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旅游——旅游业的发展出路
丁凤朝(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434025)
【摘 要】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对旅游者来说不仅是享乐体验,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体验 ,不是单纯地利用自然环境 ,而是依靠 自然和旅游的并行关系在对自然带有敬畏感和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它增加了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深化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
【关键词】绿色消费;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当今 “绿色”正被视为一种文明的标志,受到全球人类的崇敬、爱戴和保护,也是在这样一种普遍的 “绿色崇拜”氛围下,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绿色GDP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 “绿色风暴”,绿色旅游也在其中。
l 绿色旅游的内涵
“绿色”往往用来比喻 “环境保护”、“回归 自然”、“生命”等内涵,而 “绿色旅游”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用来指导旅游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它可以理解为与可持续开发旅游、生态旅游类似的概念,即指在为社会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 、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旅游中融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了人地和谐相处的思想。因此,所谓绿色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饭店、景点管理者、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参与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 自然、保护环境。绿色旅游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它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
提高环保意识。
2 绿色中生态旅游的意义
在人类面lI缶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而生态旅游消费作为绿色消费的一种形式,一经提出就在全球引起巨大的反响,它是绿色消费结合旅游业现状的一个提法。从生态旅游消费本身来看,其形成和发展都有赖于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而在当今社会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意义。
(1) 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
作为一种资源从结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
(2) 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
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而使他感觉幸福,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3) 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
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4) 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
旅游资源决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不可逆。即使是人造景观,“再生”的结果也可能是使文物价值荡然无存。倡导以绿色消费的观点来看待生态旅游消费,贯彻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正是旅游业赖以繁荣的根本。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应实施绿色经营策略,大力开展生态旅游。
3 我国有效实现绿色消费中的生态旅游的途径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具备促进生产、拉动消费、娱乐体验、人际交往、学习教育、传播交流等诸多功能。旅游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旅游需要优良的生态环境,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科学的旅游建设、经营、服务和消费行为,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2)实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生存质量,改善生活品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在国际上,牢固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产业,生态文明呼唤生态旅游。在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存在时代必然性、市场可行性及工作紧迫性,已经成为我国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3)采取有效促进绿色旅游消费的措施
随着旅游市场上绿色消费项 目的成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绿色旅游消费,引导旅游者进行绿色消费,不仅有赖于旅游媒体还有赖于旅游地的共同努力。采取了各项刺激消费需求的措施,以拉动经济增长。
4 结束语
总体来说,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无论是类型、数量或质量,都有自己明显的优势。旅游业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实质上代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走向。目前的旅游业并不缺乏开发,如能与可持续发展观相结合,切实整顿行内弊端,树立宏观统筹的思想,制定战略意义的方针,落实到各个规划部门,旅游景点,真正指导国内旅游业稳健发展,则中国未来的旅游市场必将成为 “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赵萍,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视野下的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旅游发展研究rD].四川大学,2006
[2]刘志健,石家庄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
[3]张锦英,浅析发展绿色旅游的意义——对伊犁州旅游业发展道路的思考,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
[4_俞瑶,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
[5]郑昕,浅议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
推荐理由:文章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科学的解释了绿色旅游的内涵,指出绿色旅游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它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文章还强调了生态旅游的四个重大意义: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同时作者也具体的提出了的我国有效实现绿色消费中的生态旅游的途径,可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