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 点线面|冀教版(2014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 点线面|冀教版(2014秋)

来源:九壹网


第三课:点、线、面

一、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点线面的组合,创造出美丽的画面,利用简单的绘画手段,创意联想。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经验,有助于概念认识,通过实践可以加深认识,通过多种表现方法,有助于学生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将自己的理解付之于实践成果,让概念具象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生活中点、线、面,了解点、线、面组合后形成的美感效果,利用点、线、面创作作品。

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的点、线、面组合变化,尝试用重复、穿插、均衡等方法画成一幅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点、线、面组合变化形式的美感,引导学生发现生

活中的美并尝试表现它。

三、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并能用绘画或黏贴的方式表现它们的组合变化。

四、教学难点:懂得运用重复、穿插、均衡的效果表现点、线、面的组合变化。

五、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课件、示范作品 学生用具:油画棒、彩色水笔、白纸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1、认识点线面 设计意图 由浅入深,让学生理解“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点 点连成——线 线汇聚成面 出示课题:点、线、面 (二)讲授新课 1、 请同学说说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点: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点。 线:直线、曲线、折线……粗细、质感、长短……各不相同。 2、出示图片,叶子是点还是面? 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虽然同是叶子,但是在画面中的比例不同,所以充当的角色 也不同,当做特写占据画面主体位置,叶子自然是面。当画 面主体为树木时,叶子变回点, 点和面不同就在于,占画面面积大小不同。 3、欣赏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点线面。 师:找一找教室中的点线面。 师:找一找衣服上的点线面。 师:欣赏老师找到的点线面的图片。 4、a欣赏康定斯基作品——构成8号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从身边环境入手。 b欣赏陈家冷作品——笑口常开 说说大师绘画带给你的感受,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说说你最喜欢的某处情节。 5、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师:读懂一幅画,读懂画家的作品,自然需要通过绘画语言去感受画家的创作美感。而画家创作一幅画,同样要去使用这些绘画语言去创作。绘画语言是画家与观者沟通的桥梁。今天我们学习的“点、线、面”就是绘画语言中的一部分。当你学习的绘画语言越丰富,运用越娴熟,你不仅可以自由的去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也能本能敏锐的读懂绘画作品。 6、 学生构思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作业要求。 1. 用各种颜色的点、线、面自由组合均衡分布在画面中,创作有趣的绘画作品。 理解绘画语言即使画家运用于绘画,同是又是观者用于欣赏。 教师示范直观的展示绘画过程,帮助学生克服绘画难点。 2. 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3. 建议运用上节课所学“重重叠叠”的方法。 7、 展示评价: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而时习之,让所学知识互评、自评围绕画面是否运用了点线面自由变换均衡的画面在实践中逐效果;创作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创作与众不同的作品;收拾步转化为能好美术工具。 8、 拓展: 力。 收集坚果皮儿以及毛线、彩线、扣子等,拼贴一副“点线面 画面均衡的作品 第三课 点、线、面 点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线 面 结合案例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点线面在身边的美感,让学生很容易融入到课堂传授新知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通过对于点、线、面关系的分析,学生初步了解画面中点线面作为绘画语言所担当的角色。但是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暴露出对于不同形状的点以及面,和不同样子的线方面,积累的比较少,运用起来比较贫乏,例如:线的粗细过于一致,粗糙与光滑、长与短、曲与直……变化不够灵活丰富。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积累所学所见,丰富学生绘画语言,提高美术鉴赏与绘画制作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