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公开课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写出作品的梗概。需课前准备阅读完整本书及相关资料。首先让学生读懂作品,梳理情节发展,了解剧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训练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基本概括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

2.能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能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教学重点

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2.能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教学难点

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最近我们学校要举办一次读书活动,要求我们六年级的学生为低年级的同学推荐一本书。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说你的想法?(同桌相互交流)

2.教师点评导入新课: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可以用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介绍。我们在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推荐一篇文章时,常常会用到写梗概的方法。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学会写故事梗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自己看过的书、文章和影视作品,还能培养分析概括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品梗概的写法。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明白写作的对象及材料。】

二、启发思路。

1.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说说你的发现。(脉络清晰,写出了书的内容的基本框架,使用概括性语言,主次分明,过渡自然,语意清楚连贯。)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从内容、构段方式、语言、立意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1)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讲了几件事。

(2)引导学生把每件事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并合并成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3)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3.梗概要求。(不能改变作品的中心思想;抓住作品的主要内容,保留作品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思想内容,使它成为通顺的、连贯的短文章。)

4.根据要求,挑选自己想介绍的书试写作品梗概。

【设计意图:能让学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和写作要求。】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本书。

2.写作技巧点拨。

第一步:读。通过精读原作,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作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白就多读几遍,直到完全理解原作。

第二步:抽。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抽取出原作各部分的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作品主题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第三步:连。将抽取出来的各部分大意连接起来。

第四步:理。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不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梗概也不例外。成文后多读多改,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概才能更精彩。

读懂原作,先列提纲,理清起因、经过、结果,了解人物性格。

【设计意图:了解什么是梗概,指导具体的写作方法: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筛选概括,合并成段。锤炼语言,表达连贯。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与同学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

四、片段练习。

1.教师出示:片段一:毛舀了两碗水送到她们母女俩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还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

片段二: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学生练习概括。(片段一:毛让母女俩歇会儿,然后与警卫员一起帮她们推碾子。片段二:收到电报后悲痛万分,茶饭不思。)

3.总结:(1)要把人物语言描写概括成叙述性的话——直接引语变为转述句。(2)要把人物动作描写进行选择后,概括成叙述性的话。

4.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习作,多种形式进行评议。通过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发挥学生的概括力、创造力,培养文字表达能力。】

五、习作点评。

1.范文展示,教师挑选优秀的梗概作品,实物投影。

2.请有代表性的一两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梗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梗概好在哪里?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3.师生共同评议修改,交流值得学习的地方。

【设计意图:交流评议有利于锻炼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写的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六、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出示课件】

2.评议的重点

(1)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是否理清,要点是否把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2)是否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语言是否简练,语意是否清晰,表达是否清楚连贯。

(4)书的大意是否清楚明白。

(5)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根据同学们的反馈,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4.范文展示。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写作品梗概,学习了写书梗概的几个要点,当我们以后再遇见长篇的作品时,也能清晰地说出文章的大致内容了。

七、誊写、展览。

让学生将修改后的梗概认真誊写一遍,张贴在宣传栏展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