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练习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记录性听写。(5分)
要求:先听老师将内容完整地读一遍。然后,老师读一句,你写一句,在写的过程中随文加上标点符号。最后,再听老师将内容读一遍,进行必要的修改。
二、单项测试。(23分) 1、根据拼音,写词写句(5分)
jīn bì huī huáng mù guāng jiǒng jiǒng jiē tóu xiàng wěi Kàn na ! Shì jiâ bú shì láo dòng de yì shù pǐn ma ? Mãi yǒu láo dòng,jiù mãi yǒu shì jiâ .
2、 看清要求,写句子。(8分)
(1)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用带点词写一句话)
(2)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照样子写一句比喻句)
得像 , 得像 。 (3)大象慢腾腾地踱步,扇动着蒲扇般的大耳朵。用鼻子把一棵棵小树齐根打断。
(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成群的斑马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的在安详地吃草,有的竖起耳朵倾听,有的用舌尖舔着同伴,有的在踢踢撒欢,互相嬉闹„„ (仿照例句的写法写话)
3、回忆课文,完成填空(10分)
(1)本单元,我们随着作者的笔墨,进行了一次“精神”旅行。去欣赏了颐和园的 ;探索了秦陵兵马俑的 ;聆听了维也纳的 ;还去天然动物园进行了一次 ;让我们大开眼界,流连往返。你还知道世界上的名胜古迹有 ; 。(3分) (2)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 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的 ,
1
好像 ;有的 ,好像 „„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 。(5分)
; ; 。(2分) 二、阅读分析:(32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18分)
《九寨沟》(节选)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chǔ chù )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了珍稀动物经长出没(mãi mò)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状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颗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cuàn chuàn)出来,还没等你完全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jǖ jū)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在照境子。 1 、划去文中错误的读音。(4分)
2、从划线词语中找出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写下来。(3分)
3、 文中写了四种珍稀动物,它们是 、 、 和 。这四种动物的特点分别是 、 、 和 (4分) 4、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义项。(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中)(2分) 窥视( ) ①看 ②看待 ③观察,视察 .
照镜子( ) ①照相,摄影②按着,依着③对着能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他人的影像。 .
5、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1分)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 )你去九寨沟,( )会看到许多神奇的景观。
6、读了短文,你认为文中用得好的词语有 、 。 写得好的句子是 (2分) 7、读短文时,你有什么疑问呢?请挑一处你觉得最值得研究的写下来。(1分) 。 反复阅读后,你对刚才的问题是如何理解的呢?试着写出你的答案。
。(1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14分)
给自己锁定一个高目标
一个普通少年有一天说了一句非常不普通的话,他说:“我某某某是为北大而生的。” 父亲听后在心里暗自发笑。因为父亲知道儿子的资质并不算是出类拔萃的。虽如此,..父亲还是懂得不能伤害儿子的积极性,只好报以微笑首肯。
少年继而又道:“我以前的时间都是浑浑噩噩,全部浪费了。”
见儿子说出这样一句话,父亲有些惊讶了。父亲很慎重地看了看儿子,又想了想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原来,儿子的一个好同学转到一所省重点中学就读去了,回来后两
2
(3)之所以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是因为 ;
个人刚刚在一起聚了一次。
看见儿子坚定的神色,父亲觉得儿子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
其后的日子,父亲发现儿子有了很多变化。以前要钱总是买零食,如今却买各类学习资料;以前要家长督促学习,现在却要家长督促休息。而且,能坚持下去。
有一天,少年在餐桌上对父亲说:“爸爸,我现在发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父亲会心地笑了,很为儿子骄傲。因为父亲知道,当一个人锁定了一个高目标,并愉快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时,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3分)
(1)首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类拔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词具体指什么?分别写在横线上。(3分)
(1)“如此”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父亲的两处“笑”,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父亲听后在心里暗暗发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会心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儿子”锁定了一个高目标,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儿子”是怎样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三、作文(40分) 提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要求:
1、阅读上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作文。
2、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情形的词语或另外再选一个更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填写在题目的横线上。 3
4
5