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走进高三,您准备好了吗?
作者:刘党桦 张耀光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2010年第02期
进入新学期,高三学子们正忙碌于各门学科的复习。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对高一、高二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综合化梳理,又要为后一阶段综合提高打下基础。各门学科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他们的任课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如何采取措施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三阶段的任课老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教书”与“育人”并重,既要重视他们的学业成绩,又要重视他们的品德与心理,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既做他们学业上的良师,又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护航。在学生为高考冲刺之时,任课老师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碰撞,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温馨、轻松、团结的学习环境。可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在高三这个阶段,我们老师尤其要重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高三的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容量都很大,如果学生亲近我们老师,也就愿意接受我们老师,这样,他们会对老师充满敬佩和信任,表现在课堂上就会是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活动一致,从而达到我们老师课前预设的目标和要求。一旦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感情不融洽,师生之间的活动就会不一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得不到保障,我们老师预设的目标和要求也就相应地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这将对老师的工作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不利于高三最后的冲刺。
二是留心学生的心理变化
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教学离不开育人,而育人的关键是育心。因此,我们老师在平时要多观察、多留意,注意学生言行举止的变化,从而找准对话的切入点,把握对话的时机。在高三这个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心理经常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学生的情绪波动也会随之加大、频繁,情绪的波动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言行举止变化上,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多留心,细心地去观察、留意,及时地发现问题。在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时,我们老师要全身心地投入,注意力高度专注,这样才能从学生的话语中,倾听出学生丰富的情感、困惑疑虑、欲望需求,才能捕捉到心灵碰撞的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花,寻找到打开心灵之扉的钥匙。最终,我们老师通过抓住学生的心理教育,从而较轻松地完成自己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三是运用老师的体态语言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作为一名老师,当你的脚踏进教室时,你就属于全体学生了,常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特意的手势,一次会意的颔首,一句鼓励的话,一张夹在作业本中的留言条,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高三这个紧张阶段,学生一旦有了进步,一定不能吝啬我们老师的鼓励,鼓励可以是无声的动作、表情,也可以是大声、具体的话语表扬。任何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各方面表现出色,受到老师的赏识、表扬。尤其是高三学生,压力大,心理紧张,时刻、处处压抑着自己,一旦考出好成绩,压力就会得到缓解,压抑感也会得到释放,如果再能得到我们老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那么就会爆发更大的学习热情,激发更高的斗志,最终孕育出“全新的果实”!
四是调整学生的自信心态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为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层次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渴望被赏识是我们人类最本质的需求,而对于学生来说,赏识尤为重要。我们老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应当学会赏识学生,用心去发掘学生的优点,要用放大镜看待学生的点滴进步,不断地激励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自信。所以,我们老师要不断地赏识学生、激励学生。高考就是比心理、比信心。心态在高三显得尤为重要,成绩起伏是一定的,此时一个平稳的心态才是制胜的关键。高三学生心态的调整主要靠自己,但有时也需要我们老师适当地辅助性地调整,如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多找其身上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高三的学子们一旦有了更强的自信心,他们就不会害怕,畏惧考试,相反却对考试产生无限的期待!         每个学生都是一朵稚嫩的花儿,他们渴望阳光、雨露与成功。作为老师,就是负责浇灌、培育他们,努力给每朵花绽放的时间和机会。在浇灌、培育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爱心”的付出。“没有爱,就无所谓教育”。走进高三,请老师准备对学生付出更多的爱心,既重视他们的学业成绩,又重视他们的品德与心理,把学生的头脑和灵魂、理性和情感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用爱心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