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年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1年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来源:九壹网


2011年4月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者要以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宗旨,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在研 究过程中尽量使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达到和谐统一,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防止和避免研究工作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这一原则是 【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日文版出版于 【 】 A.1962年 B.1972年 C.1982年 D.1992年

3.美国的教育和心理学家根据教育目标把学习分为: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技能学习的是 【 】 A.加涅 B.梅耶 C.皮亚杰 D.布卢姆

4.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映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这就是儿童行为学习的 【 】 A.关键期 B.最佳期 C.敏感期 D.加速期

5.语言文学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的学习称为 【 】 A.认知学习 B.智慧学习 C.情感学习 D.意义学习

6.桑代克于20世纪初进行了大量的人类学习实验,发展了学习的“联结说”又称为

【 】 A.尝试错误说 B.行为习惯说 C.接近条件作用学说 D.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7.从心理结构而言,每个游戏都具有两种成分,认知和 【 】 A.动作 B.情感 C.学习 D.心理

8.游戏准备包括: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和 【 】 A.游戏表情 B.游戏言语 C.经验准备 D.动作准备

9.道德品质的培养 【 】 A.从培养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开始 B.从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开始 C.从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开始 D.可有多个开端

10.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是 【 】 A.社会性 B.社会化 C.社会合作 D.社会性学习

11.在《自我实现的创造力》一文中明确提出创造性是健全人的本质之一的是 【 】 A.马斯洛 B.卡特尔 C.皮亚杰 D.华莱士

12.在教育活动指导中,主要涉及呈现信息和操练技能等知识的教育活动指导模式是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第1页(共5页)

【 】 A.呈现模式 B.行动模式 C.探究模式 D.观察模式

13.用来评价儿童的身体意识、手的灵活性以及身体控制能力的儿童发展状况鉴别工具是 【 】 A.学前语言量表 B.房-树-人测验

C.动作活动量表修订本 D.皮博迪图画词汇测验

14.能提供关于特定儿童的日常活动与进步的书面计划与记录的个别评价方式是 【 】 A.活动记录 B.发展状况鉴别 C.协约 D.鉴定

15.幼儿园人际互动的核心是 【 】 A.师幼互动 B.幼幼互动 C.师师互动 D.幼儿与环境互动 16.关于我国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负向功能,以下错误的表达是 【 】 .. A.不利于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发展 B.不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不利于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D.不利于提供稳定的学习与生活秩序

17.最有名的教育活动的互动分析系统的提出者是 【 】 A.弗兰德斯 B.瑞安斯 C.郝基斯 D.特里斯 18.家长不能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来客观评价孩子和要求孩子反映的是家庭教育心理误区的 【 】 A.私有性心理 B.主观性心理 C.虚荣性心理 D.补偿性心理

19.18年,博霍农对381名独生子女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的是 【 】 A.对偶方式 B.征询意见的方式 C.两难故事的方式 D.削弱刺激的方式

20.对子女进行良好教育的根本性原则是 【 】 A.以儿童教育儿童 B.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C.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规范与自由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奥苏泊尔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 】 A.接受学习 B.机械学习 C.情感学习 D.发展学习 E.意义学习

22.观察学习的完整过程涉及四种成分,即 【 】 A.知觉 B.注意 C.保持 D.动作再现 E.动机

23.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 【 】 A.知觉需求 B.缺失需求 C.成长需求 D.动作需求 E.动机需求

24.我国幼儿园通常把规则游戏又分为 【 】 A.创造性游戏 B.音乐游戏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第2页(共5页)

C.体育游戏 D.智力游戏 E.结构游戏

25.皮亚杰概括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几个阶段为 【 】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后道德阶段 E.无律道德阶段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_________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

27.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

28.美国的心理学家____________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29.发动、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称为____________。 30.游戏理论“补偿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

31.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地学习方式。它强调儿童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自我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学习方式是____________学习。 32.目前最著名、应用最广的创造性测验是____________。 33.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能充分发展各个幼儿创造性反应能力的绘画、拼图、泥工、绣花、舞蹈等媒体是____________。

34.以保教结合原则为依据,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育侧重点,把教育活动划分为生活教育活动、____________和教学活动三大类。

35.亲子互动的层次一般可划分为爱的基础、成长的喜悦、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运动教育”

37.观察学习

38.显性的教育活动情境

39.角色认知

40.家庭互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第3页(共5页)

42.富有游戏性的活动情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3.运用强化评价法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评价手段时一般应注意什么问题?

44.简述我国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试述操作学习与语言学习特点的不同。 46.结合课程决定论和教学设计论对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解,教育活动设计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2011年4月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C 3.D 4.A 5.D 6.A 7.B 8.C 9.D 10.B 11.A 12.A 13.C 14.C 15.A 16.D 17.A 18.B 19.B 2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BE 22.BCDE 23.BC 24.BCD 25.AB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学习 27.学习 28.奥苏泊尔 29.学习动机 30.弗洛伊德 31.创造性

32.托兰斯创造性测验 33.自我表现材料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第4页(共5页)

34.游戏活动 35.健全的教育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就是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37.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38.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外显地、直接地对幼儿产生影响的教育活动场景。

39.在三种内隐心理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指互动双方行为主体对自身及对方在互动进程中所应扮演角色的理解与选定。

40.家庭成员间行为与行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①相似性。②原有的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1点1分,简单解释2分) 42.①一批熟悉的同伴、玩具或者可引发儿童兴趣的操作材料。(1分)②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协定。(1分)③最低限度的指导性行为或介入行为。(1分)④创设友好的氛围,使儿童能够感到舒适和安全。(1分)⑤制定计划,降低儿童疲劳、饥饿、患病或紧张经历的可能性。(1分)

43.①适度。②尽量引导幼儿从自身体验中得到奖惩。③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1点1分,简单解释2分)

44.①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动因是履行事务性职能而非关注情感。②师幼互动的主导形态是教师主导而非幼儿主导。③师幼互动的行为的主导内容是传授固有知识技能、维护既存规则规范。④师幼互动主体的主导行为是高控制、高约束对高服从、高依赖。(1点1分,简单解释1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①在学习方式上:操作学习是以内、外部动作来获得经验的学习,即“动作——经验”,学习动作是学习的载体。言语学习通过语词理解,是“语言——经验”,语言是学习的载体。(3分)②学习内容上:操作学习的知识、技能是言语学习所无法获得的,如游泳、舞蹈等。言语学习的内容是操作学习的深化,或者说,是概括了的操作学习的内容。(3分)③在学习过程结果上:操作学习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结果是获得主体的经验。儿童既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有一定的被动性,是获得他人经验。(3分)(适当论述1分)。 46.①不以解决幼儿园全部幼儿的发展为目的,它应有针对性的指向某一部分幼儿。(2分)②必须具备帮助幼儿身心发展的正面价值。(2分)③其基本原理必须以幼儿的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中的相关理论观点为基础。(2分)④应包括长期和短期两种目标(2分)⑤其完成必须有系统的方法。(2分)

文章来源:http://www.yichedu.com/p/zk.html 更多自考资源资料下载 完全免费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第5页(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