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交底内容: 钢丝网架水泥夹心隔墙施工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中钢丝网架水泥夹心隔墙工程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工具:     2.1.1  钢丝网架夹心板(GJ板):     2.1.1.1  钢丝网架夹心板(GJ板)的规格见表9-17。                                   GJ板的规格                        表9-17  名称  短  板 标准板 长  板 加长板 公称 长度 (m) 2.2 2.5 2.8 3.0 长 T、TZ 2140 2440 2750 2950 S 2150 2450 2750 2950 实  际  尺  寸  (mm) 宽 T、TZ 1220 1220 1220 1220 S 1200 1200 1200 1200 厚 T、TZ 76 76 76 76 S 70 70 70 70 聚苯乙烯泡沫 塑料内芯厚 (mm) 50 50 50 50   交底部位 日期   注: 1. 其它规格可根据用户要求协商确定。           2. “T、TZ、S°为GJ板的三种类型。     2.1.1.2  镀锌低碳钢丝,其性能指标见表9-18。     2.1.1.3  低碳钢丝,其性能指标见表9-19。                             镀锌低碳钢丝的性能指标                  表9-18 直径 (mm) 0.02±0.05 抗拉强度 (N/mm2) A 590~740 B 590~850 冷弯试验反复弯曲180° (次) ≥6 镀锌层质量 (g/m2) ≥20     注:其它性能应符合GB9972的要求。                                 低碳钢丝的性能指标                       表9-19 直径 (mm) 2.0±0.05 2.2±0.05  抗拉强度 (N/mm2) ≥550 ≥550 冷弯试验反复弯曲180°(次) ≥6 ≥6 用    途 用于网片 用于腹丝 注: 1. 其余性能应符合GB 343的要求。 2. 未镀锌低碳钢丝不能用于岩棉夹心板。      2.1.1.4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表现密度15kg/m3±1kg/m3;阻燃型(XR型),氧指数≥30,其余应符合GB10801的规定。     2.1.1.5  钢丝网架夹心板(GJ板)的技术要求:     a. GJ板每平方米面积的重量应不大于4kg。     b. GJ板的表面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表9-20的规定。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GJ板的表面和外观质量                   表9-20 项次 1  外观 2  钢丝锈点 3  焊点强度         4  焊点质量 5  6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表面清洁,不应有明显油污  焊点区以外不允许  抗拉力≥300N,无过烧现象     之字条、腹丝与网片钢丝不允许漏、脱焊;网片漏焊、脱焊点不超 过焊点数的8%,且不应集中在一处,连续脱焊不应多于2点,板 端200mm区段内的焊点不允许脱焊、虚焊       板边桃头允许长度≤6mm, 插丝桃头≤5mm;不得有5个以上的 漏剪、翘伸的钢丝桃头  网片横向钢丝最大间距为60mm,超过60mm处应加焊钢丝,纵横 向钢丝应互相垂直 7  泡沫内芯板条局部自由松动  不得多于3处,单条自由松动不得超过1/2板长 8  泡沫内芯板条对接  泡沫板全长对接不得超过3根,短于150mm的板条不得使用      c. GJ板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见表9-21∶     2.1.2  钢丝网架夹心板主要配套件:     2.1.2.1  夹心板拼缝处加固件:之字条、网片等。     2.1.2.2  板端、门窗洞口加固件:槽网、之字条、φ6、~φ10钢筋等。     2.1.2.3   阴、阳角加固件:角网等。                            GJ板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表9-21 项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项    目 长 宽 厚 两对角线差 侧向弯曲 泡沫板条宽度 泡沫板条(或整板)的厚度 泡沫内芯中心面位移 泡沫板条对接缝隙 两之字条距离或纵丝间距 钢丝之字条波幅、波长或腹丝间距 钢丝网片局部翘曲 两钢丝网中心距离 允许偏差 (mm) ±10 ±5 ±2 ≤10 ≤L/650 ±0.5 ±2 ≤3 ≤2 ±2 ±2 ≤5 ±2   2.1.2.4  夹心板与地面、顶面、墙、柱面的连接件。     U形连接件:用d4.5×L37(mm)射钉固定或用M5膨胀螺栓固定。也可打孔插φ6钢筋作连接件。     2.1.2.5  埋件:预埋铁件、预埋木砖等,用于门窗框连接。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2.1.3  22号铅丝、箍码等,用于夹心板拼缝加固及连接件的绑扎、紧固。     2.1.4  水泥砂浆:     底层抹灰:1∶3水泥砂浆,用425号水泥、中砂,内掺水泥重量l%的EC砂浆抗裂剂。     中层及罩面抹灰:1∶3水泥砂浆,用325号水泥,可掺水泥重量20%的灰膏、中砂。     2.1.5  EC-l表面防裂剂,用量为5~8m2/kg。     2.1.6  凡未镀锌的配件及锚筋,一律刷防锈漆两道作防锈处理。     2.1.7  工具:     冲击钻:用于钻孔用膨胀螺栓固定U形连接件。     射钉:用于用射钉固定U形连接件。     气动钳:紧固箍码的专用工具。     蛇头剪(或称大剪刀):用于剪裁夹心机     砂轮锯:13″架配12″轮碟,用于剪裁夹心板。     其它常用工具:小功率焊机、手电钻、活动扳手及常用施工工具。     2.2  作业条件:     2.2.1  主体结构已验收,屋面已作完防水层。     2.2.2  室内弹出+50cm标高线。     2.2.3  作业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2.2.4  熟悉图纸,并向作业班组作详细的进行技术交底。     2.2.5  先作样板墙一道,经验收合格后再大面积施工。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略)     3.2  放线:按设计的墙的轴线位置,在地面、顶面、侧面弹出墙的中心线和墙的厚度线,划出门窗洞口的位置。当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确定埋件位置,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按400mm间距划出连接件或锚筋的位置。     3.3  配钢丝网架夹心板及配套件:按设计要求配钢丝网架夹心板及配套件。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可按以下原则配置:     3.3.1  隔墙高度小于4m的,宜整板上墙。拼板时应错缝拼接。隔墙高度或长度超过4m时,应按设计要求增设加劲柱。     3.3.2  有转角的隔墙,在墙的拐角处和门窗洞口处应用整板;要裁剪的配板,应放在与结构墙、柱的结合处;所裁剪的板的边沿宜为一根整钢丝,以便拼缝处用22号铅丝绑扎固定。     3.3.3  各种配套用的连接件、加固件、埋件要配齐。凡未镀锌的铁件,要刷防锈漆两道作防锈处理。     3.4  安装钢丝网架夹心板:当设计对钢丝网架夹心板的安装、连接、加固补强有明确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当无明确要求时,可按以下原则施工:     3.4.1  连接件的设置:     3.4.1.1  墙、梁、柱上已预埋锚筋(一般为φ10、φ6,长为30d,间距为400mm)应理直,并刷防锈漆两道。     3.4.1.2  地面、顶板、混凝土梁、柱、墙面没设置锚固筋的,可按400mm的间距埋膨胀螺栓或用射钉固定U形连接件。 也可用打孔插筋作连接件。其方法是紧贴钢丝网架两边打孔,孔距300mm,孔径6mm,孔深50mm,两排孔应错开,孔内插φ6钢筋,下埋50mm,上露100mm。地面上的插筋可不用环氧树脂锚固,其余的应先清孔,再用环氧树脂锚固插筋。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3.4.2  安装夹心极:按放线的位置安装钢丝网架夹心板。板与板的拚缝处用箍码或22号铅丝扎牢。     3.4.3  夹心板与四周连接:     3.4.3.1  墙、梁、柱上已预埋锚筋的,用22号铅丝将锚筋与钢丝网架扎牢,扎扣不少于3点。     3.4.3.2  用膨胀螺栓或用射钉固定U形连接件,用22号铅丝将U形连接件与钢丝网架扎牢。     3.4.4  夹心板的加固补强:     3.4.4.1  隔墙的板与板纵横向拼缝处用之字条加固,用箍码或22号铅丝与钢丝网架连接。     3.4.4.2  转角墙、丁字墙阴、阳角处用角网加固,用箍码或22号铅丝与钢丝网架连接。阳角角网总宽400mm,阴角角网总宽300mm。     3.4.4.3  夹心板与混凝土墙、柱、砖墙连接处,阴角用角网加固,阴角角网总宽300mm,一边用箍码或22号铅丝与钢丝网架连接,另一边用钢钉与混凝土墙、柱固定或用骑马钉与砖墙固定。夹心板与混凝土墙、柱连接处的平缝,用300mm宽手网加固,一边用箍码或22号铅丝与钢丝网架连接,另一边用钢钉与混凝土墙、柱固定。     3.4.5  用箍码或22号铅丝连接的,箍码或扎点的间距为200mm,呈梅花形布点。     3.5  门窗洞口加固补强及门窗框安装:当设计有明确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施工。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可按以下作法施工:     3.5.1  门窗洞加固补强:门窗洞口各边用通长槽网和2φ10钢筋加固补强,槽网总宽300mm,φ10钢筋长度为洞边加400mm。门洞口下部,2φ10钢筋与地板上的锚筋或膨胀螺栓焊接。窗洞四角、门洞的上方两角用500mm长之字条按45°方向双面加固。网与网用箍码或22号铅丝连接,φ10钢筋用22号铅丝绑扎。     3.5.2  门窗框安装:根据门窗框的安装要求,在门窗洞口处安放预埋件,连接门窗框。     3.6  安埋件、铺电线管、稳接线盒:     3.6.1  按图纸要求埋设各种预埋件、铺电线管、稳接线盒等,并要求与夹心极的安装同步进行,固定牢固。     3.6.2  预埋件、接线盒等的埋设方法是按所需大小的尺寸抠去聚苯或岩棉,在抠洞处喷一层EC-1液,用1∶3水泥砂浆固定埋件或稳住接线盒。     3.6.3  电线管等管道应用22号铅丝与钢丝网架绑扎牢固。     3.7  检查校正补强:在抹灰以前,要详细检查夹心板、门窗框、各种预埋件、管道、接线盒的安装和固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好的钢丝网架夹心板要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并做到基本平整、垂直。达不到要求的要校正补强。     3.8  制备水泥砂浆:砂浆用搅拌机搅拌均匀,稠度要合适。搅拌好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已凝固的砂浆不得二次掺水搅拌使用。     3.9  抹一侧底灰。抹一侧底灰前,先在夹心板的另一侧作适当支顶,以防止抹底灰时夹心板晃动。抹灰前在夹心板上均匀喷一层EC-l面层处理剂,随即抹底灰,以加强水泥砂浆与夹心板的粘结。要按抹底层灰的工艺要求作业。底灰的厚度为12mm左右。底灰要基本平整,并用带齿抹子均匀拉槽,以利于与中层砂浆的粘结。抹完底灰随即均匀喷一层EC-l防裂剂。     3.10  抹另一侧底灰:在48h以后撤去支顶抹另一侧底灰。操作方法同3.9条。     3.11  抹中层灰、罩面灰:在两层底淡抹完48h以后才能抹中层灰。要严格按抹灰工序的要求进行,即认真按照阴、阳角找方、设置标筋、分层赶平、修整、表面压光等工序的工艺要求作业。底灰、中层灰和罩面灰总厚度为25~28mm。     3.12  面层装修:按设计要求和钢面层施工工艺作面层装修。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钢丝网架夹心板、EC砂浆防裂剂、EC-1表面防裂剂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并观察检查。     4.l.2  钢丝网络夹心板与加固网片的连接,与墙、柱、梁、顶板、地面上的连接件或描筋的连接,与门窗框的连接必须牢固。     检查方法:观察和手扳检查。     4.1.3  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聚苯板(或岩棉板)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和裂缝等缺陷。     检查方法:用小锤轻击和观察检查。     4.2  基本项目:     4.2.1  钢丝网架夹心板安装应平整、垂直。绑扎应牢固,各种加固网片、槽网等不应翘曲。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2.2  一般抹灰表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4.2.2.1  中级抹灰: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线角顺直清晰(毛面纹路均匀)。     4.2.2.2  高级抹灰: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线角和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     检查方法:观察和手摸检查。     4.2.3  孔洞、槽、盒尺寸正确,边缘整齐,光滑。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2.4  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塞密实,表面平整。     检查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     4.3  允许偏差项目;一般抹灰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9-22的规定。                          一般抹灰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表9-22 项次  1 2 3 4 项    目  表面平整 阴、阳角垂直 立面垂直 阴、阳角方正 允许偏差 (mm) 中级 4 4 5 4 高级 2 2 3 2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用2m托线板检查   用2m托线板检查   用方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检  查  方  法  5  成品保护     5.1  施工中各专业工种应紧密配合,合理安排工序,严禁颠倒工序作业。     5.2  严防运输小车或其它物体碰撞墙体和门口。     5.3  施工楼地面时,应防止砂浆溅污墙面。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钢丝网架夹心板搬运堆放时要立排堆放立排搬运,防止板面变形,变形过大的夹心板要裁开使用,不准弯板上墙。     6.2  为防止抹灰收缩裂缝,应采用中砂,砂子要过筛,不得用细砂和含泥量过大的砂子配制砂浆。     6.3  钢丝网架与配套件、连接件的固定,宜用气动钳、U码固定。没有气动钳、U码时,可用22号铅线或火烧丝绑扎,但一定要扎牢,铅丝头要按平。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日期   工程编号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丝网架夹心板出厂合格证。     7.2  水泥出厂合格证。     7.3  EC-1面防裂剂出厂合格证。     7.4  隔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