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保养细则
1. 设备使用要求
设备使用有以下要求: 1.1 做好设备“三定”工作
设备“三定”即定人、定机、定操作规程。
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经验收交付使用。设备使用必须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实行定人定机。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通过一定的基本技术训练,使操作者熟悉设备的一般结构和性能,掌握设备操作规程的要求,经过考试合格后,由设备管理部门发给操作证。凭证操作设备,严禁无证操作。学徒工在培训期间,只能在有师傅在场指导下,才能操作设备。 1.2 设备要有专人保管
一台设备由单人操作时,应由操作者负责保管;几个人同时操作一台设备时,要有机台长,操作者因故较长时间不上班时,要指定专人代管。一般设备操作者和机台长必须是正式职工。
1.3 设备使用要做到“三好”“四会”,遵守“四项要求”和“五项纪律” 1.3.1 三好:
①  用好: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要精心操作。
② 管好:操作者对自己使用的设备和附件要保管好,未经领导批准不能任意改动设备,操作者有权拒绝其他人员擅自使用设备。
③ 修好:操作者要按规定的时间将设备交付检修,并配合维修工人进行设备修理,设备修好后要认真做好验收。 1.3.2 四会:
① 会操作:先学后用,熟悉设备一般性能并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经实习考试取得操作证后,再操作。
② 会维护:学习和执行设备维护、润滑规定,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完好。 ③ 会检查:了解设备结构、性能和易损零部件,能及时发现隐患,懂得检查注意事项
和基本知识,协同检查。
④ 会排除故障:能判断设备异常部位,发现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自己不能解决时要及时通知维修工人协同排除故障。 1.3.3 四项要求:
① 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线路、管道齐全完整;零部件无缺损。
②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灰尘、无黄袍、无黑污锈蚀;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不漏水、不漏电;各工作面无油垢、无碰伤。
③ 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油杯齐全,油毡、油线清洁、油标醒目、油路畅通。
④ 齐全: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进行操作;防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控制系统正常;合理使用,精心维护,不出事故。 1.3.4 五项纪律
①  凭操作证使用设备,严禁无证操作。 ②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③  认真执行交制度。 ④  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
⑤ 不允许设备带病运行,发现故障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故障消除后才能继续使用设备。
1.4 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不超负荷使用,不精机粗用,不大机小用。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3) 坚持日常点检和加油润滑,认真搞好定期保养。
4) 坚持擦拭清扫设备,做到“三扫周检”,即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节前彻底扫;
每周检查一次。
5) 坚持执行交制度。 6) 合理使用油料、擦料。 7) 离开机床要停机。
8) 下班前要关闭水、电、气(汽)的开关和阀门。
9) 设备发生事故,应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处理。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
过,事故责任者与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1.5 设备润滑要认真执行“五定”“三过滤”,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1.5.1  设备润滑的五定是:
①  定点:即定润滑部位(润滑点)。每台设备上都应规定有润滑部位。
②  定质:即明确规定设备各润滑点加换油料的品种、牌号并保证油料的质量,不得 任意更换和代用。
③  定量:即按消耗定额定量加油,不可加油过少或过多。
④  定期:即定润滑周期。加换一次油料的间隔时间要有明确规定。
⑤  定人:即定各润滑部位加油的负责人。凡一班加油一次或几次的润滑部位,由操作工人负责加油(即日常加油);各贮油箱(如齿轮箱、液压油箱)由维修工每周检查补充加油一次;凡需拆卸后才能加换油料的部件由维修工定期加换油料;所有电器部件,由维修电工负责清洗,加换油料。
设备润滑“五定”也就是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按规定的部位、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油质和数量进行加油。
1.5.2 设备润滑的“三过滤”是: ① 入库时过滤。 ② 转桶时过滤。 ③ 向设备加油时过滤。
为了搞好设备润滑,还要认真治理设备漏油现象,消除设备的渗油、滴油和漏油;
对润滑状况、换油、油料消耗做好记录,并做好油料的贮存、保管、发放及废油回收工作。 2. 设备“三扫”内容
2.1  每天一小扫
1) 每天一小扫,在每班工作结束前15—30分钟进行,由操作者打扫,要求是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2) 机械设备小扫内容 ① 清除设备表面废料。
② 不需拆卸的滑动面擦净,运动表面无黑油。 ③ 运动部件应停放在规定位置。 ④ 设备周围地面基本整洁。 2.2  每周一大扫
1) 每周一大扫,在每周末工作结束前2小时进行,要求按各类设备打扫内容进行,没有归类的设备可参照同类型设备进行。
2) 每周一大扫,由生产管理办公室逐台检查,作为考核车间设备管理及文明生产的内容。
2.3  节前彻底扫
1) 节前彻底扫,在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四大节日之前进行。 2) 彻底扫检查验收纳入车间设备管理及文明生产考核中。
3) 彻底扫内容已纳入设备定期保养内容,没有归类的设备可参照相同类型设备进行。
3 设备预防保养管理的发展过程
PM-Preventive Maintenance(预防保养)
1925年记载在美国的文献
1951年东亚燃料工业公司开始导入日本
PM-Productive Maintenance(生产保养)
1954年由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提倡 “提高生产力的保养”—强调经济性
CM-Corrective Maintenance(改良保养)
自1957年左右开始强调 “设备本体的体质改善”
MP-Maintenance Preventive(保养预防)
1960年在Factory(杂志记载) “新设备的PM设计”
Reliability Engineering(可靠性工程学)       1962年左右强调
Reliability与Maintenance   (可靠性)   (保养性)   TPM-Total PM(全面生产保养)
1971年 Japan Institute of Plant Engineers
(JIPE)提倡 “全员参加的PM”
CBM-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预知保养)   1980年设备诊断技术的开发与适用
设备维护管理系统
设备运行                                                                     预防性维护 发现问题 发生事故 PM      周期性维护        预测性维护 一般维护 PD 应急维修  EM 事故报告 EV                                                                     定期评审       对PM内容做适 当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