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移动通信基站定位系统 郭英龙,赛景波,乐丽琴,杨善景,曹速成 (北京工业大学电控学院,北京100124) 摘 要:介绍一种车载基站定位系统的结构、定位原理。系统硬件由GSM模块、CDMA模块、GPS 接收机和笔记本组成。基站目标位置最终在数字电子地图显示。分析了使用AT指令获取基站定位数 据的方法,给出了基站定位的原理及算法流程。 关键词:数字电子地图;基站定位;AT指令;算法 中图分类号:TN247 文献标识码:A Position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GUO Ying lmng,SAI Jing Bo,YUE Li Qin,YANG Shan Jing,CAO Su Cheng (College of Eletronic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irng,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theory and structure of a base station position system.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China Mobile GSM modem,China Union GSM modem,CDMA modem,GPS receiver and notebook computer.At last,the position of the base stations are depicted in the digital map such as MapX.A method has been analyzed for how to get position data from base station via AT command.The algorithm flow and the position algorithm have been brought out. Key words:digital electirc map;base station positioning;AT command;algorithm 移动通信基站是组成通信网络的最小单元。如何规 划移动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达到对基站数量与效率的 最优配置,对实现效率与经济优化配置尤为关键。对某 区域已建成的网络进行性能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已有 的基站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实现通信网络的合理布 局。本文介绍以GSMt卜。】和CDMAt 】模块为基础构建一 个基站定位系统系统。 图l 移动基站监测系统框图 1系统组成与简要工作流程 本系统由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组成。信号 息并将信息存人数据库,同时将基站监测点的经纬度信 采集模块分为基站信号收集模块和GPS信号收集模块。 息作为基站信息存人数据库。应用程序内设定时器,每 基站信号采集模块由GSM/CDMA模块构成;GPS信号收 5 S轮流访问1次基站;应用程序通过查询方式读取 集模块为串口的GPS接收机。GSM/CDMA模块和GPS GPS信息,如果GPS对应串口输入缓冲区接收字符大 接收机通过串13服务器与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换。系统 于100,则读取1次GPS信息,并将经纬度信息以位图 硬件结构如图l所示。 的方式在数字电子地图上显示。(2)信号处理模块完成 系统工作流程:(1)数据收集和行车轨迹描绘部分[61: 基站定位计算、基站定位显示、行车轨迹回放等功能。停 信号采集模块通过串口与应用程序通信。启动应用程 止信号基站和GPS信号采集,选择待定位对象(移动GSM 序,首先配置串口属性,初始化数字电子地图界面,应用 基站、联通GSM基站、联通CDMA基站),读取数据库中 程序通过串13向GSM和CDMA模块发送AT指令,完成 监测信息,统计基站根据不同的定位原理计算基站实际 网络注册。返回基站信息。应用程序分析返回的基站信 经纬度,最后将基站位置在数字电子地图上显示。 42 《微型机与应用》2010年第5期 2应用程序读取基站信息流程 2.1 AT指令 机的功率发射强度(Power Leve1),显示范围为0~19。移 动监测基站与GSM基站的距离计算公式: L=TA x5OO+RxL× +TxPwrxN (1) AT指令集是从终端设备或数据终端设备向终端适 配器或数据电路终端设备发送的。发送AT指令可控制 移动台,用户可以通过AT指令进行呼叫、短信、电话 本、数据业务、传真等方面的控制。本系统使用的AT+ CCED(d ̄区环境描述指令)如下: f11GSM模块AT+CCED指令。指令功能为输出GSM 式中, 为射频信号衰减系数;N为发射功率衰减系数。 地球表面任意两点 ,日)间的距离近似为: 1(A, )=((LJo -LonB)xK) +((LonB—La ) ) A、曰两点的经纬度。 3.1.2基于移动基站的三点法定位的原理 (2) 式中, 为地球半径,(Lo ,LatA)、(LonB,LatB)分别为 基站对应小区环境信息。本设计采用AT+CCED=0,15, 输出GSM基站小区所有信息。主小区信源信息: 应用三点定位法对GSM基站定位。如图3所示,取 Main Cell:MCC,MNC,IJAC,CI,BSIC,BCCH Freq(ab. solute),RxLev,RxLev Full,RxLev Sub,RxQual,RxQu ̄ Full,RxQual Sub,Idle TA f2)CDMA模块AT+CCED指令。功能为输出CDMA 基站对应小区环境信息。本设计采用AT+CCED=0,9。 输出CDMA基站小区所有信息。主小区信源信息: Main Cell:band class,Channel#,SID,NID.Base Sta— tion P Rev,Pilot PN offset,Base Station ID,Slot cycle index.Raw Ec/Io,Rx power,Txpower,TxAdj 2.2流程 应用程序通过定时的方式轮流访问移动GSM基 站、联通GSM基站、联通CDMA基站。应用程序通过串 口向GSM/CDMA模块发送AT+CCED=X,X,GSM/CDMA 模块返回主小区及邻小区信息,应用程序分析返回信 息,抽取小区参数存人数据库。 基站数据读取流程如图2所示。 定时器开始 』 连接chnmobileGSM 连接chnnuionGSM 连接chnunionCDMA 』 l 向GSM发出请求信息 向GSM发出请求信息 向CDMA发出请求信 AT+CCED=0,l5 AT+CCED=0,15 息AT+CCED=0.9 i GSM接收命令并 GSM接收命令并 CDMA接收命令并 返回应答 返回应答 返回应答 』 』 解析GSM信息、追加当 解析GSM信息、追加当 解析CDMA信息、追加 时GSP经纬度并存入 时GSP经纬度并存入 当时GSP经纬度并存人 chnmobileGSM数据库 chnunionGSM数据库 chnmohileGSM数据库 』 』 chnmobileGSM完 chnuni0nGSM完 chnunionCDMA完 图2 基站数据读取流程 3基站定位原理 3.1 GSM三点法定位原理 3.1.1 GSM基站主小区主要参数描述 CID:某区域GSM基站所对应的小区ID:TA:时间 前置量(Time Advance),显示手机和基站间距离,该数值 乘以500可换算为米,不过因受电波反射吸收等影响, 值仅供参考用, 值范围0~63;RxL:信号接收强 度,单位为dBm,范围从一110~0;TxPwr:显示通话中手 《微型机与应用》2010年第5期 GSM基站任意小区内的3个点A、B、C f3个点要求不 在一条直线上),可知:3个点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和 值1;3个点到基站的距离0A、OB、OC;3个点之间的距 离 曰、AC、BC,通过XY坐标系可以求解基站的坐标。0 为基站fBS)所在的位置;Cl、C2、C3为基站fBS)的3个小 区; 、 、C为小区内的任意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 A、日、C三点处TA、RxL、rxpower以及经纬度fLo , LatX)为可知量。由公式(1)、(2)得: OA=TA(A)1x500+RxL(A)× +TxPwr(A)xN; OB=TA(B)1x500+RxL(B)xM+TxPwr(C)xN; OC=TA(C)1x500+RxLfC)xM+TxPwr(C)xN; AB=L1(A,B);AC=L1(A,C);BC=L1(C,B); 坐标变换如图4所示,经纬度坐标与平面XY坐标 进行变换。将A点投影到平面直角坐标原点.有.x2= (LonB—Lo )k;y2=(Lat8一Latf4)k;x3=(LonC一【Jo )k;y3= (LatC-LatA)k;x0=(Lon-LonA)k;yO=(Lat—La )k; 根据三角关系列出方程: (xOxxO)+(yOxyO)=OA xOA (3) ( 2一 0)×( 2一 O)+(),2一yO)x(y2一yo)=OBxOB (4) (x3-x0)x(x3-x0)+(y3-yO)×(y3一yO)=OBxOB (5) 由公式(3)、(4)、(5)解出: yO=O.5xl,fy2xx3一y3xx2)x(x3x(x2xx2+y2× 2+ 62 500x(TA 1一TA2)X(TA 1+ 42))一x2x(x3xx3+(6) y3xy3+62 500X(TA 1+ 3)X(TA 1一TA3)) x0=0.5xl/(x2xy3-x3xy2)x(y3x(x2xx2+y2×y2+ 62 500x(TA l一 42)×( 4 l+ 42))-y2x(x3xx3+(7) y3xy3+62 500x(TA 1 4-TA3)x(TA I—TA3))) 因此,得到: Lon=x0/(6 356 000xl0)+LonA (8) LAT=yO/(6 387 O00x10)+lat (9) B (x2,y2) i 3) r A (0,0) 图3 GSM定位示意图 图4 坐标转换 欢迎网上投稿WWW.pcachina.com 43 网络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3.2 CDMA基站四点定位原理 CDMA定位区别于GSM定位。以CDMA基站为圆 心 认为在该圆心的等圆面上接收信号的强度是相同 的,从监测得到的数据中,取两组强度相同的同一基站 ,b2) 的4个监测点。则基站必然在两组点的中垂线的交点 上。对于二维平面上的2条直线,交点处的坐标可以通 过解线性方程的方法来得到交点的坐标。 基站数据库中保存了基站的有用信息,如基站身份 识别SID、监测点信号强度、经纬度等数据。通过查询数 据库找到同一基站下强度两两相等的两组经纬度信息, 图5 CDMA基站定位原理示意图 然后经过计算得到基站的位置。对这两组信息的处理有 基站位置显示在电子地图的永久图层上。因此要确定一 2种方式: 个基站的位置,必须是同一个基站的两两强度相同的经 (11将得到的经纬度信息投影到平面坐标上,将经纬 纬度数据。 度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然后计算出基站的实际位置的 通过加载不同数字电子地图,本基站监测系统可对 平面坐标,再将平面坐标转换为经纬度,最后将基站的 全国各地的基站进行定位,通过注册可以监测边境 经纬度描绘在电子地图上。 基站。采用多组数据定位计算求取均值可减小定位误差。 (21将经纬度坐标近似为平面坐标。因为在很小的 参考文献 范围内,可以视经纬度的变化是线性的,然后直接应用 f1】张鹤高.基于GPS/GSM双模移动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实 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基站的经纬度。理论上应将高斯一克 现『D1.贵州:贵卅l大学,2006. 吕格投影坐标转换为高斯平面投影坐标,然后通过坐标 【2】徐鹏,邓平.基于蜂窝网的车载定位导航系统设计【j1. 转换,旋转、缩放,转换为电子地图平面直角坐标。最 ICE’06.2006(9):487-491. 后,将平面直角坐标转换成计算机所需显示的像素点坐 【3 J h{:=『.旗于CDMA1X网络的车载定位终端的设计【J】.应 标。但是经过实际编程测试,由高斯正变换转化完成的 川科技2007,34f17):26—30. 坐标点,再由高斯反变换转化回去,与实际值误差相距 f4]杨大成.CDMA2000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 太大。由于监测面积占全世界地图的比例很小,本系统 社.2001. 把监测点所覆盖的面近似为XY直角坐标平面,将经纬 【51周国顺,姚玉斌.基于CDMA模块实时无线数据传输的 度信息认为是该平面上的坐标,通过解线性方程解出基 设计【J】.嵌入式系统应用,2009(1):4—6. 站的坐标。由X—Y坐标系上4个点的列坐标方程,解出 『6】俞侃.GPS车载定位中断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 基站的位置坐标,这里直接给出结果: 科技大学,2005. (1olo-llll+bobo-blb1)(bz-b3)-f收稿日期:2009—08—05) 一——(1lf2-1313+bib2-b3b3)(bo-b1)f10) 一 2(/o-1 )(6:一b3)-2(bo-b,)(2厂 、 作者简介: 郭英龙,男,1983年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无线通信 、,一—(1212-1313+b ̄b2-b3b3)(1o-1,)-(1olo-l,l,+bobo-b,b,)(12-13) r1 1、 —2(1o--f1)(I6z—b3)-2(bo-b-)( f3) 、 联系 式(10)、式(11)中, 、f 、f 、 以及b。、6 、b:、6,分别为同一 赛景波,男,1965年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无线通 基站两两强度相同的经纬度如图5所示。由2G1C模块 信、移动IP及嵌入式系统。 收到的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将与基站相关的数据存人 乐丽琴,女,1981年生,硕士,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计 到数据库B中,经过线性方程组解出基站的位置,并将 算机网络与电力电子。 (上接第41页) 应传输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f6]STEVENS W R.TCP/IP详解,卷1[M】.北京:机械工业 29—34. 出版社.2006:107. 【11】孙哲.基于MPEG一4的运动估计和码率控制技术的研 【7]SCHULZRINNE H,CASNER S.RTP:A transport protocol 究【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05:35-39. for real-time app“ca£i0ns[EB/0L/.f2009一O8—15].http://www. (收稿日期:2009—09—15) ietf.org/rfc/rfc 1 889.txt. 作者简介: 【8】高东日,魏海平,姜东.网络自适应传输控制策略研究 刘国柱,男,1965年生,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J】.计算机工程,2006,32(22):141—143.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9]王继先.视频传输控制方法的研究(基于RTP)[D].北京: 王洪林,男,1984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计 电子科技大学,2004:24—25 算机网络视频传输。 fl01严德汗.城域网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实现及其自适 44 《微型机与应用》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