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通过对建筑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有计划地管理与协调,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周期、确保施工安全的目的,使施工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与协调,从而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新的时期背景条件下,我国建筑工程向高层化、大跨度、大底盘的复杂结构的方向发展,大量的超高层、深基坑,大体积建筑物的出现给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带来极大挑战,也给现代工程项目系统化、科学化管理带来发展契机。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从而有效控制成本,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各项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项目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率地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
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
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的。
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地、高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1、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在力求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目标的过程中,为满足项目质量要求所开展的管理活动。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项目管理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从思想、业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人的素质, 保证参建人员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工程建设中;根据工程项目的工艺、技术要求,合理选用机械,确定机械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机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工程建设中;严把材料检查验收关,正确合理地使用原材料,检查、督促做好收、发、储、运等技术管理工作;通过分析、研究、对比,在确认方法可行的前提下优化方案,选用符合工程建设实际、设计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可行、缩短工期、降低能耗的方案。通过指导、督促、检查,为参建各方建立良好的技术、管理和工作环境,为实现质量控制目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调查研究外部环境和系统内部各种干扰质量的因素上,要做好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偏差,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发现问题及时
解决,发生偏差及时纠正,使工程项目质量始终处于项目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控制之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和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与调整。作为进度控制来说,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编制好进度计划的基础上,重视实施过程进度计划的必要调整。进度控制的过程是随着项目的进展,进度计划不断调整的过程。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实现工程进度目标。通过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若发现执行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确定新的控制点,只有这样才能确定一个工程项目各个阶段性的控制点,并从阶段性的成功取得最后的成功。 3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首先, 切实转变观念, 强化成本意识。一、是要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 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二、是要树立集约经营, 精耕细作和挖潜增效的观念; 三是要树立责任、成本、效益意识, 营造企业整体重视, 项目部全员参与, 施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其次,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体系应包括责任、策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评价方面内容。一要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项目部门、分队( 班组) 和岗位应负的成本效益责任, 使成本与经济活动紧密挂钩; 二要分时段对成本发生进行预测、决策、计划、预算等方面的策划, 制
定成本费用管理标准; 三要综合运用强制或弹性纠偏手段, 围绕增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 四要认真加工和处理成本会计信息, 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 五要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 严格业绩考核和奖惩兑现。最后, 堵住工程分包、材料采供、设备购管和非生产性开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实行工程二次预算分割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招标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审批制、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主办会计委派制和项目经理对资金回收清欠终身负责制, 杜绝项目资金沉淀和挪用。 4、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安全与生产同步,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 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 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 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 缺乏全员的参与, 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 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 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 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 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 去分析事故,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 制定确切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工程特
质制定详细的项目安全风险预测及相应的保证措施, 并对项目风险进行分解, 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班组及个人, 以便在项目实施全过程更好地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 做好生产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生产中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预案, 做好监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聪明才智, 抓好质量、安全、成本控制中心环节, 搞好各项制度的建设, 实行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积极运用新的管理手段, 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晶.浅谈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研究[j]. 今日科苑. 2009(13).
[2] 熊细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常见问题的探讨[j]. 民营科技. 2008(12).
[3] 梁国新.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 今日科苑. 20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