息化建设可谓是“三 分技术,七分管理”,我国行政机关中,精通信息网络技术又了 解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尤其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 开发和运维队伍。事业编制和工资待遇对于这类人才也缺乏足 够吸引力,造成人员流动性较大。目前,行政机关往往将运维任 务交给开发方,由此引发的技术依赖、信息安全、响应速度、经 费落实等问题都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并制约着自身信 息化队伍的成长完善。 三、推进我国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思路对策・ 1.提高引领业务能力,实现角色转换。信息化既是技术 的,也是思想观念的。近年来,要求“协同政务”、“一站 式服务”的群众呼声日益高涨。通过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进信 息化建设,各级领导的认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能够主动作为提 出信息化需求。特别是一些直接涉及民生领域,如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民政、卫生、等管理部门,业务种类多,覆盖面大,信息 化是行政管理顺应潮流的必然选择。满足于能够办理具体业务已 经远远不是信息化建设的当前任务,能够预先超越业务需求并提 供管理指南才是今后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追求。这就要求各级领导 必须具备角色转换意识和全局观念,不仅懂得和业务,还要 从管理高度谋划能够引领业务甚至影响决策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2.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科学精准的谋 Complex综合 划是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必须打破条块分割、互不 协调的狭隘思想,实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由国家层面出台 统一、长期发展规划和建设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目标明确、层 次分明的规划方案。立足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需求,地区、系统、 部门间注意配合与协调,尽力避免在建设过程中,以部门利益为 中心,各自为政的现象,各级部门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 的领导,依照国家规划制定本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 和统一标准,建立起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体系。 程,各个节点都需要落实到位。初期开发完成后,进入实施推广 和运维阶段,这既是对信息系统的一次全面部署和运行考验,也 是部门自身能力的巡检。必须制定详细周密的实施方案和 进度安排,组织专门人员负责落实应用和运维保障,后期持续进 行优化设计与完善管理,从而培养和打造一支离素质、全能型信 息化建设队伍,确保不断提高信息化综合管理水平。 总之,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环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协同 5.发展信息管理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准确定位部门信 合作,统一规划,最终建立资源共享、互动及时、服务高效的电 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内容,确保一体化建设总体框架合理、实现 子,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并喇 路径最优、保障措施到位。按照统一规划的要求,建立起全国统 一的标准化、规范化办公信息化网络平台。打破原来不同部 参考文献 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信息垄断封闭、分散孤立的无关联状态, [1】项炜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 形成资源共享机制。对于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要按照统 报.2009 一规划和标准进行改造,分步实施,实现原有系统与统一平台的 [2]王蕾.我国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理论与探索,2013(6) 互联互通。新建业务系统必须全部基于统一的办公信息化平台。 [3]张敏聪。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变革[J].决策借鉴,2009(4) 同时,应加快制定一体化建设所需的各项具体标准和规范,实现 【4 余双敏.电子政务概论[M].2009 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确保各项业务的无缝对接。 [5J常勇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探究[J】.财经界(学术 4.加强实施推广,完善系统应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 版),2O12 顺应地勘单位改革做好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 刘忠利陕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 摘要:在目前企事业养老差别较大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事 田地质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局面,成为改制后陕西省煤田地质有 业身份离退休人员待遇不降低,使他们较好地融入社区,维护 限公司面临的重要工作。 社会稳定,成为需要解决好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企业 离退休管理社会化 一、离退休人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离退休人员在长期的革@--t-@,u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做出了 当前,陕西省煤田地质局按照省印发的关于我省 重大贡献,他们身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优良传统。他们虽然 地勘单位改革的“陕政办发(2OO8)128号”等后续配套文件精神, 因年龄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拥有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和积累的经 已经由省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转为与省投资集团合并组建 验却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福泽后代。 的陕西能源集团煤田地质有限公司。根据改革文件中关于离退休 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就是充分发挥党和联系离退休同志的 人员的条款,离退休人员原则上仍由改革后的地勘单位管理,其个 桥梁和纽带作用,继承优良传统,传承正能量,使离退休人员安享 人经费从省财政安排地勘单位的补助经费基数中划转至离退休经 晚年,力所能及服务于社会而搭建平台、创造良好条件。 费单列管理。根据改革文件中关于在职人员的特别,全局有 634人申请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使全局离退休人员达 ̄wj3lO9..h., 二、陕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离退休管理服务现状 比在职的2516jk多出593人,离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之比为1.23:1 目前我公司离退休工作的专职机构是离退休人员服务中 (其中机关为1.18:1),离退休人员队伍庞大。 、。同时,机关与离退休工作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别是: 如何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煤 政治部:老干部,党员管理;办公室:离休干部车辆服 HUMAN R ̄OURCE MANAGEMENT P.1 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