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图中的诗句是对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局面的描写。当时北方的主要军阀有( )
①袁绍 ②曹操 ③孙权 ④刘备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 为汉末曹操统一北方奠定经济基础的是( ) A. 挟天子以令诸侯    B. 打败袁绍 C. 三顾茅庐    D. 实行屯田
3. 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及其都城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操 洛阳    B. 刘备 成都 C. 孙权 建业    D. 曹丕 洛阳
4.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 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局面 D. 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5.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王朝是( ) A. 曹魏    B. 西晋 C. 东晋    D. 前秦
6. 东汉末年以来,割据混战局面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标志着东汉末年以来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 )
A. 西晋灭蜀    B. 西晋定都洛阳 C. 西晋灭吴    D. 西晋迁都长安
7. 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 西晋统一    B. 赤壁之战 C. 七国之乱    D. 八王之乱
8.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 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C.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 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9.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有( ) ①统治集团的腐朽 ②八王之乱消耗了西晋国力 ③晋惠帝昏庸 ④民族压迫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楚汉之争    B. 赤壁之战 C. 八王之乱    D. 淝水之战
11. 下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后果是( )
......
A. 江南经济发展    B. 北方文化繁荣 C. 统治加强    D. 国家统一完成
12. 导学号79594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 社会动荡不安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丝绸之路开辟
13.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 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14. 下列一组有关北魏的重大事件,按照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北魏建立 ②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 ③统一北方 ④迁都洛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②④③①
15. 下面表格所反映的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 )
A.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 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 C. 结束了北方的割据局面 D. 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
16. 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即3.141 592 6到3.141 592 7之间的数学家是( )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张仲景    D. 司马迁
17. 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对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状况,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
A. 《论语》    B. 《伤寒杂病论》 C. 《齐民要术》    D. 《缀术》 18.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顾恺之作品的是( )
①《兰亭集序》 ②《女史箴图》 ③《齐民要术》 ④《洛神赋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9. 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 ) A. 云冈石窟与雕塑艺术 B. 《史记》与体育运动 C. 司母戊鼎与古典音乐 D. 《论语》与佛教文化
20.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国家的产生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请把材料二中的成果与材料一中的人物连接起来。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3)材料一中两位科学家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浪花淘尽英雄”“一时多少豪杰”是说在那个历史年代,曾有过很多的英雄豪杰。请你举出两个当时的英雄豪杰。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英雄豪杰?为什么?
(2)你知道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所描述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吗?这次战役交战双方是谁?
(3)除了这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试举出两个。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末年,黄巾爆发,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西晋末年,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加上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北方再度陷入动荡中。十六国时期,内迁各族的割据政权彼此征战,北方长期不得安定。
材料二 东晋建立之初,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巩固在江南的统治,统治阶级内部注意加强团结,调整统治,江南地区出现了“户口殷实”的繁荣景象。南朝宋武帝刘裕当政时,革除弊政,减轻赋役,
重视发展生产。在宋初的30多年里,南方出现了少有的安定与繁荣局面。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从东汉末年到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总的社会特点。你认为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会有怎样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总的社会特点。 (3)材料一反映的内容和材料二反映的内容有联系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两则材料并联系实际,你认为当前国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24.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两大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繁,政权分立。请写出下表中字母所代表的朝代或阶段名称。(8分)
A:  B:  C:   D:  (2)北魏时期,民族交融进程加快。这一时期著名的改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