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及其分类
文化是一个很宽泛也很难界定的概念,广义上说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人类存在的根基也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必需品。
1、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是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机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应具备文化价值的体现和担当,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具体而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主导,加大投入力度,调整资源配置,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在于认真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去行政化的一个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的经济属性、产业属性逐渐为人所认知。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文化产业”概念首次在正式文件中被提出。这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文化改革走出的重要一步。
2、文化产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所谓产业则是将一个单一的项目组建成一个链条式发展,从而产生链条式生产、加工、制造、宣传等系列综合体,就像是食物链,产业是一个聚集体。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与国
,及其引入市场化
营销的概念。
市场需求
3、文化创意产业
按需设计     工业化生产     市场化营销 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创意”二字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依据David Thirsby 1997年的说法,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第二,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第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
文化产业主要从产出的角度、从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精神文化性质着眼,只要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除了服务于个人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外,还服务于生产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经济发展中提升产业结构的要求,明显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性质。
文化创意产业有两个特征,第一个就是规模经济。通俗地说就是把“饼”做大,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一个特定产品的平均成本更低,而产出水平更高的时候,就出现了规模经济。形成规模经济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投资做大的项目,并有效利用资源;二是有利用对产品进行多方面的推广;三是可以经受短期损失;四是便于细化与专业化等。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这样的特征,比如排练一个剧目成本要二十万,如果只上演两场,则平均
一场成本就是十万,但上演两百场平均每场成本才一千元,效益就提高了,这就是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文化产业是需要规模经济的。又比如《哈利波特》卖了几百万册书之外,还拍成电影让全世界几亿人观看,这样就体现出规模经济,只有规模做大了,成本才可能降低,效益才会提高。规模做大了,产业才可以细分,才能有分工。
第二个就是范围经济。所谓范围经济,就是当在一家公司里生产不同产品的总成本低于在不同公司里生产不同产品的成本之和时候,就出现了范围经济。范围经济第一就是要多样化。比如一个好的剧本,可以转换成小说、电影,如果电影很好的话,还可以改编成游戏,甚至做成主题公园。把成本分摊到多样的产品中去,降低成本;第二个就是交叉化。把一个产品创意带到另一个产品中去,既可以是小说也可以是电影;产品形态多了之后,就形成了品牌。
4、概念比较分析
表一: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和范围比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文化产业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联合国贸发会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局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 定义 文化创意 产业 识产权组织和国际贸易中心对创意产业的定义:(1)使用创意与智力资本为初始投入的产品与服务创作、生产和销售的循环过程;(2)由一系列以知识为基础的活动构成,不仅侧重于艺术,也从贸易与知识产权中创造潜在收入;(3)既包括了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拥有创意内容、经济价值和市场目标的智力与艺术服务;(4)处于手工艺、服务和产业部门之间的交界处;(5)在世界贸易中构成了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领域。 ★深圳市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本所称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以高新技术为重要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潮流的新兴产业。 文化产业 范围 (国家统计范畴) ★核心层:(1)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4)文化艺术服务; ★外围层:(5)网络文化服务(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7)其他文化服务; ★相关层:(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9)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文化产业 (1)新闻传媒业(2)现代旅游业(3)出版发行业(4)工艺美术业(5)会展博览业(6)文化创意业(7)动漫游戏业(8)数字传输业(9)休闲娱乐业(10)教育培训(深圳市) 业(11)印刷复制业(12)体育健身业 文化创意 产业 (1)创意设计(2)休闲旅游(3)动漫游戏(4)演艺娱乐(5)数字影视(6)传媒出版(7)工艺美术(不是很明确) (深圳市) 表二:各主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
地区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
 13类:视觉艺术、音乐与表演艺术、文化展演设施、工艺、电影、广播电视、出版、广告、设计、数字休闲娱乐、设计品牌时尚、建筑设计、创意生活
北京 9类: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文化商务服务)
上海 11类: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时装设计、动漫设计、网络媒体、时尚艺术、影视制作、品牌发布、工艺品制作
深圳 7类:创意设计、休闲旅游、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数字影视、传媒出版、工艺美术(不是很明确)
杭州 8类:信息服务、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现代传媒、艺术品、教育培训、文化休闲旅游、文化会展
从对比分析来看,近年来,北京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中,提出走高端产业之路和优先发展服务业:上海继续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导向,突出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杭州提出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到战略发展位置:深圳确立了实施“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 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战略。尽管国内这几大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中,文化创意产业的侧重点不同,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与发展受客观条件局限是很明显的,这也决定了不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要错位发展,各
有所长,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文化事业
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层面,因此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明显的梳理出这种发展脉络。一开始我们界定为文化事业,就是纯粹的公益性质的为上层建筑服务,传递特有的意识形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文化形态随着市场的开放逐渐的渗透进来,在原来制约下的文化事业在西方的文化形态面前很快的败下阵来,于是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文化产业”概念首次在正式文件中被提出。文化的制度变革由此而起。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过度重要的一点就是去行政化,面向市场面向人民大众,按需生产文化产品,通过完整的市场营销手段,和西方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上一决高下,同时突出我们的中国特色,在市场化的同时强调对于精神及其意识形态的引导。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08年经济危机之后,韩国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从而走上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快车道。之后“韩流”对于东南亚甚至亚洲的影响力,让我国感受到了“创意”的力量,“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增强软实力”这样的词汇频频出现于我国报告中,此后北、上、广、深纷纷加大对于创意产业的扶持和开发,创意产业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产业的更新换代、对于上下游链条的拉动作用愈来愈大,成为GDP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5、文化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产业 集群式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集群式发展的文化产业表现形态。
一个产业要发展,要形成产业竞争力必然要集群式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和范围优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园因运而生。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发展特征之一是产业集聚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构成包括文化创意方面的企业、提供高新技术支持的企业、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以及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公司等。这些相互接驳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集群发展,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条,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一个关键性特征就是内部个体、企业、供应商、顾客以及其他机构间的互动、互补,通过给予产业区内个体和企业广泛的尝试机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增强集体学习机制、扶持企业衍生,赋予产业区创新活力,最终形成地方化知识和能力体系,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
自上海、北京两地最早发展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来,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多样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