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

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

来源:九壹网
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

学号: 姓名: 班级: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指向标和最终归宿,在实现企业价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需要具有相对稳定性,可操作性与可度量性,层次性。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更要考虑到相关者的利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才是符合企业长久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价值 社会责任

就像航行在海上的船不能没有方向,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也同样需要一个方向,而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指向标。财务管理是组织公司财务管理,处理公司各方利益的活动,对企业的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终点和归宿,财务管理目标不是简单的几条规则,财务管理活动最终的一个确定的归宿,它是财务管理活动最终要达到的彼岸。

财务管理目标在公司财务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首先,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活动的指导,对财务管理活动发挥着导向的作用。管理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组织和协调集体所做努力地过程,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为财务管理活动指明方向。其次,财务管理管理目标对企业以及员工来讲是一种激励。目标是激励企业全体成员的力量源泉,每个职工只有明确了企业的目标才能调动起潜在的能力,尽力而为,创造出最佳的成绩。再次,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来说发挥着凝聚力的作用。企业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必须增强全体员工的凝聚力,才能发挥作用。企业凝聚力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

其目标。企业目标明确,能够充分体现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就会极大地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献身精神和工作能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最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来讲也是一种考核的标准。如果企业对员工的考核仅仅依靠领导对于员工表现的粗略估计,那这样的标准对员工来讲是不科学、不客观的,应当以明确的目标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按照职工的实际表现对员工进行客观的评价。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当具有稳定性。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会为了不同的目的服务,例如,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围绕国家产值的最大化来制定的,西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经历了“筹资数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多种转变。但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不是跳动的和突然变化的过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相对稳定的。只有相对稳定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合理的参照。

其次,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财务管理目标是实现财务管理的前提。这个目标对财务管理活动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度量性。可操作性是指财务目标首先要可以有效计量,没有计量标准的目标就没有操作的参考价值,就是一个模糊不清没有价值的目标。没有切实可量化的目标,财务管理人员很难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财务管理目标在制订时还应当能够真正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只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才有更强的执行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还应当切实可控,只有能执行部门有能力执行的目标,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目标。

最后,财务管理目标还应当具有层次性。财务管理目标本身应当是一个体系,根据不同财务管理目标涉及的范围不同,财务管理目标可分为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不同的目标在不同的层次下运行,各层次目标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内容,有不同的争论。主要的观点主要有:经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权益资本利率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来讲,总体财务目标理论经历了从利润最大化,到股东权益最大化,到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地位的转变,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的时候,应当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性目标强调企业的经济责任,谋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是由经济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社会性目标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的最优化,这是由市场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各种社会关系都会不同程度地制约或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不但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与报偿,还会受到社会的惩罚。失去社会支持的企业等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将会使其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

因此,财务管理目标既要突出经济性,又不能仅限于经济性,它必须有助于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 除此以外,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战略性目标与战术性目标的有机结合。战略性目标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战术性目标则强调企业的近期利益,关注既得利益的增长。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对立统一性决定了企业在很多情况下,为获得长远利益而不得不放弃某些眼前利益,为实现企业的战略性目标而必须进行战术调整以至让步。 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所有者利益与其它主体利益的最佳兼顾。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企业存在利益关系的除所有者外,还有债权人、 职工、 供应商、 消费者及等。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是 “合作伙伴” 关系,强调的是 “双赢”。无论制定何种财务,都必须合理兼顾企业所有者利益与其它主体的利益,绝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使财务分配保持动态平衡,获得各利益主体的信任与支持,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并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总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指向标和最终归宿,在实现企业价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需要具有相对稳定性,可操作性与可度量性,层次性。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更要考虑到相关者的利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才是符合企业长久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清波. 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再认识[J]. 财经大学学报,1997,05:43-45.

[2]秦岭. 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J]. 经济师,2011,05:1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