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 制订日期 制订人 签署 污水处理操作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 版次 修订日期 批准人 签署      生效日期  审核人 签署     修 订 记 录 序号
1 / 9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登录
1. 目的
明确污水处理的相关操作步骤及要求,确保操作人员正确操作,使得污水排放标准达到国家
相关标准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污水处理过程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工程部:负责污水处理站的各种操作;负责污水处理站的各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负
责污水处理异常的处理及跟进;负责相关操作记录表格的填写;负责污泥的集中合理处理;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4.2 QA部:协助工程部对污水排放情况的监测;负责查核、监督操作员正确操作,如实填
写相关记录
5. 作业内容 5.1 工艺流程及原理
2 / 9
5.1.1工艺流程图
生产废水      集水池 上 清 液 回 流 混凝药剂 管道混合器      斜板沉淀池 污泥浓缩板框压滤 池 机     水解酸化池  污泥外运  污 泥 排 放 接触氧化池    鼓风机   MBR反应 池
达标回用   清水池     达标排放              5.1.2原理
(1)生产线清洗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格栅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量较大的悬浮或漂
浮物,以减轻后续水处理工艺的处理负荷;再汇集至集水池。
(2)废水于集水池中经水泵进入管道混合器中中经加药剂反应后生成絮状矾花状杂质再加入絮凝药剂让器聚成大块状物质然后加快沉淀, 这样可以去除废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悬浮颗粒,以及部分表面活性剂等。在管道混合器中混凝,再进入折流反应
3 / 9
池中让药剂与废水的污染物质充分反应,再进入沉淀池反应。
(3)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废水经过沉淀后,采用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进行生化处理。厌氧池主要作用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而接触氧化则是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
(4)经生化后废水进入MBR池中,经MBR膜过滤,后清水回用至生产车间。经MBR池中直接平流过后经二沉池沉淀出水排放。
(5)MBR反应池中提高污泥的浓度,提高生化池净化效果,并将部分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以及接触氧化池中,当污泥泥龄过高时,将部分污泥排放至污泥浓缩池中压成泥饼由有资质单位运走处理。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重新处理。
(6)生化池中生物填料上附着有大量好氧菌,在曝气充氧条件下,将废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同时将氨氮氧化成亚盐和盐。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后,水中存在死亡脱落的细菌、SS ,自流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上清液达标排放。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通过污泥抽吸泵提升至污泥干化池,泥渣打包外运,滤液回调节池。。 5.1.3 碱式氯化铝起混凝作用,聚丙烯酰胺起助凝作用,片碱可调节pH。 5.2操作步骤
5.2.1 污泥接种:厌氧初次启动,需接种污泥,最好采用同类废水或成分相近废水处理系统
排出的剩余污泥,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其它污水厂污泥消化池的消化污泥,如未有消化污泥,就采用脱水污泥。
5.2.2配制药液待用:1、聚合氯化铝,一桶(1500L)清水配置药剂75KG.2、2、聚丙烯酰胺,
一桶(1500L)清水配置药剂1.5KG,有粘稠状即可,投加前先放满一桶清水,再投加氢氧化钠20KG左右,待完全溶解后再投加聚丙烯酰胺 5.2.3 废水处理操作:
1、 原水泵1、原水泵2切换自动挡。 2、 加药泵1、加药泵2切换自动挡 3、 鼓风机1、鼓风机2切换自动挡。 4、 MBR 泵1、MBR2切换自动挡。
5、 回流泵一备一用,使用时切换成手动状态。每次开启为30分钟左右即可,视情况而定。 A, MBR池中污泥含量过高超过,污水混凝液静置30分钟后,污泥浓度超过1/3时需要排放。 B, 水解酸化池污泥量减少时,从MBR池添加污泥量
6、 反洗泵,反洗MBR底下曝气管,当曝气孔被污泥堵住时,将曝气阀门关闭,打开出水阀
4 / 9
门,将反洗泵打开。(一般不经常使用,除非长时间停鼓风机,污泥进入到曝气管道中,无法正常曝气)
7、 清水泵,处理后清水需要回用时将水泵1水泵2切换成自动挡。
8、 药洗泵配置好药药剂后一个星期开启一次,每次半小时,切换成手动挡。
9、 潜水搅拌机,当水质较差或者投加营养时开启,切换成手动挡。一般运营过程中不需要开启。
10、 压滤机,将压滤机开启,具体操作在压滤机电柜操作,一般维护需要一年左右更换一次液压油。当压泥过滤效果不好时需要清洗滤布。
11、 空压机,当需要加药搅拌,或者压泥时开启鼓风机,开启过程中奖设备门打开,防止设备房温度过高。
12、 隔膜泵,一备一用,当泥量较多多时开启隔膜泵管道阀门,再开启启动阀门,(水汽过滤器中需要经常将水排空)
13、 气浮机,当沉淀池效果太差,悬浮物较多时,开启气浮机。操作在气浮机电柜操作 A, 开启循环水泵 容器罐压力表压力控制在0.3~0.4mpa即可 B,  开启空压机(待水中有大量微小气泡如牛奶状时为最佳效果) C,  开启刮渣机,电磁阀开开启自动挡
D, 当气泡过大时,水面起翻滚状态,即将空压机出气阀门关小,待气压减小时再回复原先状态,当水中无气泡产生时将出气阀开大,待出现微小气泡后再将阀门调小。 E, 需要定期清理气浮机底部泥渣(一个月一次)
5.2.4为保证生化池生化效果正常运行,每天应加一次面粉及复合肥到厌氧池,每次加0.5kg
面粉,0.1kg复合肥。并要经常观察各个生化池的生化情况,并做好记录。(生化池检查填料看起来比较大块,粘有大量混絮状物质则生化正常。)
5.2.5工作人员要经常注意药液、药泵、水泵及罗茨风机的运转情况,如加润滑油、调皮带
等。设备出现异常,应由机修人员进行维修。
5.2.6在工厂生产有污水排放时,处理站操作人员不得停止本污水处理站运行。无污水排放
时间超过一周时可停止罗茨风机,若再次使用,提前一天开启罗茨风机活化好氧菌。 5.2.7 污水池应保持干净整洁,工厂所排污水的水质水量有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污水
处理工艺,确保达标排放。
5.2.8 污水工作人员至少每周一次对隔渣池、好氧池、沉淀池或其他池中的悬浮大块杂质进
行清理,保持各池的基本清洁,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 5.2.9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巡查,并做好《污水处理站巡查记录表》。
5 / 9
5.3环境卫生及安全 5.3.1环境卫生:
5.3.1.1不准在污水处理区内丢杂物; 5.3.1.2不准在污水处理区内吃东西;
5.3.1.3各设备要保持清洁,手套与抹布要放在指定的位置,并经常清洗; 5.3.1.4各池周围要经常用水冲洗,避免蚊蝇滋生;
5.3.1.5操作要戴手套、口罩,穿工作服;工作人员应经常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接触药剂
或污水后要用消毒液洗手。 5.3.2安全守则:
5.3.2.1机器的操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3.2.2严格禁止无牌无证接电;严格禁止往任何电器设备上淋水;
5.3.2.3工作人员一旦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请机修人员进行维修,维修时,应先关闭
电源,再进行挂警示牌测试、维修;
5.3.2.4不得让任何非操作本污水设备的人员操作各设备; 5.3.2.5不得用任何东西撞击、振动各水池;
5.3.2.6各池面或平台不得放过重的物品,不得爬出栏杆外; 5.3.2.7不可在池体上及设备附近追逐打闹、玩耍; 5.3.2.8操作各药剂等或有毒有害物品时要戴好防护手套;
5.3.2.9在加药混药时,工作人员应注意不使药液(需特别注意碱液)接触到皮肤,一旦药
液溅到皮肤或溅入眼睛,需用大量清水冲洗或及时看医生(急救电话:120 )。 5.4维修与保养
5.4.1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由工程部维修人员及时维修并做好《污水处理站设备保养、维修记
录表》
5.4.2保养: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污水设备保养并做好《污水处理站设备保养、维修记录表》 5.4.3维修保养污水设备时应先彻底关闭电源方可进行。 5.5 常见问题的出现及处理 5.5.1厌氧
序号 问题与现象 1 污泥生长过于缓慢 原因 ➢ 营养与微量元素不足 ➢ 污泥负荷过低 解决办法 ➢ 增加进液营养与微量元素浓度 ➢ 增加反应器负荷  6 / 9
➢ 颗粒污泥洗出、 2 反应器过负荷 ➢ 反应器中污泥量不足 ➢ 污泥产甲烷活性不足 ➢ 营养与微量元素不足 ➢ 产酸菌生长过于旺盛 ➢ 降低负荷,提高污泥量,增加种泥量或促进污泥增长 ➢ 减小负荷,增加污泥活性 3 污泥产甲烷活性不足 ➢ 增加进液营养与微量元素浓度 ➢ 废水中存在有毒物或形成抑制活➢ 降低进液悬浮物浓度 性的环境条件 ➢ 在药混池中加大药物调节2+量,充分沉淀 ➢ 无机物例如Ca等引起沉淀 4 絮状的污泥➢ 由于进液中的悬浮的产酸细菌的➢ 清理悬浮物,出水口加隔网 或表面松散作用,颗粒污泥聚集在一起 ➢ 调节药量,充分沉淀絮状物“起毛”的颗➢ 药混池中没有沉淀完絮状物 并清理 粒污泥形成➢ 增加药混池的排渣 并被洗出 ➢ 减小污水进水量 5.5.2好氧
序项目 污泥性状 指示生物 号 1 污泥活性污泥絮体各种丝状微 膨胀 松散,不易 生物大量出 沉降, 现 SVI>200  原   因 处理措施 1、BOD:N和BOD:P偏高,增加营养盐投加量。 特别是N不足。 2、PH值偏低。 加大碱的投加量。 3、进水中低分子碳水化合减小进水量,加长厌物过多。 氧处量时间 4、水温偏低。 5、有毒物质进入。 15℃—20℃为宜 沉淀池出水直排。 6、进水中悬浮固体量过低。 增加厌氧池营养 7、丝状菌大量繁殖。 加Cl2(10-20mg/L) H2O2(40-200mg/L)进行杀菌 投加混凝剂提高污泥沉降性能。 减少通气量,降低DO至约1-2mg/L。 增加通气量 8、 沉降性能差 9、DO过高 2 污泥污泥呈黑色,嗜好低溶解动力氧量不足。 上浮 有臭味,氧状态的生上浮 物大量出现  7 / 9
3 污泥污泥絮体很分散 小,出水浑浊 4 6 7 污泥处恶劣状态 污泥活性极端恶化 污泥老化  进出水无任何变化,无菌处理 原生动物锐减 肉质类生物出现,阿米巴及轮虫类成为优势种 游动迅速的生物出现,菌胶团很小  不再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有毒物质进入生化池  沉淀池出水直排。 1、 减少污泥的停留时间; 2、 减少通气量。 可能出水有毒性,水池出水直排   重新接种启动 水质变化弱小 菌种量小或生物量小 弱势 及时排泥,加大通氧和营养  5.6水质达标排放指标             编号 1 2 3 4 5 污染物名称 单位 洗涤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后平均浓度 排放标准
pH  6-9 6-9
BOD5 mg/L 710 <20
CODcr mg/L 2270 <90
SS mg/L 165 <60
阴离子表 mg/L 110 <5.0  面活性剂
5.7 污水处理的检测和监控
若污水站运行正常,处理的水质较好,QC每天检测沉淀池的COD值和pH值。 若污水站运行异常,则QC应该每天对混药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的污水进行外
观、pH值和COD检测,直至运行正常。
各池污水的COD值标准为:混药池:≤800;厌氧池:≤500好氧池1:≤360 好氧池2≤360:MBR池≤180,清水池:≤60 6. 参考文件 无 7. 附件
8 / 9
7.1《污水处理检查记录表》                  7.2《污水处理站设备保养、维修记录表》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