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发展
摘要:信息化是2l世纪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金融以其对国民经济巨大的影响力和对产业独特的”放大效应”而被定义为2l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也是金融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 发展 策略
一、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信息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金融信息技术化,即金融电子化;二是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化,即通过金融电子化技术系统提供金融服务与金融信息服务。金融信息化的意义并不局限于金融业本身,而在于金融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关键,金融信息化为传统金融企业新的经营和服务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使得金融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3A”服务,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金融服务。
“十一五”期问是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即如何提升金融信息化的服务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金融信息化被首次纳入国家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要“以实现经济、金融和消费者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基本目层次、多元化需求的,人民群众广泛受益的,稳定、高效、安全、可信并可持续的现代金融科技支持服务体系,为实现中国金融的现代化提供保障”的总体目标。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中要特别关注创新、人才、国际化等三大战略问题,在金融企业内部形成成熟、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并不断调整、完善,要努力使信息技术与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协调,大力开展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使我国金融企业能够与国外金融企业进行有效竞争,并在部分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二、开展知识密集型的金融业
与传统金融业相比,现代金融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组织架构、运作方式和业务开拓等方面,日益体现出以知识和信启、为基础的经营管理特征。金融业的这种行业属性,决定了必须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进行创新,实现自身的信息化,从而逐步达到整个业态的知识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组织构架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不仪乃金融业提供着新的管理工具和技术设施.而不断催生着新的管理方式。
当金融业达到高度的信息化之后,它就像具备踺全的神经系统,各末端的信息能实时传送到营运总邮,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快速的反应。这样,人人强化了管理效率,扩大了管理范围,减少管理层次,缩短了管理链条,促进了金融机构的管理模式向“扁平化”方向转变。在运作方式方面,现代信息技的发眨,引发了信息服务内涵和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也带动了对信息服务需求的强劲增加。随着消费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金融、过去的服务种类,服务方式已经越米越跟不上
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金融机构若想扩人自己的市场份额,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山面向账户的经营转向面向客户的经营,向客户提供定向的个性化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并建立开放型、全方位、全天候的现代化营运体系,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在业务开拓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金融业增长的源泉因素,信息系统的服务已经涵盖了金融业所有核心业务流程。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的推行,往往是金融性质的市场行为同信息技术相互耦合的结果。金融市场上的决策行为,则更多地依赖充足的似息获取和基于知识的量化评价。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具体研究
探讨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实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应对国际金融业挑战,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需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的总体框架是:战略研究为金融信息化的龙头,网络建设为金融信息化的基础,标准和安全为金融信息化的保障,银行、保险和证券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金融信息化的应用。通过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一)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设计
金融信息化人才是技术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其在通晓经济和金融理论与实务、金融管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结合经济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和金融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独特职能使金融业在Et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出奇制胜,技术和信息管理不仅成为经营有方的金融业的核心能力,而且成为所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金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那种业务、技术相对的人才需求格局将被打破,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外资金融机构纷纷登陆我国,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金融信息化人才问题将尤为突出,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开发、吸引、使用制度,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人才流动
机制,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把握国际化潮流的金融信息化人才。
(二)制定出符合国情的战略计划
战略计划的制定要具有创新精神又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及发展道路;建设金融信息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环境,包括制定金融信息化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生产提供统一的企业标准;基本实现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建立完整的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为金融系统进行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带动我国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信用体系建设。
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开展客户中心、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总之,通过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将为未来的金融信息化搭建一个基本框架,而这一框架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EB].北京:金网在线,2003.3
[2]卢小冰.推进金融信息化,促进金融改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2.1
[3] 唐世渭、童云海.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间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电脑,2002.8
[4]董丽英.从入世看我国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02.2
[5]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