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报告
2014年6月23日到27日,学院组织我们12级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到食品工厂中进行参观。丰富多彩的生产实习,无疑给我们埋头在考试复习中的生活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一周的时间里,我们依次参观了广州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康师傅控股广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珠江啤酒厂、南方面粉厂等四家企业。这几家企业都是各个领域的出色代表,其现代化程度相当高,较全面地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化生产的面貌。下面我来分别介绍一下。
广州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
小小瓶子,100ml,一口闷。这是我之前对益力多的全部了解,也并没有对这家几乎只有一种产品的企业有太多的兴趣,直到——这次实习后。
先介绍一下企业情况:
益力多公司(Yakult)创建于1935年,是全球最大的活性乳酸菌饮品制造公司之一,广州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6日成立,由日本株式会社益力多本社、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建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合资兴办,投资总额为2.475亿人民币。2002年6月,广州益力多第一工厂正式投产,益力多牌活性乳酸菌乳饮品开始在广东上市销售。广州益力多第一工厂设在萝岗区永和经济区,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厂房严格按HACCP标准建设,生产线采用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基本实现自动化。
益力多的生产被分为了二大过程:原料制作过程和包装过程。
制作过程:
1,原料溶解罐溶解原料,用热水把奶粉及糖类溶解成液状奶原料液。
2,过滤,把原料液里面还没有溶解的粉状物过滤掉,避免堵塞原料输送的管道。 3,液压杀菌机杀菌,把过滤后的原料液输送经过液压杀菌机,进行巴氏杀菌。
4,制作发酵液,把在种菌罐里面的益力多菌和原料液都送进培养罐,进行几天的发酵 5,匀质机匀质,由于经过几天的发酵,会造成发酵液里面的物质沉淀分层,所以要把发酵液均匀一下,避免沉淀。
6,冷却器冷却,把发酵液进行冷却。 7,液体调和,把糖浆罐里面的糖浆与发酵液体都输送进调和液储存罐,进行均匀调和。
包装过程:
1、 自来水过滤,把自来水送进活性炭罐,进行初过滤,然后再送进精密过滤器进行细
过滤。
2、 杀菌冷却,把经过过滤后的自来水送进杀菌冷却器,先进行升温消毒然后再冷却自
来水。 3、液体混合,把通过制作过程的原料液和已经处理过的自来水调配成益力多的味道,然后传输进灌装液储藏罐。
4、制作益力多瓶子,利用成形机,把聚丙烯小颗粒变为益力多瓶子。
5、无菌灌装,在无菌环境内,利用灌装机把益力多溶液注入益力多的瓶子。
6、无菌封盖,在无菌环境内,利用封盖机把装有益力多的瓶子用铝箔封好,然后印刷标签。
7、收缩包装,把5只/50之益力多包装成形。
8、冷藏,把成品益力多输送进冷藏库。
参观益力多之后的最直接印象,就是现代在自动化的力量。小小的厂房,占地仅两万多平方米,里面的工作人员更是少的吓人,整个参观过程我们见到的概不到二十个。可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规模,它的生产能力是15万瓶/小时,根据市场价格算,这里每人在一个小时可以生产出超过1.5万元的产品。成绩之突出让人赞叹不已。在销售模式上,益力多小姐家庭销售、大卖场销售的立体结合,完成了每天近百万支产品的销售,同样让我无比的佩服。也许这,就是现代企业的力量。
康师傅控股广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
继参观益力多之后,25日,我们又来到了康师傅方便面的生产工厂。康师傅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一个我们这代人从小吃到大的牌子。这次终于亲眼见到了它的生产流程。
上图是现代方便面生产的基本生产流程和相关设备。大致流程是这样的。
1、 将面粉,水,碱及其他相关原料按比例配料调制而成,制成面条。 2、 将面条通过蒸熟机煮熟。
3、 将煮熟的面条分割,送入油炸机炸制。 4、 将炸好的面饼冷却分装。
(以下为当日所见康师傅生产中与上图有出入的部分)
5、 人工将一些不合格的面饼挑出来放在一边(具体问题不明) 6、 配入调料包,餐具。
7、 工作人员将没有分到整套的调料包餐具的产品补齐。 8、 产品的封口装箱
说实话对在康师傅的参观不是很满意。首先感觉厂区不是很整洁,可能这才是现在工厂的真实现状吧,不过毕竟厂区时间不短了,做成这样也说得过去。然后对其产品的介绍也是遮遮掩掩,参观时曾问过带我们的工程师各种类型的方便面有什么区别,我得到的解释是基本上是一样的,主要是调味包有区别,之后就缄口不言,再然后,我们从面饼生产线上下来就回去了,调味包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人家也没有介绍的意思。也许是商业机密吧…
当然作为一家庞大的企业,其可圈可点之处也有很多。他们有极强的市场嗅觉,无论是方便面还是饮品,他们都能准确的地抓住先机,然后顺应甚至可以说是引导消费方向,越做越大,并不断向临近产业扩展。如今康师傅的方便面,糕饼,饮品都能在市场上有相当可观的份额,我想和这些是离不开的。
珠江啤酒厂
26日,参观继续。这次我们参观的是珠江啤酒厂。这应该是所有参观中感觉最充实的一次。博物馆、生产线、实验室、风趣幽默的导游,免费品尝的啤酒和香甜酥脆的爆米花,一切都让人难忘。
我的印象,珠江啤酒厂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老大哥的形象,有历史,有傲气,却又没有那种神坛上的盛气凌人。他只是以它独特的魅力让人去亲近他,了解他。
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于1985年建成投产,是一家以啤酒业为主体、以啤酒配套和相关产业为辅助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等荣誉。珠江啤酒集团纳税总额连续多年名列中国纳税500强、中国啤酒行业前三名。珠江啤酒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绿色食品。 珠江啤酒集团生产规模达180万吨,其中广州总部以15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单厂最大的啤酒酿造中心之一;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率先在我国推出瓶装珠江纯生啤酒,20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通过开始时宣传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啤酒制作的大致流程: 1) 选取原材料。
2) 制麦。大麦在人工控制下进行浸渍、发芽、干燥,并经过除根后即为成品麦芽。 3) 糊化。原料与水混合,经过加压或常压煮沸,进行糊化。
4) 糖化。麦芽汁与水、糖混合,在适宜的PH、温度、时间下进行反应,麦芽汁被分解成低分子物质。
5) 麦汁过滤。
6) 煮沸加啤酒花。酒花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产,同时可以产生啤酒特有的苦味。 7) 发酵。添加酵母,使糖类分解成二氧化碳、酒精和一些风味物质。 8) 发酵液过滤。利用硅藻过滤,得到澄清液。
9) 灌装,封盖。在密封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灌装,灌装后封盖。 10) 杀菌。 11) 检验。
12) 储存与运输。
作为国企,珠啤有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厚重感。尤其的通过博物馆的展示,一项项或有趣或详尽的说明和展示,让人在不经意间亲近他,喜欢他。发展一个企业的历史和文化,是珠啤展现自身实力和竞争力的方法,也是给我的启迪。
广州市南方面粉股份有限公司
27日,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南方面粉厂。第一印象,这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生产怪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粮食生产线。所有生产和传送运输过程全部封闭化自动化智能化运行。
广州市南方面粉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广州市南方面粉厂独家发起组建的广州市首家规范化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8212万元,现有员工800余人,厂区面积12万平方米。引进了两条现代化面粉生产线和一批先进检测设备,具有年生产28万吨生产能力,是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面粉生产企业之一。
南方公司有一支素质高、过得硬的专业技术革新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工艺先进,管理规范。公司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管理条例》,执行设备管理标准化,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推行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化管理,产品质量一直保持全国同行领先地位。
主要产品红牡丹牌特精面粉、白玉兰牌高级糕点粉等名牌产品荣获国家、省、市等多项殊荣,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并出口、澳门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近年还采用国际先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从小麦胚芽中提取营养精华,开发研制成“精力沛”系列保健品,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是中老年人首选的保健品。
总之,这家面粉厂很厉害,技术很先进,但由于专业知识问题很多东西都没有了解地很清楚,挺遗憾的,不过为祖国有如此一家企业感到自豪。
心得
四家企业,各有特点。如益力多,实行小而精的生产经营模式,把一种产品做到极致;如康师傅,准确把握市场,多品种全方位发展企业力量和影响力;如珠江啤酒,温和而厚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累积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如南方面粉厂,隐姓埋名,却用先进的技术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许这就是食品行业的四个方向,四个代表。有了这次参观,我对专业未来的前景有了一个相对形象的认识,也更清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虽然之前对于这次占用大量复习时间的生产实习百般不情愿,但现在总结看来,却是感觉获益匪浅。食质人,渐渐找到了食品之路的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